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养生思想的践行研究

时间:2022-09-17 04:02:23

阮籍养生思想的践行研究

作者简介:王春燕(1992-),女,汉族,浙江省绍兴人,大学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研究方向:阮籍思想。

摘要:综观中国的整个历史时期,魏晋时期可以说是著名的乱世,在当时的那个时期,兵祸连接、朝代屡革、民族分裂、大量名士被杀、人人自危,动荡与黑暗覆盖着当时的社会,每个人可以说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与折磨,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在身体上痛苦的同时更是感受着心灵上的折磨。本文所写的阮籍就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极其“特殊”的魏晋时期,在那时的政治舞台已不是志士仁人能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场所。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有着雄心壮志、经世济邦的阮籍唯有遗落世事、全生远害,“大隐隐于朝”、“酣饮为常”和“言皆玄远”等成为其保命的绝招,这就是阮籍为什么能够数次躲过司马氏集团向他伸来的时而威胁、时而利诱之手,从而得以保全生命的主要原因,保全生命就是阮籍的养生思想,换句话而言阮籍的养生思想与当代意义上的养生其实有着莫大的区别。本文就是探讨阮籍的养生思想的践行。

关键词:魏晋时期;阮籍;全生远害;践行

养生对于现在而言是个热门词汇,在我看来现在人们的养生就是要强健自己的体魄,舒缓自己的压力,延长自己的寿命,能够有更长的时间,更好的精力,更强的身体来面对生活,享受生活,这就是我理解的现在的养生。然而养生对于阮籍而言又是有所不同。阮籍生活“黑暗”的魏晋时局之下,特别是高平陵事件对于阮籍的沉重的打击下,阮籍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儒家的经世济邦、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为国为民的爱国之心已然被时间所磨平。在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状况下,阮籍可谓是直面着生或死的抉择,选择的对就是生,否则就是死路一条。阮籍是如何在那样的极为动荡不安的政局中生存下来的呢?阮籍的养生思想毫无疑问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是通过以下几点阐述阮籍的养生思想的践行:

1.避世

阮籍的避世有着两个方面,有小隐隐于世的竹林时期也有大隐隐于朝的为官时期。高平陵事件后,天下名士减半,司马氏集团的残酷,政局的骤变已经出乎了阮籍的料想,骤然的变化,磨灭的不仅是阮籍的壮志凌云之心,更有着其经世济邦之愿。同样地腥风血雨般黑暗的政治气氛,给当时的士人的心灵蒙上一层厚重的、挥之不去阴影,士人讳莫如深,避之不及,唯恐引火上身、引火自焚,阮籍同样是如此,阮籍不想有一个有善始而无善终的结局,因此他选择做一个保全生命的隐士,做竹林之游。但是有因为当时政局的不稳,人心惶惶,民心涣散,司马氏集团急需采取一些措施来安抚民心,稳定政局,其中的一项措施就是拉拢名士,阮籍毫无疑问就成了首要目标,在司马氏的政治高压下,阮籍被迫出仕。出仕后的阮籍其实是心灰意冷的,他觉得是从一个生命的困境进入了另一个生存的困境,只能以道家的逍遥世外来排解心中的忧郁,大隐隐于朝的阮籍就出现了,阮籍的大隐隐于朝在我看来在他的两次“主动请求”中,第一次是主动请求到东平任职,第二次是请求作步兵校尉。在其中不难看出阮籍的为官态度是不关心政务,以不问世事的方式隐在朝中,为官只是想摆脱政治麻烦,保全自己的生命。

2.饮酒

宋人叶梦得曾明确指出:“晋人多言饮酒有至于沉醉者,此未必意真在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唯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竹林七贤好饮,酒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今朝有酒今朝醉。阮籍更是嗜酒,在阮籍看来,酒是抚慰自己心灵创伤的药剂,在酒中追求一种解除束缚的和自由,更是以酒来远避世事险恶所带来的祸难。《晋书・阮籍传》中说:“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①司马昭要与阮籍联姻除了要拉拢阮籍,更多的是有政治因素的考虑,如果阮籍答应,无异于把自己的政治生命交给了司马氏集团;如果不答应,司马昭也不会放过阮籍。在这两难的境地里,阮籍是进退不得,因而他的醉酒成了解开这生死困局的关键一步,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3.慎言

魏晋时期是一个政权大变动的混乱时代,其实在我看来是君非君来臣非臣,统治者大都是通过弑君的方式登上政治舞台,如此当权者更是向光大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于是害怕有任何的舆论来揭露,知识分子就成了当权者要控制的对象,知识分子言语稍为不慎,便会招致杀身之祸。在乱世之中这一点是铁定存在的,其实在盛世时同样存在,在清朝的康乾盛世时期,文字狱是“大兴”啊。阮籍是深谙此道,始终慎言慎行,奉行少说少错的原则,不谈论敏感的时事与现实的政治,也不评论朝廷的当权政要,不具体的去品评他人与他事,疏离世事,远离是非,免得引来杀身横祸。司马昭曾说:然天下之至慎者,其为阮嗣宗乎?每与之言,言极玄远,而未尝评论时事,臧否人物,可谓至慎乎?”司马昭表扬阮籍至慎,那司马昭为什么会知道阮籍慎言慎行呢?无疑司马昭肯定是经常询问阮籍才会知道的,从侧面反映的是阮籍当时如履薄冰的处境,或许阮籍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了,正是因为他慎言所以才逃过一劫。阮籍慎言避祸的养生思想是高明的,这一点在刚肠疾恶,遇事便发,言无苟讳,行无苟隐的嵇康的身上得到了证明,嵇康的最后的结局是被司马氏所杀害,而阮籍则是相对的得以善终,不可谓不是与阮籍的慎言慎行、言皆玄远有着密切的关系。

4.任诞

南京市西善桥东晋墓中,发现一幅刻砖壁画《竹林七贤图》,图上人物广袖长衫,衣领敞开,跣足袒胸坐于竹林中,嵇康抚琴,阮咸弹阮,刘伶捧杯,阮籍、山涛、王戎席地而坐,面前置酒杯,向秀似醉,颓然坐地。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放浪不羁的人格形象。阮籍更是任诞不羁,他在居丧时,饮酒吃肉;喝醉时卧于邻家旁;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为不相识的少女送葬等怪异的行为都彰显着他的任诞。但阮籍的任诞并非是无缘无故的行为,更多的是在政局的影响下的一种全生远害的手段。《晋书・阮籍传》载:“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②由此可见阮籍的任诞的行为是行之有效的。

5.歌啸

《晋书・阮籍传》说“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道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其略曰:此亦籍之胸怀本趣也。”③可见阮籍善啸,是以啸来宣泄其难以说出口的对当权者的不满,以啸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啸来寄托自己的希冀、追求和幻想。栖神道气之术就是修身养性练气之术,长啸就是在练气,一气盛衰,变化而不伤,修身养性练气,颐神养寿。歌啸与以上所说的阮籍全生远害的养生思想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在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也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养身思想。

一日复一日,一夕复一朝。表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叙。终身及薄冰,谁知我心焦。青火自相煎,多对为祸害。布衣可终身,宠裸岂足赖。④这是阮籍的《咏怀诗》的其中一首,“终身及薄冰,谁知我心焦”是阮籍在游戏于官场中、酣饮的醉态、至慎的言行、放纵任诞的举动的背后的紧张不安的焦灼,是他的全身远祸的人生动机。(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注解:

①《晋书・阮籍传》.

②《晋书・阮籍传》.

③《晋书・阮籍传》.

④阮籍:《咏怀诗》.

参考文献:

[1]陈伯君.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朱义禄.中国学术思潮史――玄学思潮[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3]高晨阳.阮籍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吴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

[5]唐辉.论阮籍性格[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1.(11).

[6]李小蒙.试论阮籍的人生困境[D].2013.5.

[7]冯春香.心灵的苦闷与精神的超越――阮籍哲学思想探析[D].2008.4.

[8]袁文丽.论阮籍的生存美学[D].2006.4.

[9]王晓毅.阮籍《达庄论》与汉魏之际庄学[J].史学月刊,2004(2)

[10]范子烨.论阮籍善啸[J].北方论丛,1999(2).

[11]张倩侠.全身远害,超脱游世[D].2004.

上一篇:高校学风建设初探 下一篇:浅议中国画作品中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