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解应用题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09-17 04:34:02

刍议解应用题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分小学生成绩提高缓慢,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育的启蒙阶段,心理品质,身体肌能尚不健全,他们的智力水平不一样,有的基础薄弱,偏科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学无所好。大部分小学生倾向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不强,尤其对数学课感到枯燥无味,特别是对解应用题不感兴趣。一提到做应用题就头痛,束手无策。教师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但从数学知识的构成来看,应用题在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每一次数学考试中应用题的占分比例也是很大的,因为解应用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应用题教学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解应用题在整个教学中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然而,这部份教学内容教师既不好教,学生又不好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教材的要求

在能力上突破了小学生的一般要求,有的问题深度与小学生绝大多数人的实际知识水平不适应,学生怕做应用题,一遇到应用题就产生消极反应,思维混乱,死般硬套,应付了事。在每次作业或考试中解应用题的错误率和失分率高就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二、小学生解题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与成人相比有一定差距,常受到情感的制约

因为小学生的情感易于波动,做事情只凭兴趣,极不稳定。无论是上课还是平常的空闲学习时间都是这样,自我控制力差,容易分心,容易忽略细节,缺乏思考的慎密性、推理的逻辑性,不善于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三、小学生对知识的悟性与习惯性思维形成矛盾

应用题一般是以逆向或间接的表述意思和意义的类型较多,而小学生侧重于顺向思维,一旦题目的意思发生改变,小学生就会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推理,找不到解题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所以在作业或在考试时出现偏差甚至无可奈何。

四、教师由于受到课堂教学的整体性牵制往往突出的是教学的普遍性、照顾全体、服务大局,无法在课堂上顾及学生的相对性和特殊性

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上课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教师在检查学生作业时,针对解应用题出现的错误结果,往往力不从心,因为出“错”的人多,不可能字字、句句逐一排解。同时,也因为学生懒散,对自己的错误,不去查找原因,请教老师或同学,更不去总结经验以期改正,这样,就形成了学生数学成绩难以提高的结果。在长期的实践中,不难发现凡是懒散、不求上进的学生,每次作业和考试多遇到同样的问题,结果还是错,我认为解应用题的关键还在于学生平时自己主观努力,刻苦钻研。

五、小学生因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对数学学习缺乏意志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虽然小学生的情感认知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缺乏意志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缺乏自我抑制的相对性和思维的自主性。相对成人而言,他们的依赖性较强,不能自主学习,不会学习,更不善于学习。他们的思维过程单一机械,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在学习中往往是以点代面,舍近求远,不会举一反三,纵横比较。当情感处于亢奋时,他们则夜郎自大、跃跃欲试、海阔天空。当情感处于低落时,他们暗自神伤、摇头叹息、封闭自己、学无所思。

针对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解应用题的兴趣呢?我想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思维往往形成了某种固定的模式和思维定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思维错误。如:一项工作,由甲做要 天才能完成,由乙做要 天才能完成,现由甲乙合做要几天才能完成?学生解题时,往往不加思考就用:“1÷( + )”去求合作的工作时间?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原因在于对知识缺乏系统的掌握与运用,没有对数量关系作具体的分析,死套模式,把( + )误认为是甲乙的工作效率之和,没有分清楚 和 所表示的是什么数量。我认为,在讲解这类分数应用题时,应该对学生从定义、方法、结果三个方面进行疏导、点拨,让学生明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能从整体上把握求解的思路,明白其道理。知道求合作的工作时间应=工作总量÷合作的工作效率,如果各自的工作效率未知,要先分别得出各自的工作效率,然后才能求出合作的工作时间。对学生学习解应用题的厌学心理,要因势利导,采用相应的对策,可以运用图示方法,分散解题的难点,拓展解题的思路,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举一反三,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情感教学

师生情感是维系课堂教学并取得成功与否的纽带,在教学中运用得当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中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如:五年级同学去植树,把50人平均分成5队,每队平均分成2组,平均每组有多少人?解决这道应用题时,先让优生把50人平均分成5队,得出每队人数是多少?再让学生说出算理,从而带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能不能把每队的人数平均分成2组?求出每组人数是多少?最后让全班学生分组讨论说出解题的算理。在学生分组讨论时,我在学生中间观察、点拨、解疑。让学生在一种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由于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三、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创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同志说:“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是力量的源泉。”要提高与扩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力求做到一题多解。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要抓大放小,做到放而不乱、紧而不松,让学生游刃有余,大胆地讨论,探索多种解法,实现各个击破,使每个学生都投身到解题活动中去。

如:某工厂有女工90人,女工人数相当于男工人数的 ,这个工厂的男女工人数相差多少人?

在此,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得出解题的种类和方法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找出正确的解题判断与方法:

(1)用整数方法解:

解:①90×[(14-6)÷6]

解:②90÷6×(14-6)

(2)用方程解:

解:①设相差x人,x× =90

解:②设相差x人,x÷ =90

(3)用比例方法解

解:①设相差x人, =

解:②设相差x人, =

(4)用分数方法解:

解① 90÷ -90

解② 90÷ ×(1- )

解③ 90×

解④ 90× -90

上述事实说明,在教学解应用题教学中,只要抓住了要点,让学生克服了畏难心理,掌握灵活的解题方法,数学教学就会获得成功。

总之,在进行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把握时机,适时点拨、解疑,充分发挥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主动与同学探讨,求得解题的方法,小学生学习解应用题的能力和教学质量就会获得提高。

(作者单位:565200贵州省德江县朱家沟学校)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下一篇:低年级数学教学重在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