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花瓷中寻找陶瓷装饰之源——中国画

时间:2022-09-17 11:07:45

从青花瓷中寻找陶瓷装饰之源——中国画

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中国画是笔含墨的艺术。中国画以其墨彩神韵之独特而熠熠生辉,争奇斗艳;陶瓷以它鲜明的材质特点,独特的表现技法而独立于世界艺坛。人复一人,代复一代,再继承,再创造,离不开各时代杰出艺术家的继承和发展,如此循环往前。众所周知,艺术都是相通的,陶瓷与中国画原本属于独立艺术,然而艺术间不乏契合。在陶瓷绘画装饰中往往能够让人感到中国画的那种深远的意境,陶瓷同中国画艺术的契合给欣赏者的感觉无疑是锦上添花。但是不论是中国画还是陶瓷,都是一代代艺术家辛勤探索、承袭、创造出来的。它们植根于中国最博大深邃的民族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在中华大地上焕发着勃勃生机。

中国是瓷的故乡,号称“瓷器之国”,“CHINA”在多种外语中既表示中国,又指瓷器,可见中国的瓷器在世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而景德镇从古至今都是赫赫有名的瓷都,她孕育着瓷都一代代的陶瓷艺术创作者。瓷都的陶瓷艺术瑰丽多彩,以其绝妙而赢得世人的尊敬。景德镇有四大传统陶瓷装饰:古彩、青花、粉彩、颜色釉,但大多数陶艺家喜欢中国画装饰的风格,因而大部分吸收中国画营养,所以陶瓷装饰风格的形成大部分受中国画影响。中国画是画在宣纸上,而陶瓷装饰的“国画”是吸收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来装饰陶瓷。陶瓷装饰的表现形式,从构图到立意,从艺术形式到技法都和工艺材料的不同而有区别。国画与陶瓷互相渗透,艺术和精美的陶瓷材质糅合生辉,就形成了陶瓷装饰毅然决然的独特语言。中国画和陶瓷装饰的国画是不能互相代替的两种艺术。只有互相影响,互相启发,瓷器上装饰国画多适宜工笔画重彩,使画面显得精彩。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中国画影响着一代代陶瓷艺术创作者,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多的陶瓷爱好者将中国画当作画好瓷器的基本功之一来苦练,景德镇陶瓷绘画风格和形成大部分吸取了中国画的营养,从而渗透和发展到陶瓷艺术上开花结果。下面就以青花瓷为例,简述一下为什么中国画是陶瓷装饰的根源。

青花瓷是中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硕大的蓝宝石。那么什么是青花瓷呢?它是以含钴矿物较高的珠明料为着色剂,在坯上进行绘制后施青釉或透明釉,再送入窑中高温一次烧成(1 3 0 0度上下)。所绘制纹样经过高温处理后不易模糊,色彩能够经久不变。由于它无需配合含铅量高的溶剂帮助发色,避免了铅的毒性危害。加上由于透明面釉的绝氧保护,使青花画面永不褪色。由于青花瓷色料表现力极强,可粗可细,能把中国画技法吸收进来,根据不同的需要创造复杂多样的艺术效果,丰富了瓷器审美的民族特色。再者,青花瓷的纹饰过程是直接在白坯上描绘各种画面、图案等,类似于作画,其笔势、构图、气韵、神采等等颇似中国画,烧制出的效果也有国画的特点。

要分析青花瓷必须先了解青花瓷的艺术设计的特点。与中国画相同的是,青花瓷艺术设计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同样是单色绘画,它是用毛笔把图像直接画在坯上,烧成后在洁白光润的瓷面上,给人的感觉则是蓝白的对比,并且透出青色的国画般的艺术形象,青白相映,幽靓苍翠,十分富有艺术魅力。

其次,在绘画技法方面,中国画与青花瓷一样,都十分重视以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结构。中国画强调线条的作用,着眼于物体的组织结构,靠各种线条来刻画。中国画线描技法积累了丰富经验,历代有顾恺之的“春蚕吐丝”,吴道子的“吴带当风”、“人物十八描”等,这些都是陶瓷装饰上所运用和借鉴的线描技法。同样,青花瓷的绘画方式也离不开线条,记得刚开始学习青花绘画时,临摹白描作品则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完成,练习与掌握线条是一切的基础。古话说的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灵活地运用线条了,才能够上手绘画青花,可见线条在青花瓷的绘画中有多么的重要。也许仅仅说是在青花这一工艺上说线条的重要性还是很局限,可以说在任何一种绘画门类中线条都必须作为基础的地位来练习。

在坯胎上的纹饰用青花料描线后,在纹饰的轮廓线内,以含不同分量青花料的浓淡料水,分出深浅不同色调,这一过程称“分水”。分水是处理色调的过程。处理青花纹饰色调的方法有几种,分水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为什么会有“分水”这个技法呢?创新这一手法的目的何在呢?

一千多年以来的发展史,确立了中国画与青花艺术设计以单色为中心,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完整艺术世界。然而,以单色为中心并非指的是单纯的一个色阶。所以,中国画中便有了“墨分五色”的说法。“墨分五色”:指作画时用水调节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表现不同物象的明暗、质感等。所谓“五色”是就墨色的丰富变化而言,即指焦、浓、重、淡、清或浓、淡、干、湿、黑等。墨色深浅变化不仅可以表现物象的固有色彩感觉,还可以表现物象的阴阳明暗、凹凸远近和质量的轻重。这墨分五色的结果,便轻而易举地替代了世界上所有的色阶变化、色彩变化、光的变化等等,实乃中国绘画艺术的一大创造。

然而,陶瓷创作艺术家们为了追求在一色中求变化,一色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他们吸收了国画中的“晕染法”,创造出“分水法”。近代景德镇“青花大王”王步先生最早运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方法来画青花,他画的《海阔雄鹰》瓷板条屏,一眼观之均认为是一幅国画,仅仅区别于所用的材料不同而已,他是用青花料当墨,坯胎当宣纸,装饰构图、表现手法都与国画一致,并获得了开拓性的成功。其实青花分水其追求的就是国画中“墨分五色”的效果,在青花中,也可称其为“料分五色”。其画法是,先用细笔勾线,再用分水笔在线条的轮廓中分水,使画面产生出深浅不同的层次,因在分水时,笔尖只起到引出料水的作用,并不接触坯体,因此,“分水”作画的瓷器,画面料色均匀,没有笔痕,显得清爽明快,层次分明,过渡均匀,改变了以前的笔触现象。青花瓷画讲究分水后色料过渡均匀,分水过渡犹如国画中的空白。通过分水的“水路”的巧妙安排,使画面的穿插、虚实处理达到和谐的视觉效果。

由此可见,中国画对青花装饰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中国画总是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继承、不断革新、不断前进。但是,作陶瓷绘画不像在纸上作画,它与承载瓷画胎体的原料、造型、陶瓷绘画材料、釉、烧成温度、烧成气氛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陶瓷艺术家,不仅仅要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巧,还要在陶瓷上多加尝试,必须做到两者并进,不能偏向于一个方面,因为中国画只是陶瓷绘画的源头,而不是尽头,不能只依赖于它,只能在陶瓷上去探索更多的绘画方法。因此想要创作出更美的陶瓷精品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艺术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散发耀眼光辉的陶瓷艺术珍品。

上一篇:对高中生不良学习行为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陶瓷工笔人物绘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