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南缘沙产业发展的模式与对策探讨

时间:2022-09-17 03:39:55

塔里木盆地南缘沙产业发展的模式与对策探讨

【摘要】 本文从沙产业理论和实践进展出发,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南缘沙产业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沙产业发展的五种模式和对策。

【关键词】 和田地区 沙产业 发展模式

一、沙产业的概念

沙产业的概念是1984年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首次提出来的。他指出,沙产业是在“不毛之地”的戈壁沙漠上,充分利用戈壁沙漠上的日照和温差等有利条件,推广使用节水技术,搞知识密集的现代化农业型产业。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副理事长朱俊凤认为,沙产业是在沙区利用生物机能,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经过人工培育和科学管理,使其不断发展和再生,通过资源合理利用,形成以产品生产、加工和经销为主要内容,具有一定规模效益和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为人类提供生活产品。中国治沙学会名誉理事长、著名的沙产业学者刘恕在《沙产业概述》一书中论述:这一理论是现代人类对沙漠的全新认识,它强调充分利用太阳能,全面依靠各种高科技,加强有效管理,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和注重实践等。根据以上论述,沙产业是在沙漠、荒漠土地上从事预防、治理和开发利用活动,形成一定规模的经济产业。因此,沙产业就是以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在沙区培育“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新型产业。

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光热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种类多、未利用土地和沙漠面积广大,为沙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环境条件和空间。充分利用沙区的有利条件,大规模发展多采光、少用水、高效益、新技术为特点的阳光农业,具有巨大的潜力。

二、塔里木盆地南缘沙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沙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和田地区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按照“再造一个和田绿洲”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广大沙区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突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把防沙治沙生态建设与沙产业有机结合,已初步形成了以特色林果业、维吾尔药材、沙漠旅游、设施农业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并带动了种植、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沙产业的发展为促进沙区农牧民增收,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荒漠特色林果业。林果业是和田生态环境和绿色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丰富的光、热、土资源及其优化组合,为喜光、喜温、耐旱优质温带落叶果树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孕育了质优、丰富的林果资源,以核桃、石榴、红枣、葡萄、杏等为代表的特色果树资源和果品蜚声中外。同时许多果树还是该区治理荒漠、抗风沙抗干旱的重要树种,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的深入发展,林果业成为和田地区的高效产业。林果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168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215万亩,林果产值由5.6亿元增加到18.05亿元。全地区人均林果纯收入由2006年的186元递增到2010年900元,目前林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8.6%。每年有数十万吨的林果产品在这里生产加工,品质均为上乘的绿色有机食品,已逐步在全国范围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2)沙漠药材开发。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由于常年干旱少雨,沙源丰富,风力强劲,是典型的土地沙漠化强烈发展区。植被以旱生、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及耐旱的沙生草本植物为主。在这样严酷而特殊的自然环境里,生长着珍贵的肉苁蓉、锁阳、甘草、苦豆子、麻黄、沙棘等多种沙生药材植物,其中多数已形成规范化生产链,成为沙区主要的产业类型。和田地区以管花肉苁蓉、甘草、党参、麻黄、大黄、红柳、沙拐枣等荒漠植被为主体的产业正在兴起。和田地区是红柳大芸(肉苁蓉)的主产地和原产地,现有天然红柳面积近32.7万亩,寄生大芸的面积20万亩,年产大芸约4000吨,年创产值6500多万元;甘草分布面积有22.4万亩;罗布麻分布较广,面积有1334公顷。和田阳光沙漠玫瑰公司在洛浦县、于田县建立了近5万亩的沙漠玫瑰种植基地,年加工新鲜玫瑰花400多吨,干花80多吨。生产的产品包括玫瑰精油、玫瑰露、玫瑰花茶、玫瑰花酱等。产品销售到北京、上海等国内主要城市,远销日本、韩国,年产值近亿元。这些具有很高药材价值的荒漠植被对于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经济收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沙漠旅游业。塔里木盆地南沙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发展沙漠旅游业的优势。更何况沙漠本身就有感动人心的吸引力,在沙漠边缘有辽阔的自然景观,在神奇的丝绸之路沙漠古道上还有散布着的众多人文资源。随着新疆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沙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沙漠旅游业的开发必将成为沙区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一些沙区在开发沙产业的过程中都在规划着沙漠旅游业的开发。众多旅游公司也积极参与特色沙区旅游业开发,不断推出新的旅游路线,使沙漠旅游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沙漠旅游业的发展为沙产业提供了资金,带动了沙产业的发展。

2、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沙产业的发展体系不健全,存在着无序开发现象;个别单位不顾沙区的生态环境和客观实际,盲目开发破坏沙区的珍贵植被,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等。二是沙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尚未形成规模生产效益,抗击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仍然较弱。三是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以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主导的格局未改变。四是开发力度不够,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社会各界参与沙产业开发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未得到发挥。五是沙产业开发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和科学引导,资源的无序开发,必定会阻碍沙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三、塔里木盆地南缘沙产业发展模式

1、特色林果业布局和产业化模式。根据林果业发展实际,按照“南核、杏,北枣、葡”的整体发展布局,结合各县自然生态条件、生产基础和区位优势,对林果生产进行区域布局。按照适地适树、突出重点、规模发展的原则,重点发展核桃、红枣、葡萄、杏、石榴等干鲜食、耐储运的林果树种。在具体区域布局上,核桃以和田、墨玉、洛浦及皮山县为主,重点布局在315国道以南的各乡镇,其他适宜种植的区域优先发展核桃;红枣重点布局在315国道以北各县市靠绿洲边缘地带的乡镇及农业园区;葡萄以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传统葡萄主产区为主,主要集中布局在绿洲内部和315国道以北地区;杏主要布局在南部浅山区和已经建成的精品杏园;石榴以皮山县皮亚曼片区和策勒县策勒乡托帕片区为主。在具体发展模式上,采取间作套种发展模式,兼顾各个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和水肥投入的综合效益。

产业化发展流程(见图1):利用沙区光照强、温差大的特点,发展核桃、石榴、红枣、葡萄、杏等优质瓜果业,利用高科技手段精深加工成各类营养保健品、生物药品、化工产品等。

2、维吾尔医药材开发与精深加工产业化模式。维吾尔医药材种植重点布局在315国道以北各县市的乡镇,根据沙区特殊药材特点和市场需求,稳步发展人工种植,提高品种选育技术,提高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技术,同时注重加工工艺的不断提升,培育低碳、环保、节能和创新型的加工企业,为特殊药材的种植和产业链延伸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和科学技术的支持,提倡科研单位和农户、企业合作开发的模式。

产业化发展流程(见图2):围绕沙漠天然野生药材红柳大芸、甘草、锁阳、麻黄、苦豆子等资源的开发,在人工栽培技术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向精深加工和产业化方向迈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建成国家级研发基地。注重开发维吾尔医药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日用品、食品添加剂,提高维吾尔医药产业效益。例如,红柳大芸的产业化发展流程主要包括红柳种植、大芸接种,大芸生产、种子的采收、晾晒与贮存,大芸精深加工及销售。

3、沙漠生态旅游开发和线路布局模式。合理开发和利用沙漠旅游资源,有计划地开发独具特色的沙漠生态旅游资源。以沙漠生态、沙漠文化为主题,挖掘历史文化潜力,发展沙海探险与生态体验、沙漠景观、治沙工程、沙漠公园、沙生植物园等特色旅游。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开展沙漠生态文化和沙产业文化的旅游项目,通过历史模型再现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

产业化发展流程(见图3):沙漠旅游产业化的重点是生态环境保护,其次是通过开发沙漠地区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的观光、探险、健身等需求,而获得的景区门票、游乐和餐饮等收入,再用于环境保护和沙漠旅游开发的循环发展过程。

为重点突出丝绸之路南道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以独特的自然风光为依托,以和田市和民丰县城为集散地,确定和田地区沙漠旅游线路(见图4)为“三横三纵线”的开发规划。

4、太阳能开发利用和光伏能源产业化模式。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影响下和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基地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和田地区用电量也逐年增加。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可再生资源,它的利用价值也被人们所认可,符合国家鼓励发展产业标准。和田拥有良好的光照时间,年有效光照时间超过2500小时,非常适宜开发光伏太阳能新能源电站。但是,目前光能利用率不足1%,开发利用潜力巨大。2012年7月,江苏聚能硅业有限公司与所在和田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签订投资建设200MW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合作项目。由此可见,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的沙区将成为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能源基地。该区土地、光能、地貌等条件为发展荒漠电站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且有大面积的荒漠区,地势平坦广阔,电站不需占用耕地,投资成本低,便于将来建设中、大型太阳能发电站。

5、沙漠砂料建材产业模式。沙漠风积沙被世人公认为废沙、灾沙、祸沙,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研究利用。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对风积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之后,利用多种方法、多项工艺,于2008年3月提交了《沙漠风积沙选矿试验报告》,首次向世界揭示了沙漠风积沙选矿和提纯后的真面目。根据选矿成果揭示的质量技术指标,被选矿后的硅砂与长石精矿可广泛用于玻璃、陶瓷、冶金、电子、医药和化工等工业作为生产原料。特别是精选后的硅砂作为5000多种有机硅产品和2000多种无机硅产品的工业原料,拓宽了沙漠风积沙的工业化利用,并展示出了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新疆青松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库车水泥厂利用广泛分布于西北沙漠中的含氧化钙可达24%左右的沙子部分代替石灰石应用于1000t/d预分解窑生产线生产优质水泥已经获得成功,取得了明显的节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好效果。

由于风积沙储量巨大、开采简单、利用方便、矿多廉价、生产成本低,因此,应用现代工业科学技术,大面积开发风积沙资源,对于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工业化治沙的新亮点。

砂料建材业产业化发展流程:主要包括风积沙的工业化选矿及硅砂的精选与提纯工艺,最终生产出用于玻璃、陶瓷、冶金、电子、医药、化工等制造业的有机硅产品及无机硅产品。

四、发展对策

1、制定沙产业综合发展规划。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沙产业发展规划,虽然2011年自治区林业厅印发了《新疆沙产业规划纲要(2011—2020年)》,但还没有提出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安排布局,既无法从全局上布局整个沙区的产业设计和行业安排,也使下属区域的沙产业设计无章可循,造成沙产业至今仍然停留在学术界研究和行业部门自发经营的层面。因此,亟需制定一部全区性沙产业发展规划,必须由统管全局的沙产业综合发展规划来规范各沙产业行业的行为。制定指导全区的生态环境规划,对保持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2、搞好节水的农业循环经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荒漠地区大多受到水资源短缺的限制,应充分考虑当地缺水现状,把科学用水和节水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措施来抓。注重适度开发沙区的水资源,采取和推广滴灌、喷灌等先进的节水措施,充分利用沙区有限的肥力,发展节水型的沙产业。

3、设立塔里木盆地南缘国家级沙产业生态农业特区。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处全疆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生态脆弱,恢复难度大,由于土地沙漠化、经济落后,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走出困境。如果没有国家特殊政策支持和扶持,其生态会持续恶化下去,贫穷也难以消除,更严重的会危及南疆地区的生态安全,甚至整个自治区和国家的长远战略发展。因此,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建立国家级沙产业生态农业特区,对塔里木盆地、乃至西北内陆河流域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设立国家级沙产业生态农业特区,出台相关政策,实施区域生态与经济综合发展的区域生态农业战略,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组合,形成我国生态建设的示范基地及地区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发挥生态经济特区的窗口辐射作用,全面带动全疆和西部地区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

4、以龙头企业为突破,拓展沙产业发展链条。首先应扶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加工、储藏、销售等龙头骨干企业。条件成熟的,可积极支持其向集团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发展,但要防止不顾客观条件一哄而起,造成不应有的损失。高起点引入高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实施现代高效精准的沙区农牧业。通过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产业格局,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和知名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建设沙产业基地。推广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方式,促进沙产业规模扩张,推动沙产业优化升级。沙产业各个模式在实践中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应用科技成果,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注: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新疆项目(10XJJAZH002);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科研基金项目(1076510076)。)

【参考文献】

[1] 山丹、包庆丰:关于科尔沁沙地沙产业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2).

[2] 朱俊凤主编:中国沙产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 王国强:沙漠化与沙产业[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4] 温立洲、耿凤梅:土地沙化防治路径及沙产业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

[5] 和田地区统计局:2010年和田地区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6] 董少华、丽月:新疆十年坚守防沙治沙“万亩黄沙”变“万两黄金”[N].新疆日报,2012-06-17.

[7] 史振业、冯起:21世纪战略新兴产业——沙产业[M].科学出版社,2012.

[8] 王自庆:以沙产业理论推进新疆沙漠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J].实事求是,2011(4).

上一篇:关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浅议发展碳汇林业与建设云南高效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