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实习质量保障体系探索

时间:2022-09-17 09:19:09

高校本科生实习质量保障体系探索

摘 要: 在本科教学过程中, 实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对高校实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实习过程的监控等方面,对提高本科生实习质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本科生 实习质量 保障体系

一、引言

实习教学是高校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是培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实习能够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平时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实践,有效地掌握操作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习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社交能力,同时可以培养敬业精神、求真精神、团队精神和吃苦精神,进一步了解社会,深化和拓展知识结构,并在独立工作能力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如果在高校教育中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则学生的基本素质就不会培养出来,创新思维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谈起,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人才。因此,高校教学应高度重视实习这一实践教学环节。

二、本科生实习的类型、方式和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本科生实习主要有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三种类型。认识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透彻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观察能力和实际分析能力。专业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直接参加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把在专业课中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训练专业操作技能和积累实际工作的经验。毕业实习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并通过综合应用专业知识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专业思想认识,使学生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的锻炼。同时,结合实习工作,深入研究毕业论文的内容,获得有关资料。

实习方式主要有两种: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集中方式的实习是指由本院(系)组织、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带队,多名学生同时在指定的单位或区域进行的实习。分散方式的实习是指单个学生到接受单位里,按照双方协议要求,按照所在实习单位的要求和指导教师的指导而进行的实习。分散实习也须有学生所在院(系)指定的教师负责实习指导、协调联络工作。

对大部分高校而言,实习教学的地位得以确立,但在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实习的三个环节实施不平衡,毕业实习的单位(基地)和时间难于保证。

本科生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环节是有机联系的,其中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较多由教师指导,采用集中方式实习,由指导教师事先与公司企业联系商定,由教师亲自带领进行实习,实习质量比较有保证。但是毕业实习为了与撰写毕业论文相结合,以及考虑毕业分配等诸多因素,则以分散实习为主,有的高校甚至全部采用分散实习,由学生自选和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由于选择和联系有难有易,结果往往难于保证实习时间。学生甚至为完成毕业实习任务随便选一个实习单位,只要有单位接收就行,而且实习内容也很随意,如收发科室的报纸文件、接听电话、整理文件等,与毕业实习和论文并无相关,很难保证实习质量。

(二)实习基地(单位)变数多,在数量上尚难于满足学生实习的需求。

据调查,目前很多高校的实习基地多为各院系,或者依靠业务的联系,如与企事业或科研单位建立科研项目合作关系,或组织学生帮助有关部门开展业务活动等与合作伙伴共建实习基地,以安排学生实习。一旦业务联系结束,或公司领导变更等,实习基地的共建情况亦会发生变化。

(三)分散实习影响了实习质量。

受经费紧张和学生求职的制约,很多学校部分采用了分散实习模式。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安排实习时间、自觉进行实习。学校通过评审实习报告和评阅实习单位意见等方式,评价学生毕业实习的质量,但是,由于缺乏对实习过程和内容的管理,使得毕业实习质量基本失去了控制。这种放任自流的实习方式,使得一些社会关系少且自身沟通能力较弱的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一些学生虽然找到了实习单位,但由于没有全身心投入到实习中,得不到实践锻炼;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在一定时间里能够投入实习,但由于缺乏教师指导,没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也使教师失去了接触实际工作、在指导学生实习中不断提高的良好机会,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学和理论研究更加脱离实际。由于学校只能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联系和巡视来考察,难以随时掌握实习生的实习动态,无法客观地评价实习生的职业能力和实习成绩,使得实习效果很难尽如人意。

(四)毕业实习时间与求职存在矛盾。

毕业实习期间,已临近学生毕业找工作单位的时间,加上求职的难度,使得不少学生忙于求职而顾不得毕业实习。这是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尽管《实习管理办法》规定:“实习时间要按教学计划安排,不得随意缩短,如有发现,扣减实习经费。”但由于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实习时间往往难于得到保证。

三、本科生实习质量保障体系探索

高等教育继续发展,锐意改革势在必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实习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稳步改进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应该特别加强实习的力度,使之相得益彰,以造就出高质量的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专门人才。

保证本科生实习的健康运作,圆满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应采取一些得力可行的保障措施。

(一)解决好对本科生实习的思想认识问题,建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对于本科生实习的认识,严格而言,在教师、学生和各级领导中存在着不统一或不一致的地方,有着不同程度的轻视现象和畏难情绪,可以说,没有认真地将其摆到与课堂教学同样重要的位置,形成“重课堂教学轻实习教学”的某种倾向。思想认识的不一致以致混乱,必然导致行动上的不得力、不协调,显现出散漫状态。

应该坚定这样的指导思想,学生实习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锻炼学生接触社会的本领,获得与专业有关的实际知识,培养学生有初步实际工作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必要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

本科生实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整个学生培养质量达标。所以,必须清楚地明确,这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全校上下师生员工思想应统一到这上面来。每学期放假前,各院系必须按时向教务处上报下学期开设的课程、学时数、学生人数、任课教师等,不敢怠慢。那么各院系领导亦必须同样重视按本科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上报本学年本科生实习的类型、实习计划、学生人数、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以及实纲、实结等,从思想上确实重视起来,认真克服目前存在的种种随意性。

(二)正确对待本科生实习三个环节的关系。

本科生实习的三个环节即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它们实际上从二年级开始进入专业教学后,二、三、四年级相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校内外实习活动。它们之间的内容各有侧重,并且存在着有机联系,皆不可偏废。因此,三种实习都应重视和认真安排协调好,着重抓好专业实习。因为,三年级校内课堂学习告一段落后,把学生推向社会,有助于学生通过专业实习检验和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积累实际操作经验,持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提高应对实际的本领。专业实习是学生从课堂到实际工作的某种转换,知道什么有用并进一步务实,知道还缺什么而能动地进一步寻找与补充。实践证明,众多学生相当重视大三的专业实习,足显出专业实习的重要地位。

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也不容轻视。认识实习是学生实习全过程的铺垫,毕业实习是专业实习的深化,是整个实习全过程的总结,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合理定位。

因此,处理好实习的三个环节,就是“重视认识实习,强化专业实习,细化毕业实习”。

(三)加强本科生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指导实习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如同建立一支授课教师队伍一样重要。在指导学生实习方面取得成效的单位,无一不具有一支高素质指导教师队伍。

加强本科生实习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须从人员的选派和组织、教师的指导和组织能力、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评估指导教师的工作质量效绩等方面,给予认真合理的考虑。

1.指导教师的选派和组织应常态化。

指导实习的教师队伍规模大小,须和承担指导的学生多少相匹配,保证每个参加实习的学生有相对固定的教师指导,而不能让学生游离于指导圈之外,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指导实习的教师队伍,应有一个基本保有量,这一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实习相对是固定的,从而有利于顺利完成指导实习任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指导作用,保证指导工作的连贯性。

2.注重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指导实习的教师选派不能随意,要确保能胜任指导实习工作,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指导能力和组织能力。有的单位在这个问题上相当重视,依托教师的学术地位和科研能力,以科研任务的开展带动实习,有力地保证了学生实习的质量。

3.建立评估机制,鉴定指导教师工作效绩,激励教师不断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

学生实习的成功和学生的努力用心分不开,和指导教师的尽心尽力也息息相关。一般而言,指导教师会认真努力,但实际上努力的程度存在差异。树立榜样,表扬先进,指出不足,鞭策后进,这就要对指导工作进行评估和鉴定,建立评估鉴定办法。评估鉴定的内容,主要包括指导学生的人数、指导时间的多少、指导教师的职责履行情况、对学生的管理和出勤考核、指导学生写好实结、组织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等。应当和“学评教”一样,由学生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网上评分,继而表扬和奖励名列前茅的指导教师,每学年评奖一次。

4.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学生的实习,通常都可利用校内外的场所实施,但是,过去较长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校外实习场所供不应求,而成为长期困扰高校本科生实习的老大难问题之一。

无数情况证明,寻求临时的校外实习场所或许不太难,“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然而本科生实习不是权宜之计,是要长期坚持实施的,因此,选择的校外实习场所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或者说,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建立真正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第一要务是互惠互利和真诚合作,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应切实对等。此外,学校还应注意一系列问题的正确处置和认真对待。参加实习的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习基地的规章制度,听从安排,听从指挥,保守商业秘密,遵守安全规程,遵守考勤制度,不擅离职守,不迟到,不早退,尊重实习基地的员工,友善相处,合作共事,特别是实习基地指派的指导实习的老师(师傅)等人员,向他们虚心请教,听从指导,努力为实习基地办些力所能及的实事,以学生和指导教师实习期间的出色表现,巩固和发展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和友好关系等。

承担实习培养重任的校外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或学校,实际担当了培养和教育人才的社会责任,对于学生的合理意见与要求,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双方都应该具有维权意识。

5.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监督。

学生是实习的运行主体,实习的成效如何,直接体现在每个参加实习的学生身上,所以在实习过程中及终结后,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尤显紧迫和重要。

学生的实习,宜尽力创造条件进行集中实习,便于统一要求、集中组织和管理,保证实习的时间和进度,以及有利于和校外实习基地及时沟通和协调。除了集中实习外,在很多情况下,还会有分散实习的方式,对学生的监管工作会比集中实习复杂困难得多。所以,对分散实习的学生监管不能放松,应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指导教师更要提高责任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加强出勤管理,尤其注意在实习结束后,认真检查学生的实习记录,督促学生请实习单位作出实习鉴定意见和成绩评定,加盖公章,以示其公正公平和严肃性。

6.避免毕业实习的“空心化”。

学生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各单位领导和同学们一般都有所认识,所以,在组织措施落实、指导教师力量配置、时间场所落实等方面都做得相当到位。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某些时候,一些单位具体安排毕业班学生的毕业实习,落实不够到位,呈现有毕业实习之名、无毕业实习之实的倾向,影响毕业实习的实施和成效,姑且称之为毕业实习的“空心化”。这虽然只是偶发现象,但应该引起高度的警觉和重视,将毕业实习引上健康的轨道上来。

本文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教改项目《本科生实习的质量保障研究》子项目。

上一篇:在有效的教学反思中成长 下一篇:论先秦兵家的战争经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