鸣虫闹京沪 老少皆怡情

时间:2022-09-17 06:53:18

蛐蛐、金钟、油葫芦、蝈蝈被称作京城四大鸣虫。鸣虫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上就有关于鸣虫的记载。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闻虫鸣,而生感时伤世之情,写出了传世之作。

在今天,养鸣虫也被公认为是一种怡情养性的雅趣。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虫友多分布在京津和江浙一带,颇有趣的是,喜爱鸣虫的群体不再局限于中老年人,在都市白领中,不少小年轻也对此兴致盎然,他们说,鸣虫能帮助减压,释放疲劳。鸣虫文化,大有“老少通吃”之势。

祖孙养蝈蝈,退休乐趣多

宁明

今年年初,北京60年来最迟的一场大雪过后,屋外银装素裹,寒气逼人。朝阳某小区的住户、74岁的张大爷领着孙子,在欣赏蝈蝈的叫声,祖孙俩边欣赏边讨论,热闹不已。老伴说,如今,有了这些虫子,两代人又多了一个共同语言,孙子经常周末休息了,就往爷爷家跑,说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惦记这些闹腾的小生命,当然,还有爷爷说的蝈蝈的趣事。”

十几年前,退休的张大爷闲着无聊,在家养了4只蝈蝈。最初,养的是夏蝈蝈,因为很便宜还比较好养活,向一帮喜欢鸣虫的街坊讨教讨教,也就基本掌握了饲养要领。后来,老人又迷上了冬蝈蝈,不过,饲养难度也随之提高。“冬蝈蝈娇贵,对环境要求高,温度过高或过低它都不叫,只有温度合适了它才叫。另外,物以稀为贵,蝈蝈在夏秋不值钱,到了冬天,一只普通蝈蝈价钱在10元左右,一只成色好的蝈蝈能卖到一二百元,甚至上千。这些冬蝈蝈一般都可以活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

老伴又来插话,表扬张大爷,说他现在是养蝈蝈高手了,这些冬蝈蝈,老头能让他们活到七八月份。

张大爷谦虚地笑,接着讲解他养的四种蝈蝈。“成年蝈蝈根据颜色、体形,大约分为四个品种:青色的叫做‘山青’;黑色(或深咖啡色)的叫做‘铁蝈蝈’;类似枯草颜色的叫做‘草白’;纯绿色的叫做‘绿蝈蝈’。我家这些蝈蝈,随我,爱吃荤,可老伴盯得紧,说和人一样,不能惯这坏毛病,所以,他们的食料我基本荤素搭配,每天也喂一些胡萝卜或者黄豆粉和‘面包虫’,膳食平衡比较科学。”张大爷说,蝈蝈也养生呢,伺候得好,和咱一样,长寿。

这养鸣虫的快乐,张大爷说,最大的收获是和孙子找到了共同语言,“以前,孙子每次回来看望爷爷奶奶,说来说去就那几句客套话,然后就钻屋里玩游戏了,后来,我养了蝈蝈,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居然也喜欢,没事就凑过来和我一起欣赏,一来二去,现在也俨然是小专家了。前两天,孙子还掏了200多元钱,给我买了一只成色特好的家伙!”张大爷夸孙子眼力不错,他这徒孙可以出师了。

现在,张大爷的孙子小强,偶尔还把蝈蝈带去办公室,说工作压力大时,听蝈蝈叫唤几声,仿佛回到了乡野村间的童年时光,顿时神清气爽,疲惫全无。敢情这小东西还真能帮小白领们减压。张大爷乐呵呵地介绍,说市场里买鸣虫的,现在多了很多年轻人的面孔,有些都几百上千地买,比老年人更着迷。看来,和孙子一样,喜欢虫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了。一不小心帮孙子找到一个可以减压的乐趣,张大爷掩饰不住老有所为的喜悦。

不仅是和孙子的感情距离拉近了,张大爷说,他现在的虫友也特多,大家经常在公园里集会,或者张家李家地串门,要不就相约一起逛逛虫市,有了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张大爷说,再也不愁老伴出去扭秧歌唱大鼓,把他扔下,徒剩寂寞无聊了。

家里的蝈蝈又叫唤了,北京这迟到的雪,显然是关不住张大爷家的盎然生趣。

张大爷提示

一、养鸣虫有三大怪

1 怀里揣。出门逛街带蝈蝈,最好把虫具放怀里,保温,别让虫着凉了。

2 快板引。打快板,可以鸣虫叫唤。

3 “蚊香”盖。养虫讲究全须全尾,为了不伤蝈蝈的须,也为了让虫发出的声音更好听,虫具盖最好用铜丝绕成蚊香形状。注意,用轻铜,铜丝太粗,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要用制作打击乐器的硬质铜丝做的铜胆才是上品。

二、养蝈蝈用葫芦,价格有高低

如今,蝈蝈身价涨了,盛蝈蝈的葫芦也是随行就市,水涨船高。市场上,一般的葫芦七八十元左右,好的要上千元。葫芦一般都不带盖,有专门卖盖的摊位,这盖也很有讲究,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一般来说,一分钱一分贷,可结合自己的经济情况玩。

拿名人说事儿

著名娱乐主持汪涵:喜养鸣虫,这叫“不冤不乐”

我的工作相对来说嘈杂,每天都得跟人接触,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不喜欢人,而喜欢小虫子。鸣虫本身应该在正月之前就死掉的,但是中国文人想在窗外飘雪时能在家里听到夏天的虫鸣,就想尽一切措施――比如虫具,弄来一个小小的新的澄泥罐,不马上用,由于它有火气,要丢在院子里。待春天让它淋雨,夏天让它晒晒太阳,秋天才用来养虫。这还没完,每天早晚要给鸣虫们喂苹果、喂米粒,挺辛苦的,中国文人就是想着法儿地熬煎自己,这叫“不冤不乐”。我也不能幸免,喜欢养鸣虫。理由是,它们单纯、不庞大、轻松。人总要有一些寄托情怀的处所,如果寄托情怀于一个漂亮妞儿,你想接近她的时候,她不见得想接近你,但要是寄托情怀于山水、字画、小虫儿这些玩艺儿,你随时想亲近它们都可以,没那么麻烦,没那么唧歪。

《金色年代》温馨提示

1 京沪鸣虫市场概述

上海继北京、天津之后,被列入全国第三大鸣虫市场。鸣虫与花、鸟、鱼、犬、猫一起,形成了六大宠物经济。据了解,现在,每年300万只蝈蝈中,有35%千里迢迢“唱进”了上海。上海目前规模较大的有曹安、万商、文庙、西宫等鸣虫市场!

北京有名的鸣虫市场有:朝阳区十里河的天桥市场(简称十里河市场),旁边的周庄弘燕市场(简称弘燕市场),西城区官园市场,石景山区的玉泉营市场,这些地方,鸣虫品种都比较多。

2 北京的四大鸣虫简介

北京朋友将蛐蛐、金钟、油葫芦、蝈蝈称为“京城四大鸣虫”。

蛐蛐,体形小,叫声清脆,擅长打斗,是四大鸣虫里唯一能打斗的。蝈蝈,体形较大,叫声高昂,体形越大,声音越浑厚,发闷者越好,声音像小孩声,尖利刺耳,体形较小,则价格便宜。金钟是北方玩赏者的叫法,是四大鸣虫里个头最小的一种,叫声委婉,也是最娇贵的一种,在饲养时,最好放些白菜叶,调节它居室的温度和湿度。油葫芦,体形中等,叫声悠扬,好的油葫芦能连叫13下,俗称“13悠”。玩家讲究的是体色乌黑纯正,不带一点杂色,观赏价值高。挑选油葫芦以个大、翅长、头小、项阔为原则。个大体健则寿命长,翅长则鸣声足,头小则善鸣。

3 推荐书目――《清秋雅器》

(鸣虫与虫具)

作者:张连桐、贾国全

这是一本专门介绍蝈蝈儿葫芦和其他鸣虫虫具的书。作者张连桐和贾国全是京城玩蝈蝈儿葫芦的高手。称其为高手,是因为他们玩虫和玩葫芦,玩出了一些名堂,北京话说,有点儿“道”。近年来,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有关养虫儿、玩虫儿以及葫芦和蚰蚰罐收藏方面的书,但多以昆虫学的理论为主,专业术语比较多,让人觉得有些深奥。真正养虫儿的人写的书很少,而这正是许多初入门的人想看的。

上一篇:老人要敢于给子女找“麻烦” 下一篇:中老年人也可以潇洒游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