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职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刍议

时间:2022-09-17 05:21:19

实现职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刍议

摘要:新的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语言技能应用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新的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制订,是教育部为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并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精神,在认真总结上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而成的。

一、新的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意义

新的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分析新大纲,总体感觉难易度和教学思路更符合当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它起点要求较低,目标明确,突出英语学习的实用性。话题贴近实际生活和将来的工作环境,任务也比较简单,容易操作,方便教师课堂教学,有利于实现“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新的大纲内容时代感较强,编写体例结构有许多较多优点,如,复习初中知识补缺补漏,教学设计流程化便于教学;听说读写模块化同步进行;阅读材料篇幅较短生词分散;学习方法小贴士;每单元有一个小测练习,每五个单元有一个阶段测试综合训练等。其编排更为紧凑,简洁,所规定的语法点,词汇等要求。能分门别类,更加明确突出,便于教学、复习、归纳。

二、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实现新的教学大纲中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水平。我们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主要依据新生的摸底结果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摸底时,首先,重要问题是在制订测查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考查的结果等要考虑整体的是否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参照性。其次,把握好不同水平、不同需求在发展中柔性衔接。例如:(1 don’t feel like……go to cinema/have a swim)。

Task 1:用所给词组完成句子。根据要求,学生会给出两个句子:I don’t feel like going to the cinema、I don’t feel like having a swim.

Task 2:设计简短对话,假设由于某种原因,你拒绝了朋友的两个提议。

学生经过讨论,给出下面的对话:

A:Shall we go to the cinema? B:Oh no,l don’t feel

like going to the cinema.

C:Then how about swimming?

D:Oh no.1 don’t feel like having a swim.1’m really tired.通过对比,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后者的主动性。因为功能与意义的结合更接近与生活情景,更易于学生接收。再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的内动力。为了真正实现这个目标,英语教师还应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优化训练形式上多下功夫;同时结合英语的学科特点,加大听、说、读的练习比例,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不怕出错,教师加以指导并及时做出评价。教师要把“寓教于乐”充分融入于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乐学”问题,在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环境中,既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又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感,也能展现出学生的学习能力背景,最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关注语言技能教学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言技能对学生的心理冲击大多表现为“自卑”。要消除学生的“自卑”,教师要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上进心的激发等入手。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是非常重要。职业学校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差和心理素质差,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微笑和鼓励,以游戏的形式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活泼、真实的环境,以此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思维。如在购物(Unit 3Shopping)这一单元中,我让学生把教室设计成超市(Supermarket)模样,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角色可玩,或为售货员(Assistant),或为顾客(Customer),在自然、熟悉的环境下,每一位学生都能投入,都有收获,极大地使他们感受到了英语的实用性,激励他们学英语的信心。英语中的文字游戏可谓是花样百出,常用的是其中的字谜(Riddle)和画谜(Rebus)。我们所做的目的是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使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技能性决定了英语课堂必然是参与型的课堂,学生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有机会运用语言知识,形成语言交际能力和发展其他相关素质。在参与型的课堂中,学生具有旺盛的学习动力,能主动进行交流和积极进行自我评价。所以教学内容只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抽象到具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课堂中来。语言技能训练可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发挥眼,口,耳,手,脑的感知功能,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为了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知识,具备电子备课,多媒体设计,课件制作等能力,还要充分利用语音室的功能,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笔者根据视频内容制作幻灯课件,要求学生根据幻灯片的内容用一句最恰当的英语表达,比如,一位waiter拿着menu,应该问“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若想要,应该说:“Yes,please”不想要,则说:“No,thanks”即可。其次,从教学管理方面来说,要有针对性地抓好电教课的研究工作,通过操作,商讨,交流,不断总结完善,用新成果装备教学,把现代传媒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直接载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注重应用能力教学

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的文化素质逐年下降,个体差异在增大,学生的各科成绩相差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制订是很关键的,要有的放矢,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特长,不同的能力设定不同的内容和目标。做到教有所学,学有所用。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以实现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目标。

新的教学大纲涵盖了教师从传统“教者”身份向成为学生学习的“管理者,信息提供者,帮助者,支持者”身份的改变。要求教学要突现以学生的参与,感受,和体验为模式,教学过程要以搭建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之间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为桥梁。要重视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改变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二者的结合能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把培养应用能力学习的自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如何掌握听、说、读、写、练的全部知识。具体做法:把稍微容易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处理,选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鼓励基础好的学生根据已学内容编排表演对话,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同时,还应采取多样的内容和方案,力求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当然,在教学中应用能力培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具体做法: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应用能力高低选择做题。做到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自我认领,自愿去做。在这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不是生硬的、死板的、固定的,而是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有着不同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为最终目标。比如:根据学生出现的不同错误,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讲解,因为书后语法不可能涵盖所有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在分析练习时就得联系实际讲解。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进步,我把书上的应用能力题学生先做,设计相对简单句子的练习,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条分屡析的讲解,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听有所获。学生在点点滴滴的进步中,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成功的快乐得到了品尝,更愿意去学英语了。如在学完课后的Hickory Dickory Dock,Mary Had A Little Lamb,London Bridge等歌曲时,我还教了Lemon Tree等具有可唱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歌曲,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英语教学更加顺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提高。

在课堂以外的时间,教师可利用e-mail,MSN等方式与学生交流,解答学生未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能力方面的问题。还可以选取一些话题让学生从网络或其他途径查找感兴趣的相关材料,也可以要求学生某一话题为中心进行角色扮演。多种教学手段的交替使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借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课后学习的自主性。

总之,中职学生的在校学习目的和教学实际表明,中职英语课程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就业能力为宗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子问.中学英语教育学.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6.

[2]乙晓杰.英语教学与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4.

[3]秦大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

[4]徐路路.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探讨与思考.中小学英语教育,2006,12.

[5]万关怀.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外语教育与研究,2009,5.

[6]张然.设计结合教学内容与要求符合学生实际.外语学刊,2009,4.

上一篇:高职药学类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下一篇:新课改情况下职业学校电工基础教学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