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艺术教学中的审美追求

时间:2022-09-17 02:23:22

探析艺术教学中的审美追求

摘 要 艺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追求的培养至关重要,这是打开学生眼界的一个重要通道。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一般是对学生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些技巧方式,达到逐步提升学生审美方式、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的目的,促进学生形成全方位的审美理念。

关键词 艺术教学 审美追求 审美追求

审美追求体现艺术家的绘画修养、文学修养和世界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艺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方式、享受美的过程和创造美的理念。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这就需要以审美追求发现生活中平凡的美。美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欣赏一幅优美的画,构图、色彩、表现手法会带给不同观赏者不同的感受。蜿蜒曲折的街道,井然有序的房间样式和装修风格,窗明几净,通过窗户看城市或院落的花香鸟语,这是一种生活的美。审美是生活在一个人心里的主观反映,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不同的审美追求,审美感受通过对周围环境以听、看为主的感知而获得,审美追求通过后天的培养可以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1审美与环境的关系

审美追求与环境密不可分。环境、文化、性格的各异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水平,不同的地域、文化氛围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审美观,使其拥有不同的审美追求。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审美追求的培养一方面来自教师的引导,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包括对绘画史论的研究,对色彩、表现方式的认识。审美追求的培养是通过感受能力实现的,感受能力更多地来自视觉,“怎么看”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如果欣赏美是一个人的修养,那么发现丑更是一种能力,美和丑的并存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追求。

2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审美追求水平

2.1看画展

大多数学生会通过看画册、画展和阅读美术史提高自己的审美追求。看画展是提高审美追求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看画展,学生可以提高眼界,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1]艺术大师都有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如果说艺术有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在大师那里,这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方式。艺术作品怎么欣赏?首先要对画家和时代背景有充分的了解,其次就要看画家的取材、表达内容和表现手法。如我国南宋著名画家梁楷的作品《泼墨仙人图》,画家画了一位憨态可掬、袒胸露乳、眯眼嬉笑的仙人,画家用笔潇洒自如、逸笔草草、浑然天成,加上后来乾隆的题字更加妙趣横生――“地行不识名和姓,大似高阳一酒徒。应是瑶台仙宴罢,淋漓襟袖尚模糊”。

2.2亲近大自然

善于观察自然,时常思考,久而久之就会发现,美的不仅仅是自然风景,还有自己的心灵。看自然环境中的色彩,有助于提高审美情趣。自然界蕴含无限的可能,山川河流、飞禽走兽、朝霞夕阳,一望无际的平原点缀着牛羊群。[2]印象派画家离开画室,走进大自然,赋予了艺术新的形式和审美观念,他们的创作灵感均来自对自然的提炼,他们观察天空、河流、阳光等,这既是一种创作,又是一种审美的修养,他们的心灵和自然融为一体,抒发灵魂深处对美的理解。凡・高的激情、高更的原始、塞尚的解析,都是对不同的自然环境表达的不同感受,形成不一样的风格和审美取向。

2.3欣赏美术作品

当我们看到一幅触碰自己心灵的优秀美术作品时激动不已,喜欢的原因有时候自己也说不清楚,可能画面和自己的审美取向达到一致,也可能是画面内容使自己有感而发,接下来就要理性分析自己为什么喜欢并被感动着。

2.4增强课堂交流,提高学生审美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艺术类作品的欣赏,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3]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对一件具体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时,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互动,大胆说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

3审美感受力、理解能力的培养

3.1感受能力

人们接受的审美信息来自感官。学生通过观看、想象、理解等方式提高感受能力。看一件美术作品首先是感性的,感官指引感受力,学生的感官是否敏感,感受能力是否强,还要看他看待事物的角度,能否发现其中有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正如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大师的视角敏锐而独特,他们用常人不具备的眼光发现平凡生活里的真善美。

3.2理解能力

对一幅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是审美能力的主要体现。理解能力在审美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原因是每一件美术作品都有构成元素,欣赏者就要通过对画面的形式、手法和形象的理解,体会画家在作品里传达的思想感情。[4]所以在欣赏一件美术作品时,观者在感觉和感受的基础上需要理性分析作品里的基本元素。正如“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3.3业余修养的培养

俗话说,艺术是相通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追求,不仅要注重课堂专业教学的作用,也要在倡导学生平时课余文化生活的修养,通过了解学习不同的艺术形式来促进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趣味和观察力,陶冶情操,培养兴趣。艺术欣赏有很多种的内容,比如说,可以听一些高雅的经典的音乐作品,可以欣赏优美的舞蹈表演,也可以有选择性的观看电影、歌剧和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等。

参考文献

[1] 贾艳芳.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效率[J].学周刊B版,2011(7).

[2] 颜廷刚.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1).

[3] 田常.浅析在美术教育中的欣赏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1(7).

[4] 封巍.浅谈直观性原则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1(3).

上一篇:中国画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下一篇:新时期职高学生的特点及其德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