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入”才有“深度”

时间:2022-09-17 05:17:39

2009年6月以来,《南阳日报》在全市新闻媒体中首先创办社区新闻版,重点报道社区居民的高兴事、烦心事、困难事、有趣事等。该版的创办,使得《南阳日报》很好地践行了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理念,把报道的触角伸向了市民群众,“身入”才能将社会新闻做得更有“深度”,才能进一步增强报纸的亲和力。

“身入”“心入”“深入”:催生“巷子记者”“百姓记者”

社区新闻发生的地域特点,决定了记者必须沉到最基层。社区新闻报道的对象,决定了记者必须和普通群众交朋友。社区新闻的民生精神内核,决定了记者必须和居民心贴心、共命运。社区新闻的采撷渠道,决定了记者必须由被动到主动,变“要”为“我要干”;不能等靠要,更不能靠打电话进行采访,既要“身入”社区,又要“心入”群众,必须深入社区、深入居民家中,和居民拉家常,才能获得鲜活、生动的线索。社区新闻的捕捉规律,决定了必须讲究宣传报道的计划性、科学性。《南阳日报》立足南阳城区分布宛城、卧龙、高新3个区的实际,将南阳市城区15个街道办事处、143个社区划分为3个区域,每个区域相对固定记者进行采访,如此既避免了采访撞车现象,又使记者可以深入地吃透一个地方的情况,更好地开展宣传报道工作。

近一年来,社区新闻记者乐当“巷子记者”、“百姓记者”,一天到晚往容易出新闻的地方跑。比如街道办事处、社区、小区物业、派出所、医院急诊室等。这些地方的干部职工对辖区内的居民情况比较了解,很多生动的素材都在这些地方蕴涵。不少一线记者扑下身子、沉下心思,勤奋而孜孜不倦地寻找新闻线索,采写出了一大批为读者所喜闻乐见、为同行所称道的鲜活稿件。

“头条”“督办”“提示”:让版面栏目异彩纷呈

社区新闻版面如何来办?《南阳日报》以栏目为支撑来办版面,使得社区新闻版实现了版面的栏目化、阵地化、贴近化、精品化、亮点化。

综观社区新闻版,开辟了《社区头条》、《凡人心事》、《社区阳台》、《现场督办》、《警情提示》、《社区人物》、《清风扑面》、《奇闻异事》、《家长里短》等10多个栏目,这些栏目共同构建了一桌融新鲜性、贴近性、可读性、服务性、实用性、信息性、警示性、趣味性、典型性等于一体的社区新闻大餐,牢牢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蕴情”“实用”“典型”:让报纸与读者无缝“焊接”

社区新闻讲述的是发生在社区居民身边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广大社区居民,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广大读者身边、很容易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产生共鸣的事。以人为本、平民视角、展示矛盾、诉诸情感,成为社区新闻的重要特点与亮点。这些报道以强烈的人文性,牢牢地将报纸与读者“焊接”在一起。

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做实在、实用、有效的新闻,努力为社区居民释疑解惑、排忧解难,从而彰显党报对居民殷殷的人文关怀,是社区新闻版面的又一特色与优势。一段时间以来,该版以《现场督办》栏目为主阵地,强力聚焦当前居民工作生活中的难题,推出了《河街7盏路灯两年多不亮,沿街居民难以理解》、《电表箱上安着雨水管,进出大门让人提心吊胆》、《太平庄电压太低,几百户居民度夏难》等一系列报道,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全程追踪报道,促使有关部门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便民”“宜居”“鼓呼”:让报道添力和谐社区

当今社会,社区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建设功能完善、和谐宜居的社区,对推动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建设有着重大意义,社区新闻版通过报道一些社区的先进经验,力促社区又好又快地发展。

如2009年12月1日一则报道如下:

卧龙区七一街道塔园社区兴建“道德墙”(引题)

小巷挂满道德诗歌,仁义智信和睦邻里(主题)

名称:大众村巷

位置:卧龙区七一街道塔园社区大众村内

“大众村,我的社区我的家。”沿着大众村巷由西往东走,一块块印有公民道德建设诗歌的展板,指引着人们走进这个社区。透过小小景观巷,让人看到了塔园社区“重视传统美德、建设和睦邻里”的特色社区文化。

大众村景观巷内的“公民道德文化墙”全长200多米,共有展板35块,是今年10月份由七一街道与塔园社区、辖区单位等共同出资建设的。考虑到小巷内居民人口众多,为了进一步培养社区居民爱家乡爱社区的意识,倡导和睦邻里的和谐社区理念,社区决定以“重视传统美德、建设和睦邻里”为主题,以诗歌、图文等形式,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用展板的形式表现出来。

社区支书刘杰平说,自打有了这面“道德墙”,居民从中受益颇多,社区邻里之间相互比照,依公民道德标准为人处事(世),居民遇到矛盾纠纷,不再事事找社区,而是相互谦让、相互理解,邻里之间更加和睦。

此外,《高新区百里奚街道黄岗社区兴建百余米长的文化墙 景观巷尽吹文明风,居民陋习在自觉革除》、《宛城区新华街道大井社区利用墙体展板大力弘扬传统美德 二十四孝图跃上东马道,诠释尊老敬老感人故事》、《卧龙区光武街道白庄社区着力提高辖区居民健康水平?摇养生保健知识挂满墙,居民随看随学立竿见影》等报道,均详细介绍了一些社区在完善功能、构建和谐等方面的“一招鲜”,起到了社区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宣传效果。

(作者单位:南阳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分析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 下一篇:从“人内传播”角度解读现代“人造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