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班级管理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7 03:27:07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班级管理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 新媒体时代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高校班级管理身在其中。高校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深受新媒体影响的新时代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与管理者有着不可置疑的差异,从而导致班级管理出现新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对高校班级管理的具体影响,且通过例举某学院班级管理的具体问题,提出如何利用新媒体应对新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班级管理 品牌班会 共同愿景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1.082

Abstract New media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model in all the walks, including the college class management. The object of management is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Their world view and value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counselors, which leads to new problems.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specific influences and makes an example,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by using new media.

Keywords new media; college class management; brand class meeting; shard vision

0 引言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人类的交流方式、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新媒体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尽管有着青年学生的群体心理特征,但在网络技术的掩饰作用下,表现为各种姿态,不断挑战着管理者(高校辅导员)的极限。如果管理者被动地认识当代大学生,无疑会感到其话语权威受到极大挑战。只有不断主动地深入学习,把握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改变思维定式,调整管理模式,掌握管理工作的核心,便可将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让班级自身成为有一个有机体,焕发青春活力。

1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及其对高校班级管理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人类的交流方式、信息传播的途径、叙事方法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从边缘走向主流,登上了时代的大舞台。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杜登斌在首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上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的五个重要特点,也即“它是大众麦克风时代、全媒体格局形成、各阶层实现网上平等对话、民众利益表达的第一通道和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一信息源”。新媒体时代的这些特征无疑在不同层面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体现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变为“共生”,教育内容传播方式变成 “多向”,以及教育环境走向“开放”。

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运作机制、评价体系、管理内容是一种由辅导员主体到学生客体的单向关系,表现为单向的以计划、控制、约束、管教为主的简单手段。新媒体时代,辅导员的主体权威受到挑战,其话语霸权也受到消解。究其原因,网络新媒体赋予大学生信息选择的自由和价值认同的自主,从而推崇师生之间的“对话”,强调师生互动共生的交往关系,传统的管理方式,如亲切交谈、思想灌输、硬性规定、甚至纪律处分等已经难以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因而,辅导员需要重建身份,不再是外在的专制者,而是教育活动情景中的引导者。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大W生获取知识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不再是传统教育里知识信息的单向接受者,也是知识与信息的创造者。他们不仅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渠道进行知识的学习,也进行着信息的交互与共享。正是在这一开放的环境下,师生在信息源的获取上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并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展开平等的交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无疑为班级的管理提出了挑战。

2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院2014级班级管理的现状及新问题

2.1 缺乏班级凝聚力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分制在各大高校不断推进。我校于2008年秋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于2013年全面推进学分制的核心――选课制。在选课制度下,同班同学可以选修不同课程、学习不同科目、师从不同教师,这些特征直接使原来相对固定的静态班级转变成“动态化”班级。在大一刚进校不久,每位同学还未对各自的行政班级同学熟悉了解,便已经通过选课制,同非行政班级的同学一起上课。行政班级作为实体化的班组织,无疑被虚拟化,因为班级成员之间彼此了解不深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动态掌握不够,同学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缺失,淡化了班集体的观念,行政班级缺乏凝聚力。

2.2 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大一新生进校之初,学校便举行《学生手册》的考试,目的在于让每一位同学清楚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然而,由于部分制度是学校管理者层面意志的反映,这让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难以认同。这些大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个性突出,通过新媒体对大学的构想与现实中的规章制度形成强烈对比,产生心理冲突。如,针对学院规定的晨练晚自习考勤,寝室文化建设评比、亮灯违纪等规章制度存在逆反心理,导致现有制度对学生的约束力明显下降,甚至导致学生与辅导员直接的冲突。

2.3 班干部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班干部是辅导员管理班级的有力助手,甚至是老师的左膀右臂。但由于他们对高校班干部作用的认识不足,对自身身份的定位不准,同时对新媒体信息的盲目接纳或武断判断,致使他们服务意识薄弱,同时,对自身求学缺乏规划,加之处在对自我同一性的混沌状态,难以找准班级目标定位,因而采取明哲保身的做法,不会管、不敢管、不愿管,除了作为传话筒,其他功能几乎失效。

3 利用新媒体,解决新问题的对策思考

行政班级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组织单位,仍然是学生进行相互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尽管由于选课制的推行,行政班级在教学环节中显得“虚拟化”,但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行政班级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借用新媒体,打造班级管理新模式,以期将我校“教育、管理、服务”的学生工作教育理念融入管理工作,本如下探讨:

3.1 打造品牌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凝聚行政班级同学之间情感的重要环节。主题班会是班级同学之间进行深度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新媒体时代,表面上学生更愿意沉溺于电脑、手机等社交媒介,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社交媒介不仅可以提升人际交往的数量和质量,而且通过社交媒介更容易维持关系”。(罗纳德・B・阿德勒,2016:23)因此,当代大学生对于沟通交流的渴望并没有减少,反而一直在发生,且更频繁与多样化。那么,能不能打造符合大学生个性的主题班会,让通过社交媒介进行的沟通能够结合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从而让沟通更为有效同时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如:集体生日party;与“我”有关的话题演讲等,这些主题班会是师生双向沟通后确定的,是学生善于积极参与的。针对不同班级进行试点,将获得良好反馈班会推广到整个专业、年级乃至整个学院。同时,主题班会需结合年级特点,这些分时间段、分对象的主题班会,通过网络投票等方式固化,形成班级品牌班会。

3.2 创建班级共同愿景

要让班级管理充满活力,而不是表现出严重的“无力感”症状,美国组织管理学专家彼得.圣吉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该理论认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使全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通过酿造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引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调整的新观念,从而使组织更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彼得・圣吉,2009:2)一个班集体,也即一个小型企业。每一位班级成员有着各自不同的个人目标。找到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的相似点,便可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也即创建班级共同愿景。大学生充满理想、渴望进步,希望不断被超越等,这些群体心理特征正是一个集体所渴望的。在对个人目标进行充分讨论和酝酿的基础上,再结合如何提高班级整体优势,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环境,最后创建出的班级共同愿景,便是大家认同并内心愿意为之努力奋斗的。

我院2014级以学校“优良”学风示范班级评选、学院“李林忠”班评选为契机,打造了具有示范作用的两个班级。两个班级不仅在学习上表现突出,且个体也在各方面表现优异,这无疑是个人优势有效发挥,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有效整合的代表。

3.3 培养学生干部 发挥引领作用

学生干部是辅导员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人物,他们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对班级管理的成效。因此,在培养学生干部时,辅导员要充分把握以下方面:首先,通过网络测评技术,对学生干部是否有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团队意识等方面要进行综合评估;其次,要利用现代沟通手段,充分听取班级同学意见,根据学生干部的具体表现,进行实时调整,杜绝“在其位,不谋其职”的现象;最后,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新媒体时代,各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的时候,如何让学生干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服务工作当中去是理论与实践不断结合的结果。要想学生干部能够真正地发挥引领者的作用,能够让辅导员在有限精力和时间里更全面地了解到班级同学,辅导员与学生干部便是同盟、朋友和合作者的关系,是更加平等的交互关系。

4 结语

新媒w时代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但无论信息传播的方式、速度、内容有着怎么样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求并没有本质变化。高校班级的管理核心也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班级内部成员之间、师生之间、学生干部与他人之间。通过打造主题班会、创建班级共同愿景以及培养学生干部,高校行政班级管理如同企业管理一样,仍然能够在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中焕发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阳志平,彭华军.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 罗纳德・B・阿德勒.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

[3]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中信出版社,2009.

[4] 王倩,史恭龙.现代高效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5.

[5] 李焰.愿景领导创新和再做高校班级组织管理.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5.

上一篇:优化“电子技术与工艺训练”课程教学内容,培养... 下一篇:任务型教学法在医药类院校ESP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