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叶圣陶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的看法

时间:2022-09-17 01:52:46

浅论叶圣陶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的看法

[摘要]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以及人文性两者的协调统一。叶圣陶先生曾多次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教学的语文教育大家首推叶圣陶。叶圣陶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大家凭借自身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实际经验和研究,多次反复强调语文学科的首要属性: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2-0102-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22.049 [本刊网址]http:∥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以及人文性两者的协调统一。在语文教学中长期力证于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工具性必须放在首位的,则应以我国教育教学大家叶圣陶为首。作为一位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大家凭借自身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实际经验和研究,多次反复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实行课程改革以后,这一倾向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多教育者都认为语文教学多年以来忽视了其人文性特质,于是在教学中拼命的强调和补充并对语文工具性的特点不屑一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产生了两种教师一种是基于语文工具性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种是基于人文感情着手抓住文本进行解读。两种教学方式皆有利弊,能够完美结合当然是最好,但真正能做到之人则少之又少。在真正教学中也完全没有必要完全平均而应该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

回看前些年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把人文性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首位,甚至否定了语文工具性应为第一属性的特点,和叶圣陶先生观点相悖。强调人文性特点的教师人数较多,然过于片面的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将语文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都抛弃了。在教学中,忽视了语文基于工具性第一的学科性质。其直接后果是在教师在教授一些人文情感较重的课文,如《荷塘月色》时,忽略掉其丰富的词语和修辞等等,不停反复以情感作为教学重点。无法想像一个连词语都不一定认识和理解的学生是如何去解读文本并把握文本表现出来的人文情感的。学生连课文还未看懂的阶段就已经被教师拔高到需要赏味文本的阶段,这样做显然是不合适的。

笔者认为叶先生的观点根本不是只强调工具性而放弃人文性,而是在教学中通过工具性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语文人文性的特点。叶圣陶认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的这种观点并不是把语文只作为工具来用,而是把语言作为思想感情的表现形式。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就是学习语言和学习思想的过程。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教师在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实,无论是教还是学,能够产生良好优质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真正的难题,也不是一个课题或者几篇论文能够解决的。在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解决一个难题:语文这门课程,它的属性是什么?因为它的属性决定了语文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会产生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使用教材、具体教法等等。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并没有单独的语文学科教学,语文被迫和政治、历史、人伦、宗教等项目捆绑在一起,成为类似于人文综合教学的一门学科。这种教育全部学习书面的文言文,远离口头语言。整个封建时代一直都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而单纯的书面文言文的学习让教师和学生完全脱离了口语教学,语文工具性的听和说两项其实是被弱化的。直到民国建立,一批近现代教育教学专家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个困局,叶圣陶先生就是期中之一。因此,语文学科在中小学开始单独设科,不再进行捆绑教学。而口头语言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只有在听和说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进行读和写,从学习语言过渡到学习语文。只有学好了语言,才算学好了语文。

叶圣陶在经过了漫长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绝不能凭空的出现而没有依托平台,而该平台就是语言。思想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成为语汇,语汇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建成为语法。无论何种语言都摆脱不到语汇和语法的束缚。作为中国汉族的一员,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中文的语汇和语法制约。当然如果一个中国人掌握了并能熟练运用别国的语言,他当然也能够通过别国的语言进行思维,但是他不可能完全不借助其他任何一种语言。无论任何一个人离开了语言就无法进行思考和生存。因此对语文而言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在这样的基础上叶圣陶总结得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是用来表达思维方式的工具,也是进行交际和交流的工具。简单来说,语文就是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交行为的工具。

首先,语文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如果写文章时使用的语言再是含糊其辞的,更让人觉得整个思维模式都是凌乱无序的,也就说明了写作时运用语言的清晰与否,决定了这个写作时的思维是否清晰。如果写作时语言是空乏无力,枯燥乏味的,别人会连我的思想一起否定,认为缺乏创造性,因为语言的枯燥乏味就是思想也同样是如此的。

模糊的思想语言就会含糊不清,清晰的思维所使用的语言总是逻辑性很强,但是我们有句俗话叫做“口不对心”,或者“心口不一”,是否违反了语言和思维的一致性呢?这样的情况无非是以下两种状况:第一则作者的有意安排为了以一种更强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课文中遇到的一些修辞方法反语、反讽等,鲁迅先生的《药》中看似充满希望救人性命的药其实正是中华民族的致命毒药。这里的药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反讽。这是作者在文章中用和平时完全不同的语言方式和思维模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罢了,第二则是作者的表达能力不够强表达可能有误。这两点与叶先生的关于思想需和言语合二为一的观点是相一致的。所以,语文课程教学的起步阶段,要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学好语言,要从基础抓起,用更多的精力培训学生的学习思维。在教学上,每个阶段都要做好每个阶段的学习点,从拼音到字词再到语汇、语法的教学流程。语文教学还是应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人手。从阅读教学方面来讲,在此教学过程中要牢牢记住整个流程,让学生从语言的表象人手慢慢深入到对这个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并做到真正使用。尤其是古文的教学,更是必须经历这个阶段。比如说苏轼的《石钟山记》,几乎要求了这几个方面的统筹完成。

写作教学则应该是从想一说一写的全部过程,让学生在最终动笔写作文时能够掌握审题、立意、构剧、成文、修改等等。比如说一些要求想象类的作文更是要把好关,不能让学生没有任何边界的狂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就是为了把语文只是从初期的感知变为最终的运用,把没有调理的文字理顺为最终的思维逻辑方式。因为,思考无法离开语言的帮助,语言是作为学习语文的载体出现,作为一种学习使用的工具,口头语和书面语当然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不仅如此,语文课程的学习还成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的基础,也成为学生全面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基础功能和全面功能,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中的特殊地位。

然而,真正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经常忽略对于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单纯教师讲,学生听和写,教师继而修改的模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上课提问和小组讨论表面上看热闹,有趣味,事实上没有真正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学生在过程中其实是处于思维混乱,语言混淆的状态。当然也有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了语文是作为一种帮助思考的工具存在,以语文课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慢慢提高了之后,讲话顺了,才能写文成章。可见,想要学好语文,必须把其工具性这一属性放在首位,并强化语言这个首要学习工具,也就代表着语文的工具性在整个学习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其次,语文又是作为人类沟通交流的社交工具。人是处于社会交流交际的总和,每个人在社会上生活都不可能独立生活、工作等等,也就是意味着人与人都是以一种交流沟通的方式存在,而人们在相互交流沟通交际中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语言。一旦离开语言交流沟通就变得困难、生涩。人类由于身处的社会环境无法改变,所以必然都会产生交流沟通的需要,要求我们都需通过学好语言并最终学好语文。

可见,为了社交行为也好,为了沟通交流也好,都需凭借语言这个平台。人们为了能够表达出自己所需呈现出的内容,就通过比较有条理有逻辑的语言来表达,尽量避免产生误解和偏差,使整个表达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并由此提高学习的效果。如果由于在口语表达和书写能力方面的薄弱,使其失去社交的能力,那么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必然会产生孤独无力感,甚至产生交流障碍等等。语言是帮助个人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必要工具和载体。

从前的语文教学对沟通交流是不重视甚至忽略的,只会呆板的读书,不会使用的现象非常常见。学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很多学生在去招聘面试的时候表现比较怯弱,甚至词不达意,不知道自己要说要写的是什么。现在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锻造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已经变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口语教学也已经上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了。近些年来,各地学校加强了素质教育,语文教学由简单的阅读教学发展到了口语教学、作文教学并重了,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以及小话剧等,这些都体现了语文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的本质特征,顺应了当代社会对语文教育的要求。

根据上文内容可知,语言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社交使用工具,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以及人文性两者的协调统一。从简单的思考开始从口语教学到书面写作教学,最终帮助学生从语言表象到掌握和理解语言,打到思考和社交双方面的协调统一,最终帮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全面协调的发展。

上一篇:关于高职院校升格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 下一篇:关于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