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预测、评价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17 03:45:26

论预测、评价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项目预测、评价工作在项目管理中起着计划、决策、总结、再提高的作用,客观上为项目管理工作在工程市场准入和退出中发挥着作用,具有承前启后的性质。搞好项目预测和评价工作,及时总结项目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是项目建设稳妥、可靠的重要保证。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对其进行系统地研究,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但却以高于经济发展几倍、几十倍的速度发展着。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进入高增长期,由于项目管理体系尚不完善,项目管理人员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过分注重项目执行过程,从而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对项目前期预测和后评价的关注程度。在项目建设中不可回避的现实是:重项目本身的实物建设过程中,轻项目前期预测和建成后的评价工作,这虽不是普遍现象,但也绝不是个别现象,究竟项目建成后的结果和效益如何?基本上没有进行客观、公正的项目评价工作,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可行性研究、评价等环节亟待提高和加强。本文仅就项目的前期预测(可行性研究)、后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展开论述。

一、项目管理工作的历程

我国项目管理工作是以上世纪80年代初建设鲁布革水电站项目为标志的。该项目在引进外资的同时,特别是在引进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时,也引进了世界上先进的、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方法和技术。由于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一经应用,即在经济建设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和先进性,随即我国在国内各行各业全面推广和应用了项目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技术,使项目建设朝着科学、缜密、有序的方向发展,从而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决策拍脑门,建设拍胸脯,建成失误后拍屁股走人的三拍现象。陆续建立起了一整套审批、监管体系,即:策划立项可研初步设计论证评估审批招投标施工监理竣工验收评价等跨部门、跨行业、多部门、多行业互补的监管、服务机制,为克服、规避项目建设风险提供了保障,使项目建设既保证了如期完成,又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节约了费用开支,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人员。在判断项目建设成功与否上,也有了最基本的标准,即:无论项目投资规模大小,除公益性项目外,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益。即使是公益性项目,投资人也愿意看到项目受益的人群越多越好。

二、项目预测、评价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经济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在经济建设中,以重点项目建设作为龙头,项目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相适应的是,投资也出现了每年平均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由于在经济建设工作中运用了项目管理理论和技术,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经济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客观经济形势要求项目建设建立一种制约机制,为此我国已经开始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招投标制度、项目监理制度、政府集中审批制度以及建设项目代建制度,这些是国家加大监管力度、保证良好经济环境的具体举措。

(一)前期可行性研究

我国的项目管理工作,是从建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制度开始的,逐步使项目建设的决策工作迈上了理性化、科学化的进程。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速度是在不断调整中进行的,地区间、行业间的发展还不平衡,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投资收益与风险共存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目前在项目前期工作中较为突出的是,项目法人或业主尤其是国有企业和政府出资建设的公益性项目,从已作出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来看,或多或少显示出了公文旅行的行政色彩,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可批性”上,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项目管理工作。尽管各级政府把关很严,但很难做到亲临现场对每一个项目逐一进行细致地考察、评估。因此,如何使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就成为今后项目管理在制度、机制建设上的重要课题。

(二)项目评价

目前,项目竣工投产后,由上级主管部门、业主和质量监理机构、施工单位组成的竣工联合验收小组进行竣工验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项目后评价工作,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客观、公正地对项目执行过程进行全面评价,更不能替代项目后评价工作。由于项目后评价工作是站在客观、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去进行工作的,无论是成绩、经验,还是教训、失误都会一览无遗地显露,可能会暴露出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组织者不愿意看到诉诸文字的情况,所以目前有相当一批建设项目的总结、验收也好,还是“项目评价”也好,经验往往十分突出,教训往往被人为忽视。这些项目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基本上分散在各个项目主体单位内,还没有形成社会共享的资源,这些宝贵的“无形资产”被白白搁置。新建项目常犯一些低级的、重复的错误,进入交不完 “学费” 的怪圈中。由于项目后评价机制和制度的缺失,在策划项目时难免会凭着“一腔热血”决策投资意向,在项目实施阶段难免会凭着“一往无前”的精神盲目地追加项目投资和改变项目目标,再加上很多项目法人和业主没有项目管理知识、技能和经验,又不愿意聘请项目管理专家来管理项目或做顾问或对项目的各个环节采用合同形式进行管理,害怕大权旁落,不能正确地面对项目实施中的偏差和失误,这种心理和做法很难使项目管理达到一个较高层次。目前项目评判的标准只有一条,即以项目废弃、倒闭或破产为标志来衡量项目的成功与否。项目只要运转一天就意味着成功;随着竣工项目的消亡和时间推移,人们也就渐渐淡忘了,更不要说界定哪些项目是无效项目,哪些是效益低下的项目,哪些是正在发挥效益并且是高效益项目。因此,建设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建成后的后评价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体现。

三、构建和完善项目预测、评价机制

(一)强化可行性研究工作

在项目管理整个过程中,前期阶段是大量地可行性调研阶段,在获取大量的、可靠的基础信息后,再剔除虚假的、表象的和与项目本身关联度不大的信息,可行性研究阶段是项目管理前期最重要的一环,也是风险控制非常重要的阶段,有时会因为一点点致命的疏漏,可能导致项目功亏一篑。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有了一套共同认可的研究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主要解决的是,项目是否可行。由此考察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盈利性、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市场接纳的程度,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性。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后,在初期发展阶段,由于产品短缺,处于卖方市场,市场容量大,再加上可调控的空间大,项目建设的风险相对来讲是比较低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不断进行经济调整,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较快发展阶段,内需动力仍较强,但在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较快得到抑制,总体经济供求状况趋于平衡的同时,由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及后果不断显现和金融系统流动性过剩,对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产生负面影响,项目建设也将面临更大的风险。面对“眼花缭乱”的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趋于复杂化、多元化,项目主办单位和业主都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管理经验、专业知识、技术信息,决策要靠咨询业的支持。为此,从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咨询机构、人员将面临更大地挑战。为应对挑战,项目咨询业要站在相对“独立”的立场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息处理、加工分析手段及相应的职业准则提供服务,确保行业的独立性和超脱性,保证服务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项目咨询业的管理体制上,成立由中介服务机构自愿组成的跨行业、跨部门的行业协会,一方面与政府及有关团体联系,为咨询机构服务;另一方面将政府的法规、政策转化为具体的行业制度,约束会员行为,对行业实行自律性管理,以克服“单打独斗”的状态。做到资源共享,彻底扭转目前各个项目中介服务机构或组织认为手中掌握的信息资源就是财富的错误观念,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以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和项目咨询工作的整体水平,为项目决策夯实基础,真正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地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

(二)完善项目后评价工作

项目后评价工作关心的是从策划、实施、竣工到正式运营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各个阶段的人员组织、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和项目本身的机构建设、运行模式、经营管理等各项内容。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已扩展到关注项目的整个经济寿命期,对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当时发生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实际达到的效果。为此,有必要对项目进行更加全面地、客观、公允地评价。

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后评价是以项目建成运行后的实际数据资料为基础,重新计算项目的各项经济数据,得到相关的投资效果指标,然后将它们同项目前期预测的有关经济效益进行纵向对比,评价和分析其偏差情况及其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为以后相关项目的决策提供借鉴和反馈信息。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被评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可以看出,进行项目后评价是全面提高项目决策和项目管理水平的必要和有效手段,是积累项目管理决策经验和信息的储备库,也是今后更有效地管理项目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更是项目管理工作中躲不开、绕不过的重要一环。

(三)促进项目管理咨询业的发展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项目管理咨询业也是服务业中的重要成员,应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方式,严格咨询行业自律机制,形成咨询业内部培训制度和机制。政府应在政策、财税、信贷、资金和法律等诸多方面给予扶持,以促进项目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壮大,完成目前项目咨询业从幼稚阶段向成熟阶段的跳跃式发展,培育出我国自己的智囊团和智囊机构。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呼唤着项目管理社会化,即“小”业主“大”咨询,由专业项目管理人员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后评价工作,以此推动全社会项目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全面提高项目的财务效益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是使项目建设具有良好开端的重要保证,是科学管理项目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和社会建立项目准入和退出制度的基点。项目后评价是全面提升项目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全面检查和总结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重要“档案”,也是政府指导经济工作的“定量分析”储备库。实践证明,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后评价制度被证明是项目管理的信息宝藏,可以补充那些由项目执行报告的广泛来源提供的资料,其中有些发现是冷静的、客观的。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可以使人们在执行新的项目时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可以在执行新的项目时避免或减少重犯类似的错误。

上一篇:公司财务困境的理论界定 下一篇: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