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堂教学厚度的思考

时间:2022-09-17 04:00:08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厚度的思考

[摘 要]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追求教学厚度需基于文本的表现形式,顾及到学生的认知状态,致力于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让教学过程走向纵深,落实有效教学的着力点。

[关键词] 课堂教学的厚度 ;文本的表现形式;学生的认知状态;思维的深度;教学过程纵深;有效教学的着力点

对一堂优秀的语文课,不少人提出了深度、厚度的要求,为此不少语文老师孜孜不倦,在解读课文、挖掘教材上巧施神功,笔者对此有些想法。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思,写成文字,供方家指正。

思考之一:语文教学的厚度需基于文本的表现形式

一位语文老师执教《枣核》,其中有一个教学环节,执教者在朋友后花园里“手栽的两株垂杨柳”上大做文章,问学生:为什么栽垂杨柳?学生只能答出让这花园有家乡的味道,寄托对故乡的思念等。教者的本意并非让学生作这样“肤浅”的理解,接下来教者补充了许多写“柳”的古诗文例句,大谈柳文化的内涵,“柳”即“留”,即“留住根”。乍看教者挖掘教材“厚度”做到了,可是这样的“厚度”到底值不值?《枣核》一文,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了美籍华人对故乡的思念,文章写友人思乡之切的内容俯拾即是,很多都可以用来进行品读,笔者觉得将重点放在“柳文化”的挖掘上不太合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周围的公园里随处可见垂杨柳,那么又该如何理解设计者的用意呢?

多元解读普遍存在于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不同的阅读者以其特有的性格、体验、情感等,对同一文本可以做出多元解读,从而获得一个个带有个性生命意识的文本意义,产生文本解读的差异。中国文学中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文学所谓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对文本多元解读现象普遍存在的简明又形象的表述。

“不固守作品的主题去打开另一扇窗户,确能发现许多新景观,但是合理不合理的关键主要是另一扇窗户后面的风景美不美。”〔1〕有人在解读朱自清及其散文创作时,把作家描写成一个得不到满足的“性压抑”者,说由于过剩的性力受到道德的压制,于是“走向旁道”,在散文里“长出一些别样色彩的枝干和叶子来”,“最醒目最动人的就是‘性压制’情致”。这些可能都是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与方法来解读朱自清的散文,但他们似乎忘记了作家的人格、所处的社会时代以及创作的历史背景,堕入了主观偏见,读出的也许只是他们自己。这是一种误读,就合理的一面说,误读不失为一种创造;但不合理的是误读常常表现为随心所欲,胡乱猜想,走马观花,固执己见,失之偏颇,失之公允。

实现师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教师设置问题要紧扣文本,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笔者还听到另外一节课,朱自清的《冬天》,课堂上有一个环节处理得就非常好。在分析揣摩“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为了让学生理解朴实文字中所蕴藏的感情,教者补充苏轼的《悼亡妻》,教者简要介绍了该词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些朴实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意蕴。这样的设计,能教会学生一种解读的方法,关注看似平淡的内容,因为这些不经意处往往韵味无穷。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指出:教师的责任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了这样的解读方法,定能收获多多。

思考之二:语文教学的厚度需基于学生的认知状态。

曾听过组内一节公开课《端午日》,上课开始教师首先让学生交流所了解的端午知识,激趣导入,接下来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茶峒人的端午习俗有哪些?然后让学生朗读场面描写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将感受到的紧张、热烈的气氛融入到朗读中去。最后是给定一个情境让学生写一个场面描写的片段(大约占课堂的一半时间),一直到下课铃响起学生都没能完成,只好作为回家作业让学生继续完成。学生还没弄清如何描写场面,就急于让他们写,这种作业设计是否合适?能否从课文中借鉴到写作技巧?不得而知。一篇文章的学习,需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堂课中间两个环节只停留在让学生知道文章写了什么的层面,很显然这是很浅薄的解读。也许教者的意图是阅读和写作并重,事实上对初一学生来讲,本堂课阅读的目标和写作的目标都没有落实到位。这样的“厚度”说得不客气一点是“伪厚度”。

课堂无法包罗万象,无法承载太多,它更无法神奇无比地解决所有教学问题,教学追求厚度,但追求的是有效度厚度,眼中有“人”,重在启“人”,功在树“人”的真实厚度。我们在乎的应是学生有没有收获,能不能做到“一课一得”。

曾听过苏州市语文特级教师孙艳的一堂课――作文立意升格指导课。由“喝咖啡的故事”导入,让学生从看似幼稚的游戏“玩纸张”“玩手指”中去感悟生活,创设了一个平凡的舞台,为学生的学习铺设了一层一层的台阶,“喝咖啡的故事”引导学生意高则文胜,玩游戏启发学生对生活深入体味。教学流程环环相扣,逐层深入,课堂有广度,有深度,给人一种视野开阔的感觉。正如评课老师所说“有血有肉,有情有趣,有讲有练有评,使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了,把学生的写作带活了”。这种教学的厚度,倒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思考之三:语文教学的厚度需基于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一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沟通和语言交流的广度、深度和效度,而这些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而不停留在表面上。” 〔2〕要注重培养学生追根溯源的习惯,发展思维的深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拓展思维的深度。要善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也就是说除了要理解知识点本身,还要弄懂它们的内涵和外延,甚至还要了解该知识引入的必要性以及与其他知识有着怎样的联系等,要善于寻找知识点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将知识进行分类梳理、综合、寻找规律,只有这样才不会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和肤浅的理解,真正把握知识本质。比如在教授古文时,可以用一些主题式名词,如“古仁人之心”“乐忧观”等把所有学过的相关课文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类比,从纵横两条线打通学生对文本的通透认识,把学生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一个由点及线再及面的构架,形成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思考之四:语文教学的厚度需基于教学过程能逐步走向纵深

一位老师在教学《节选》,教师带领学生品味语言、体味情感,品读了“我”童年的“快乐”后,让学生“从文章的语段中读出‘我‘童年生活的不快乐”。尤为成功的是,教者接着为学生的深度解读提供了三个学习凭借,一步步引导和支持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首先是原小说中的一个选段,让学生关注“我”的父母,“我”的祖母,通过对比,深入理解“我”的记忆深处,“我”的童年生活里并不常有爱和阳光,能陪伴“我”并给予“我”关爱的人,唯有祖父。接着是展示小说的结尾内容,教师范读,同学们感受到了“我”快乐心灵深处的无限寂寞。最后是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把学生带进了作者心灵世界的深处,对文本的解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整个教学流程很有厚度。

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郭初阳老师的《言说抵抗沉默》一书中有一篇《珍珠鸟》教学案例,曾在浙江省新课程研讨会上引发强大冲击。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一般教师会通过涵咏句段,体会《珍珠鸟》描绘的人鸟和谐的美好境界,再抓住中心句来读读议议,理解作者表达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哲理。但是,郭老师通过对文本结构的“解构”,阐发的是一个双重悲剧――小鸟被囚而不自知,反以为安全;人作恶而不自知,反而欣赏把玩。通过一些资料首先使学生理解了作者寄寓的表层意义,体味花鸟虫鱼式的情趣,教学设计又紧紧围绕“笼子”周旋,以人与鸟的亲近,来观察鸟与笼子的距离,用影片《群鸟》中笼子的置换来反省人类自恃有力的迷狂。本课深刻指出,作者对小鸟的津津乐道有点“欣赏囚禁”的残酷意味,《珍珠鸟》实是研究中国作家自由缺失的下意识表现的最好案例”。〔3〕这样郭老师就从文化的高度来审视文本,这是多么深刻的洞察。

这样通过对传统常规主题的批评和对同学伙伴的质疑,更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探得隐藏于文本深处的精粹。这样的对话教学,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思维也愈加深刻,阅读期待会随着文本解读的深入而愈加高涨。

思考之五:语文教学的厚度需基于落实有效教学的着力点

1.达成语文教学的厚度,教师要精准把握教学点。教学点是指教师为一节课确立的教学重点,或者说是学生应该达成的学习目标。教学点的确立关系到这节课方向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合理、重点是否明确、活动是否恰当、结果是否有效。教学点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益。 现在不少语文课堂教学,动辄让学生进行赏读课文,事实上,不同的体裁的文章应该有不同的着力点。比如诗歌首要的特点就是抒情性、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散文语言的品味等等,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些。

2.达成语文教学的厚度,教师要精心设计训练点。训练点是指对学生应具备的学科能力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专项训练。能力的取得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持续而有步骤的训练才能完成,教要得法,练要实在,从而才不会在做大量的无用功后还收效甚微。训练点更多关系到学生能力的提升。余映潮《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安排的探究活动,教者设计了包括“于勒”的作用、文中的若瑟夫、小说中的“信”、克拉丽丝语言赏析、课文各个人物的特点素描在内的20个探究话题。

3.达成语文教学的厚度,教师要精当选择反馈点。就是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疑难处、知识内容丰厚处、手法巧妙处、意义隐含处等等“有嚼头”的地方进行细腻深入的品读教学,以达到对课文特点、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深透理解。反馈点更多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厚度”,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立足于课文的教学重点,要达到拓宽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艳《孙艳讲语文》[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12).

〔2〕杨聪 《“深度体验”式语文的三重品格》[J].《浙江教育科学》2006,(01).

〔3〕郭初阳《言说抵抗沉默》[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上一篇:作文教学应呼唤“童真” 下一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让学生自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