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草饲料化应用

时间:2022-09-17 04:40:02

菌草饲料化应用

[摘 要] 在我国,已经有多种菌类微生物被运用到工业饲料等各个方面中,我们利用微生物的转化能力,提高其在饲料中的应用效率,从微生物群中开辟出新的饲料化应用资源。本文就探讨菌草在饲料中的应用性能,以及菌草饲料化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菌草 饲料化 应用

[中图分类号] S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95-01

1 菌草的概念和特点

1.1 菌草的概念

菌草是指经过三级系统筛选法筛选出来的,它可以被应用于培育食用菌一种草本植物。比如类芦、芦苇等野生的草本,象草、巨菌草、串叶草等人工培育草本,以及玉米、小麦、水稻、棉花、豆等作物的秸秆。

1.2 菌草的特点

菌草营养丰富,它适合使用菌菌丝体的子实体生长的需要。菌草培养出来的使用产品是符合国内外法律规定的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利用菌草培养的药用菌有效成分不低于树木所培养的含量。菌草有多年生、再生能力强的特点,资源可持续利用,而且产量高;适应性强,我国现有资源丰富。

2 菌草作为饲料化的广泛应用

2.1 菌草杏鲍菇作为饲料的应用

把菌草杏鲍菇作为培养基作为饲料,首先需要一定量的配对成分制作出培养基。菌草杏鲍菇可以作为奶牛的饲料进行喂养。在试验中,用菌草杏鲍菇代替以往的甜菜粕作为喂养饲料,同时,每天对奶牛进行正常的喂养和挤奶。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和培育,我们发现,利用菌草杏鲍菇作为饲料进行喂养的期间,奶牛的产奶量和奶牛牛乳的品质和质量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奶牛的产奶量与之前用甜菜粕喂养相比,产奶量有所提升,而且牛乳的品质与之前相比提高了。同时,我们可以对比出利用菌草杏鲍菇作为饲料喂养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判定出菌草杏鲍菇进行喂养是有益处的。经济效益的计算:经济效益=奶牛产奶增加量×牛奶单价+饲料节约成本价×饲料单价。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利用菌草杏鲍菇对奶牛进行饲料化的喂养,奶牛的喂养成本较之前低了,产奶量在逐月的增加,可以对照出与之前相比,每月所产出的经济效益在明显的提高。这表明,在奶牛的饲料喂养中添加菌草杏鲍菇不会对奶牛产生副作用或者不良影响,反而会增加奶牛的产奶量。究其原因,这可能是因为菌草杏鲍菇在生长的过程中,其中含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微量元素,这种微量元素被大量的分解之后,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也会逐渐的增长,此外,菌草杏鲍菇中含有的菌类多糖和氨基酸等等矿物质元素会有助于奶牛的进食,也会有助于奶牛的消化,这样不仅可以把奶牛的高产期延长而且菌草代替了以往的干草,对奶牛来说是有利的影响。

2.2 巨菌草也是饲料草

巨菌草是多年生禾本科直立丛生型植物,它有很强的分蘖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种植,而且他的产量、干物质、粗蛋白等都符合经济技术的标准,在南方巨菌草可以产鲜草30吨/亩,即使在荒漠地区中职产鲜草也达20吨/亩,因此巨菌草是一种高产的牧草。

除了它的产量高,巨菌草也可以作为饲料草。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利用巨菌草高产的功效喂养扭、羊、猪、鹅、兔等等畜禽。巨菌草的粗蛋白含量特别高,利用巨菌草来生产优质的畜牧饲料,营养价值高,可以很好的饲养畜禽类,它可以代替玉米等饲料来喂养,在减少了饲料成本的同时,也可以让畜禽更好的吸收营养。

把巨菌草作为饲料可以拓宽饲料市场,利用巨菌草高产易种植的特点,可以生产处高产优质的巨菌草,植株高大,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多,解决了饲料喂养上成本的问题,同时在喂养畜禽的时候,可以自家进行饲料的补给,从而节省喂养费用,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3 菌草技术作为饲料的应用和前景

从19世纪70年代起,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就提出用野草代替树木培养使用菌以来,菌草技术的研究获得成功。自此之后,菌草技术受到了国内外发明界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并且受到了农业生产中的欢迎。

菌草技术的优点:

(1)菌草生态效益好。以草代木,解决了菌业生产与林业保护之间的“菌林矛盾”。

(2)以草代粮。减少菌业的粮食投入,同时菌草也能当做畜禽饲料。

(3)菌草的丰富营养使菌业、畜牧业产出质量提高。

(4)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可循环利用。

4 总结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阔,利用单一的饲料进行养殖,成本高,而且动物的产量低,所以我们要拓宽饲料的资源和范围来研究。菌草作为饲料对畜禽类的养殖喂养,可以节省饲料成本,同时能够增加畜禽类的生产能力。根据本文的研究探讨,菌草杏鲍菇作为饲料原料来说,应用到奶牛的饲养过程中,是实地可行的饲料,利用菌草杏鲍菇拓宽了饲料的资源,增加了经济效益。巨菌草作为饲料,种植方便,取材简单,用其作饲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斌,张双双,林春梅.菌草菌糟作为饲料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效果.《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2期

[2]刘鹏玲,李长城,蔡怡馨.云南石漠化地区菌草技术应用展望.《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15期

[3]栾鹏,王荻,李绍戊.三种复方中草药对鲫血清、肝胰脏及脾脏中溶菌酶活性的影响.《水产学杂志》.2012年1期

[4]范占炼.上海地区奶牛非常规饲料的安全评估及应用.奶牛饲料安全评估和应用.南京农业大学 .2012(学位年度)

上一篇:额敏县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浅析 下一篇:现代烟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