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玉清雕”成拍场热门

时间:2022-09-17 01:20:28

在刚刚过去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上,高价成交的古玉器拍品,只是玉器在艺术品市场受宠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揭示玉器投资的精髓在于“瑰玉清雕”,这也有助于投资者在即将到来的内地春拍上寻找“黑马”。

在刚刚过去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上,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推出了众多的中国艺术珍品,其来自于Stephen Junkunc三世私人珍藏宋御制白玉饰,估价40万至60万美元,成交价达到了183.2万美元,是原来估价的4倍。这只是玉器在艺术品市场受宠的一个缩影,从纽约亚洲艺术周的高价成交的拍品上,可以揭示玉器投资的精髓,并帮助投资者在即将到来的内地春拍上寻找“黑马”。

珍罕玉器纽约热拍

在纽约佳士得的“中国陶瓷及工艺精品”拍卖中,最为瞩目的就是宋晚期御制白玉饰一组10件配紫檀龙云纹双层盖盒,此珍品来自Stephen Junkunc三世私人珍藏,每件玉器设计精巧,包括长方龙纹边玉牌、带扣、钟、刀币等一组10件,最终以183.2万美元成交,是原来估价的4倍。另一件清18世纪白玉洗估价只有4万至6万美元,成交价则达到了76.8万美元,此件白玉洗雕工超卓,其造型为灵芝,两旁刻有男孩嬉戏模样,栩栩如生。

在纽约苏富比的拍卖会上,玉器拍品亦有惊喜。其中乾隆白玉觥,估价4万至6万美元,成交价则达到了65.6万美元。

相传乾隆皇帝非常喜爱玉觥,曾经题诗咏赞。这件小巧的白玉雕御题诗仿古兽形带盖觥因其罕见独特的外型而见珍贵,值得藏家关注,该器皿的外型源于远古青铜器的形状,并刻有乾隆皇帝的长篇御题诗,极可能是乾隆皇帝本人的私人藏品,体现乾隆皇帝在位时承传历史,并热爱考古的审美情趣。

此外一件清朝黄玉带盖花瓶以44.4万美元拍出,位居第二。黄玉被乾隆皇宠爱有加,此盖瓶鲜明突出的形态配合柔和的抛光,加上运用巧妙的黄白色调,堪称该时期玉雕艺术的巅峰之作,估价仅为6.5万至8.5万美元。

另外一件精美绝伦的白玉带盖“英雄”合卺杯估价10万至15万美元,成交价则达到了42万美元。

不讲年代只看雕工

中国人对古玉收藏的偏爱,数千年绵延不断。从古到今的艺术品交易中,古玉的成交相当活跃。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得涉足古玉收藏的人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人们的理财观念也悄然变化,逐渐放弃了“黄金保值”的单一信条,越来越认识到古玉器具有保值、升值的作用。然而,许多传世古玉早就被各级文物部门锁入“深宫”,偶有漏网之鱼,也早被成千上万古玉淘宝者们纳入囊中,货源紧缺的结果是,赝品泛滥,造假者一般采用熏、烤、烧、煮、炸、蚀、沁色、酸蚀等工艺做旧。由于玉器石料本身就是“老”的,因此仅凭其雕工、皮壳和包浆来辨别真假确实困难,极易为其所骗。与此相比,如果想要在雕工上造假却非易事。

在玉石收藏界,“徽宗玉”和“乾隆玉”并称玉中极品,一直为众多收藏家所追捧。

在此次纽约亚洲艺术周的拍卖会上,这两种玉器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投资前景,其中宋晚期御制白玉饰,是典型的“徽宗玉”代表,其特点就是雕工极为精美,毫无造作之气,玉上所雕字形优美,古朴方正。至于“乾隆玉”,是乾隆时期仿古玉器的总称。乾隆爱玉赏玉藏玉,是历史上任何一个皇无法比拟的。他一生看玉无数件,仅故宫藏他御览过的玉器,就达数万件之多。特别是乾隆皇帝大力推崇玉器的还淳师古,于是出现了许多仿古青铜器玉器,参照商周青铜器形式,加以变通,而并非严格的模仿,加上宫廷造办处的精湛工艺,将玉器的价值充分体现了出来。

虽然“徽宗玉”与“乾隆玉”相差年代甚远,但是由于两者兼具精湛的工艺,因此身价也就不相上下。

投资讲究瑰玉清雕

说起“瑰玉”,稍有常识的投资者都应该能鉴别:玉质温润、色泽晶莹,这些都是评判的主要标准,但是何谓“清雕”呢?从雕刻的定义上来看,作品一次雕刻成型,不打磨、不上蜡、不抛光。乍一看,似乎很粗糙,但其实细看下来,雕刻对象的皱折、纹理都清晰可辨,这种雕刻手法是最考验雕刻工匠功力,同时也是最能体现玉质本身特点。

在文章一开始提到的这些白玉器都是精湛雕工的代表。从近年来的拍卖市场来看,海外拍卖市场的玉器之精,是内地市场所难以匹敌的,但是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已经有了一定的转变,在匡时国际拍卖会上中曾经推出的清乾隆・白玉苏武牧羊,成交价达到了451万元,创下了内地玉器拍卖的新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玉羊身上的羊毛,采用的是以压地起阳线手法雕成,亦属古今罕见,也很好地诠释了“清雕”。玉工将羊身一剖为二,碾就连体五孔奁盒,可充文房,可供高堂,总算稍显些许书卷趣味,耗工之巨,由此可见一斑。

与白玉相比,碧玉由于颜色有深浅,因此更能考验工匠在雕刻中对于玉色的把握。像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推出的一件清乾隆御制碧玉三星赞插屏,采用浮雕加深雕技法,镂雕寿老、仙童、高仕、小鹿,加上松石楼阁、山崖岩石、淙淙流水,互相辉映,设计精妙、巧夺天工。中间镌刻描金御制诗三星颂一首,是集《书》、《诗》、《易》三经经文而成,估价120万至180万港元,成交价达到了258.4万港元。

在此次纽约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也有一件碧玉精品――碧玉雕御题诗笔筒,器身通景巧雕“竹林七贤”人物景致,并刻有乾隆皇帝于公元1776年所作的御题诗,成交价为24万美元。

其实,“瑰玉”和“清雕”。是相辅相成的。仿古玉器大都采用价格低廉的岫岩玉、独山玉、蓝田玉或其他低质杂玉做成,这自然不能与高档的白玉和碧玉相比了。同时,从雕工来看,古代工匠雕刻出来的花纹同现代电动玉雕机刻出来的不一样:古代玉器的线条用肉眼看流畅,十倍放大镜下可见迟迟钝钝,边有毛刺。古代玉器用手一摸感觉很温润,在放大镜下却显得坑凹不平,而仿古玉器却磨得很平,光色很强。因此,看玉要分清楚是“温润”还是“光亮”,而这本身就是玉器的质地所决定的。

名家珍藏值得关注

从这两年的拍卖市场上来看,名家珍藏的玉器专场拍卖,无疑值得重点关注。在海外市场上,2006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推出了“阿兰・哈特曼及夫人西蒙・哈特曼重要玉器珍藏”专场拍卖。今年纽约苏富比则推出了“雍穆堂收藏玉器”专场拍卖。在内地拍卖市场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就要算是北京翰海在2006年推出的北京翰海推出的“怀德堂珍藏清代玉雕”专场拍卖会等。

多年来,玉器市场一直在拍卖中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主要是因为玉器拍卖往往缺乏系统性,而众多名家珍藏的出现,无疑将大大改变这一状况。名家珍藏专场中的拍品来源清楚,且在博物馆展出并出版过,再加上拍卖行的品牌可谓是各种条件俱全,所以也被行内视为玉器投资的风向标。从成交结果来看,往往可以成为同类拍品中的“排头兵”,如在香港佳士得的专场拍卖会上,一件十分珍罕的清乾隆御制白玉雕上方山角杯,以接近估价的1132万港元拍出,创下白玉杯的世界拍卖纪录。此外,一件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双耳活环瓶估价仅为500万至700万港元,最终以1132万港元拍出,而此专场中成交价在百万元的拍品达31件。

在翰海的“怀德堂珍藏清代玉雕”专场拍卖会上,整体价位在二三十万元之间,其中一些精品成交更是创出近年内地市场之最,如清乾隆黑白玉十六御制罗汉赞插屏,原为清宫旧藏,在高超玉雕工艺碾琢下,栩栩如生的罗汉令人肃然起敬,殊为难得,最终以385万元成交,清碧玉双龙钮御玺同样也以385万元成交。其次,此专场中受关注的清乾隆素纹碗和清乾隆白玉仿古蟠龙花觚分别以176万元和143万元成交。

名家珍藏玉器的拍卖专场,将对玉器投资市场的复苏起到推动作用。同时,投资者通过这些专场也可以看出玉器在投资方面的前景。买家有着不同的爱好,只要能够从玉器本身的特性入手,根据各自的收藏爱好进行差别投资,就一定能获得良好的回报。

上一篇:科学与哲学融合的成果 下一篇:龙头地铁卡“冷暖”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