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媒介形象呈现探讨

时间:2022-09-17 12:19:03

农民工媒介形象呈现探讨

【摘 要】长期以来,媒介对农民工形象的塑造存在着模式化、脸谱化、刻板印象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农民工媒介形象的相关报道在引导公众对农民工形象认知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1983年-2011年《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例进行分析,对农民工媒介形象进行考察,并对农民工媒介形象的重塑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 媒介形象 《人民日报》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关于农民工的媒介形象问题,有学者从政治学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农民工的媒介形象不公正事实上缘于一直以来我国的户籍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性及不公正性。在制度上存在的不合理性导致农民工的最基本的公民权利的缺失,而这也正是社会大众对于农民工歧视问题的根源。“制度性歧视事实上强化了城里人的优越感,并使城市居民歧视有了似是而非的合理性基础,形成长期以来对农民工的社会偏见。”①

另有学者从新闻传播学角度研究农民工媒介形象问题,他们分别从议程设置、刻板印象等方面对农民工媒介形象进行探讨。媒介在农民工形象的塑造上,并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带有媒介自身立场、自身倾向,这种反映是不同于环境本身的“二次环境”。媒体在刻板印象的基础上给受众提供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这就导致受众对农民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固定印象,而与此同时,这种带有偏见及歧视的信息就会让受众对农民工产生误解与歧视甚至敌对,进一步来说,也可能促使农民工在形象上、行为上进行自我预设,形成恶性循环。

当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得到迅速发展,媒介塑造的农民工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都发生着变化,然而媒介在塑造农民工媒介形象上仍是刻板的、模式化的,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社会的望哨者和掌舵者的新闻媒体,应该顺应时展的大潮,反思和改正以往对农民的报道在数量、话语等方面刻板化及妖魔化等问题。本文从人民日报报道中关于农民工媒介形象的相关报道出发,对农民工媒介形象重新审视,为农民工媒介形象的重构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运用内容分析法,结合使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力求使研究结果更客观、全面、准确。

1、目标样本选取

本研究选取传统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人民日报》是代表党和中央的国家媒体,是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作为一份综合性日报,《人民日报》相对来说能坚持新闻的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各个领域、各个群体的报道也相对平衡,自然对农民工的报道能够具有典型性,能确保研究的客观和科学。

2、时间范围选择

本研究选取1983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研究时段,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维度研究媒体对农民工的相关报道。以“农民工”为关键词,通过人工和计算机搜索收集1077篇关于农民工的报道,并将收集的所有报道(剔除只出现“农民工”字样或对农民工问题一句带过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

3、类目建构

为了全面准确地再现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笔者设立了以下几个内容分析变量,并据此对样本形式和内容进行编码:变量一:不同年份报道总数分布。变量二:报道所在版面分布。变量三:报道内容的情感基调,本文分为三类:正面,指新闻信息是对农民工的肯定、赞扬;中立,譬如在消息类的纯新闻报道中,媒介的立场不明确,通常感觉不到;反面,指新闻报道对农民工问题怀揣着批评、质疑、反对的态度。

三、农民工媒介形象与原因分析

1、农民工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是媒介根据自身文化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在社会和市场中刻意树立的,用以影响大众和表现自我的精神与物质的姿态和形象。关于农民工的媒介形象是指人们通过媒介对农民工信息的获取、理解、记忆等在大脑中形成的对该群体的整体认知与印象。

(1)关于农民工媒介形象的报道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但关于农民工的报道数量仍旧较少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1983到2011年,《人民日报》关于农民工的报道在数量上,除1991年与1995年,2003年以后,均呈增长态势,主要缘于2003年国家针对农民工问题一系列的意见和通知,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2007年达到最高峰,原因是2007年两会的召开,定调民生。农民工成为政府和人民关心关注的群体,农民工的议题成为了媒介争相报道的热点。

然而我们也可以从表1看出,《人民日报》关于农民工的报道量总体上较少。无论从报道版面的频次还是在总体版面的比重来看,《人民日报》对农民工的报道在篇幅数量上占比重较小。

2、正面及中性报道占较大比重,负面信息较少,体现了《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承担了舆论引导的功能

从图2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在关于农民工的报道上以正面为主,中性次之,负面报道较少。从这点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在报道农民工问题上担负着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社会责任,在报道倾向上一定程度的影响着人们对农民工形象的认知。

2、农民工媒介形象成因分析

从上文中《人民日报》关于农民工的报道来看,关于农民工的媒介形象主要存在着报道比重较小与报道过于中性化等方面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

(1)媒体报道的市场化与选择性缺失。媒介基于市场化的需求,通过选择新闻以吸引受众。《人民日报》因其市场化的受众需求及传统的报道习惯,主要以经济、政治等新闻报道为主,关于农民工报道的比重较少,且主要分布在关注度较少的新农村、医疗卫生等版面之中,无论是在报道版面还是所占比重方面,我们都不难发现,其市场的选择性倾向十分明显,这也就导致农民工媒介形象失衡。

(2)主流媒体报道的立场倾向性与引导力不足。农民工群体,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等多方面来看,他们缺乏与媒体接近的条件、能力,他们更鲜有机会与手段参与传播活动,他们也缺失自己的组织与意见代表,更没有传播声音的媒介平台。另外,主流媒体的报道是其他媒体报道的先遣,因此,主流媒体的报道的倾向性及舆论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关于农民工的报道上,《人民日报》的报道虽主要以正面及中性为主,但因其比重较少,其在媒体的立场的倾向性及舆论引导力上,就显得不足。而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是农民工媒介形象引导的重中之重,这就导致农民工媒介形象负面化。

四、农民工媒介形象价值的重新审视

媒体商业化、农民工的媒介话语权的缺失等多重原因导致农民工形象的妖魔化、刻板化,通过媒介的不断强化对农民媒介形象造成不利的影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对农民工的媒介形象的重新审视显得尤为重要。

《人民日报》关于农民工的媒介形象的报道无论在立场上还是社会责任上以及舆论引导上都有突出的体现,但在数量上仍有些不足。对此,消除农民工形象媒介在调整报道策略上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媒体在报道中应摆正立场,积极发挥媒介的社会责任;其次,加强关于农民工的报道,让社会大众更加公正客观的了解农民工,为农民建立信息、情感等多方面表达的途径及渠道,在媒介塑造上积极贴近农民工的实际生活,实现“三贴近”;在传播方式上逐渐实现从“以传播者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重新塑造农民工良好的媒介形象。

参考文献

①贾冰,《媒介农民形象塑造-兼论媒介农民形象镜像中的政府形象》,江苏: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均为江西师范大学2011级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行走的绅士:尊尼获加品牌文化传播研究 下一篇:—《申报》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