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本土化的思考

时间:2022-09-17 12:06:57

关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本土化的思考

〔摘 要〕概述了欧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理念的形成,总结了国内对嵌入式教学的理论研究现状,从目前国内的嵌入式教改实践出发,指出实践中的困境并剖析了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本土化的新思路。

〔关键词〕信息素养;嵌入式;高校

1 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形成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图书馆学界率先提出的一套信息素养教育理念,是以往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一种理念延伸和模式创新。

1.1 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延伸早在19世纪中期,开展图书馆用户教育的理念就已在欧美出现。进入20世纪,该理念得到进一步发展。20世纪30年代,LouisShores首创“图书馆学院”活动,提出图书馆成为学院及教室的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共同探讨获取信息的方法并向教师求助,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需求就图书馆相关主题资料进行讲解。此后,图书馆用户教育进入到一个繁荣期,图书馆学家开始关注用户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最初阶段,这种培训是以图书馆为中心,主要由馆员负责的,培训内容集中在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此后,针对图书馆用户教育中的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理念。1956年,PatriciaKnapp指出,图书馆用户教育不应该单独由馆员提供,而应该与院系教师一起,将用户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中去。1974年,PaulZurkowski提出了信息素养概念,图书馆用户教育与信息素质教育逐渐合并。1978年,Pearson提出应该将教授学生信息检索的内容放到高等教育的课程中去。与原有模式相比,新理念指导下的用户教育呈现两大变化:一是培训目的由原来的指导用户利用图书馆资源转变为提升用户的综合信息素养;二是培训场景由原来图书馆的课堂切换到用户工作、学习的前沿一线,专业课程及其教员成为信息素养培训的主导,图书馆则发挥辅助支持功能。

1.2 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提出根据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的界定,嵌入式教学是指把图书馆及其资源的利用教学作为(学科)课程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本要求是既要教授专业学科内容,又要培养成功完成与图书馆有关的作业的能力,而且对两方面的学习结果都要进行测试[1]。20世纪90年代末,欧美许多国家普遍开展了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嵌入到专业学科课程当中的实践探索,如美国加州大学、威拉努瓦大学、依阿华大学、马里兰大学、新墨西哥大学、纽约市立大学以及澳大利亚昆士兰中央大学等。这些实践基本模式大体相同,从形式上看是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教学合二为一,本质上则体现了图书馆界与教育界的主动合作,该模式的提出并非是对图书馆信息素养培训职能的削弱或取代,而是图书馆自身在服务职能上的外向延伸。

2 国内对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理论认知目前,国内对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研究主要是从介绍欧美国家的实践入手,总结和归纳该模式的内涵及基本特点,并从中获得启示。

2.1 关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内涵的研究国内对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内涵的理解尚不统一,主要存在3种观点:第一种与ACRL的界定一致,认为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就是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又可称为课内教学模式(龚芙蓉2010、陈宁2010),或整合式教学模式(王朴2005、张静波2007、唐艳春2010);第二种观点是从“嵌入”一词的内涵出发,认为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就是将专业课的实践要素嵌入到高校文献检索课程中来(单世侠2009、郑玉娟2010);第三种观点采取了较为宽泛的界定,认为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到用户的计算机或移动通讯等终端以及开展“馆员——教师”协作模式融入专业课堂教学来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都属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赵丽2011)。可以看出,在国内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尚不是一个确定的专有概念,学者对“嵌入”的理解还存在争议,但从总体上说,第一种观点在国内学界占据主流。

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r.,2013Vol.33 No.3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关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本土化的思考Mar.,2013Vol.33 No.32.2 关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基本特征的研究从国外高校的嵌入式教学实践出发,国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王朴(2005)专题介绍了美国马里兰大学世博会荣誉课程的开展情况[2];叶梅(2007)对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CSULA)和陶森大学(TowsonUniversity)开展信息素质合作教学的实践做法进行了总结[3];龚芙蓉(2010)对美国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瑞典医学图书馆的相关实践进行了综合分析[4];陈宁(2010)介绍了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以及威拉努瓦大学进行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实施案例[5];胡芳、彭艳(2011)综合比较了美国有关大学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实践做法[6]。基于上述案例研究,国内学者总结了欧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若干特点,并形成了六特点说(王朴2005)、四特点说(龚芙蓉2010)等不同结论,综合比对各观点,并无实质性的差异,基本上涵盖了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1)课程融合了专业教学和信息素养教学的双目标与双测评;(2)课程采取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式;(3)课程建立在专业教师与图书馆员密切合作的基础上;(4)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改进教学;(5)学习方式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上述研究较为全面的揭示了欧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模式特点,但针对以下3个问题的探讨还不够充分:一是从该模式各项特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深入挖掘影响该模式实践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二是将嵌入式教学的个案研究与国外整体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结合起来,分析影响该模式实践成功的内外部条件;三是对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的流行所折射出的当代教育理论变迁的研究。理论认识上的不足,对于开展相关实践具有重大影响,目前国内开展的一些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改革严格遵从欧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概念,在形式上模仿欧美案例,但因未能抓住其内核,从而影响了实践效果。

2.3 关于在本土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建议围绕如何在国内推行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学者们大多从以下3个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在微观层面,强调充分发挥学科教师与图书馆员各自的作用,加强馆员与教师的合作(王2009);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基于资源的学习与多层次嵌入(龚芙蓉2010、陈宁2010、回雁雁、周雪2010);加强课程评估方法研究(王朴2005、涂颖哲、唐艳春2010)。在中观层面,强调加强与管理者、教学以及教学管理部门的合作(回雁雁、周雪2010);从总体上规划信息素养教学(涂颖哲、唐艳春2010)。在宏观层面,提出建立相应的联合机构,加强对信息素养教学的研究与推广,并设立专门奖项,奖励信息素质教育合作的优秀成果(王朴2005)。上述建议涉及到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主要问题,但从建议提出的视角来看,多是从该模式的自身特点出发的,对国内外教学环境的差异、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差异考虑并不充分,特别是对于国内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实际上没有深入顾及,因此在实践中往往会遭遇一系列困境。

3 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本土化实践及存在的困境

3.1 国内的实践探索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在开展嵌入学科的信息素养教育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北京大学医学部从2004-2005年底,对十余门课程进行了PBL教学改革,实践中,馆员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为学生进行信息查询授课指导、介绍专题研究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并创建了PBL教学改革网站[7]。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推出“IC2创新学科服务模式”,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媒体设计学院、数学系、高等教育研究院、机动学院的多门课程中[8]。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基于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整合的嵌入式教育模式与应用研究”,以《船舶结构设计》导论为主体课程开展教学实践,以美国ACRL标准为基础,引入模块化课程的概念,从理论、实践和应用来嵌入信息素养教育[9]。此外,汕头大学、宜春学院、重庆工学院、九江学院等高校都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探索。

3.2 实践中存在的主要困境国内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实践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应用中有成功之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3.2.1 部分高校的实践表明,嵌入专业课进行信息素养教学的模式,并不足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涂颖哲、唐艳春在对华南理工大学开展《船舶结构设计》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实验进行评估时指出;“从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PPT来看,……存在一些问题,如关键词的选取和提炼、不会写文献综述、综述不能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与本课题研究相关度不大,部分所列参考文献与主题分析无甚关联,这些问题暴露出信息素养教育单凭几次课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还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培养。”造成这一困境的直接原因在于,信息素养教学的内容系统而广泛,而在目前的本土化教学实践中,通常只能在专业课中嵌入3~4课时的信息素养教学内容,在这样极为有限的课时内不可能细致、深入的开展信息素养系统化教学。而这种“水土不服”的情况所折射出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系统性的全民信息素养培养计划的缺失。欧美国家从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了系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如美国著名的“2061计划”,就是针对美国21世纪的公民应具有的科学素养标准,制订的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技术教育普及计划。而相比之下,目前我国还尚未建立起终身性的信息素养培养体系,有关信息素养的正式培训在中小学几乎不存在,各阶段信息素养培训缺乏有效衔接,大学生有关信息素养的基础性知识及技能普遍匮乏,这就导致了现阶段国内开展的嵌入式教学实践,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2.2 专业课教师与图书馆员缺乏充分的合作动机,成为制约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推广的瓶颈实践中,图书馆员往往很难找到有意愿合作的专业课教师,这实际上根源于国内外在专业课教学模式上的重要不同。在欧美各国高校,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较为普遍,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依赖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因此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合作符合专业课教师的意愿。在国内,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实践充分验证了这一点。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是由专业课开展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改革引发的,因此其嵌入合作顺理成章。但与之相比,国内高校目前的专业课教学,特别是本科阶段的教学,普遍沿用的仍是“教——学”模式,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课程考核以客观性考题笔试为主,这与嵌入式教学所强调的问题导向式教学以及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并不相容,开展嵌入式模式无形中给专业课教师带来很大的教学“负担”,对其课程设计、考核方式都形成一定冲击,与高校现有的教学体系也存在冲突,因此专业课教师自然缺乏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3.2.3 国内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课程设计缺乏依据,教学结果难于评估纵观国外的成功经验,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是在一整套完备的的信息素养标准的指导下开展起来的,比如澳大利亚与新西兰ANZIIL标准,英国SCONUL标准,美国中小学的《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简称AASL标准)、高等院校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简称ACRL标准)、针对高等教育科技领域的《科技信息素养标准》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地区性信息素养标准。这些标准为设计和评估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框架。与之相比,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权威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素养评估标准。2005年的《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仅是一个地区性的评价体系,还不是一个正式标准。2008年在图工委的组织下制定的“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指标体系”也没有普遍应用到实践中去。这就导致了在当前开展的嵌入式教学实践中,图书馆员在信息素养教学内容的设计、嵌入模块的选择以及课程目标的设定上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从长期来看,这种本土化信息素养标准的缺失,会成为全面推广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严重阻滞。

4 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本土化的进一步思考嵌入式教学模式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基于上述分析,该模式的成功推广必须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素养标准体系、系统的信息素养培养计划以及有利于激发图书馆员与专业课教师合作的专业课教学改革等一系列环境要素的基础之上。在目前国内条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有必要对该模式的本土化问题做进一步思考。反观欧美等国的嵌入式教学实践,在该教学模式的诸多特征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是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和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这是嵌入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模式背后的根本教育理念所在。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的合作以及双重教学目标、双重考核都是以该理念为前提和基础的。而嵌入专业课程本身的作用主要在于创设一种情境,它只是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一种载体形式,而非本质特征。换句话说,在符合关键特征的前提下,将专业课要素嵌入到独立的信息素养课程中来,创设出相应情境,同样符合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核心要求。实质上,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世博会荣誉课程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该课程并非该校原有的专业课程,而是为完成信息素养教学围绕特色馆藏文献特别设计的一门“专业课程”。这一案例充分说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在形式上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明确这一点对于推动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本土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国内环境下,严格实施欧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未必能够达到其相应的教学效果,因此除鼓励部分高校继续开展相关试点研究以外,对于大部分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可以考虑另一种思路,即保留信息检索课(或文献检索课)独立授课的模式,将不同专业或学科的内容嵌入到信息素养的教学中,在信息检索课内创设一种问题导向式的专业学习情境,以此实现信息素养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从本质上说,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的仍旧是一种基于资源的、探究式的学习,强调学生(下主动探索新知,完成知识构建的过程。同时,这种新的嵌入模式,避免了对专业课教学计划的干扰,能够更广泛的吸引专业课教师参与合作,在学生信息素养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对信息素养知识传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因此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这一教学模式还可为未来条件成熟时全面引进欧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提供必要的教学积累。因此,作为一种本土化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改革,值得进一步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InformationLiteracyglossary[EB].http:∥/ala/acrl/acrlissues/acrlinfolit/infolitglossary/infolitglossary.htm.

[2]王朴.一个独具创意的信息素质教学案例——美国马里兰大学世博会荣誉课程探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5,(5):65-67.

[3]叶梅.图书馆员与学科教师合作实践——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图书馆论坛,2007,(2):60-63.

[4]龚芙蓉.国外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之“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0,(3):147-149,178.

[5]陈宁.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与专业课嵌入式教育之探索[J].科技广场,2010,(4):189-191.

[6]胡芳,彭艳.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1,(12):79-82.

[7]李春英,谢志耘,高琴,等.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中的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情报工作,2007,(1):126-128.

[8]汤莉华,潘卫.IC2创新服务模式下的嵌入课程式信息素养教育[J].图书馆杂志,2010,(4):43-44.

[9]唐艳春.基于信息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整合模式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0,(4):133-135.

上一篇:高速动车组的空调舒适性 下一篇:基于媒体工具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合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