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训练的一点思考

时间:2022-09-17 08:43:17

对语文训练的一点思考

一、培养语感、打好“双基”的核心是语言,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

何谓语感?即“对于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它是个综合概念,离不开对语音、文字、词汇、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因此,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条件。但知识毕竟是对事物的一种理性认识,而语感乃是一种能力、一种技能,是包含着理性的感性实践。要使语文知识升华为语感,要经历不断体验、不断训练、不断实践的过程。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便是加强诵读,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诵读潜思,培养语感呢?

1.驱遣想象,诱发语感。古人强调读书要读进去,想出来。就是说,阅读与想象相结合,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进行阅读。有三种情况:一是抓住具有感染力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引导分析比较,想象理解,发现其意蕴,体会遣词造句的目的,语感即生。二是运用形象思维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情景,产生“内心视像”,并由表及里认识、升华。三是材料(或情节)连缀。即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教师选取三四个零碎的事物或细节,要求学生补充、续接、扩展,使这些材料演化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这样进行语言实践,久而久之,语感能力增强了,想象性的诵读也便形成一种习惯和能力。

2.反嚼意会,回溯语感。意会指凭借已有知识经验、生活体验与课文所蕴含的意义联系,直接获得对课文整体认识的心理过程。它侧重于对课文带有直观性质的模糊理解。对词、句、段、篇阅读有所理解,但难以言传,此时便可引导学生从上下文联系中,由字里行间寻求形成意会的突破口,回溯语感。如教《月光曲》,老师们都强调贝多芬与盲姑娘是一对知音者,但课文中无“知音”一词,用何办法让学生晓悟这一点呢?抓住“琴声”一词启迪思索:“你从琴声中想到些什么?”这里包括两方面活动:一是回视课文,以“琴声”为线串起贝多芬与盲姑娘的“知音”关系,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二是跳出课文,以“知音”为基点、“琴声”为线索展开想象,形成不同的“内心视像”,引起心弦的震动。这两方面的活动均有语感的参与,其效果自然比老师揭示好得多。

3.唤起“感通”,深化语感。情感上的激发与“感通”,要以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情景意境的再现与设想为前提,但都少不了语感的参与。如《凡卡》一课中,凡卡给爷爷写信,三次“叹了一口气”。诵读时启发学生了解三次叹气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并想象凡卡叹气时的情景,诱发语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和感情上的共鸣。激起的共鸣亦能深化对语言的感受,带着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对旧制度的无比憎恨之情,回想凡卡形象,理解凡卡形象内涵,体味凡卡三次叹气的意蕴。这样,情景交融,情理合一,便加深了理解,深化了语感。

二、把握思路,提高阅读能力是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

“练就这样一项基本功,将会一辈子受用无穷”。那么,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从文章思路入手,组织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呢?

1.善于铺路。即根据课文思路特点,结合学生学路,采用恰当的教路,给学生铺搭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引导学生弄明白课文“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从而把握课文底蕴。按文章思路,由整体到部分理清脉络,不但使学生了解到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的,而且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巧于指路。作者的思路是通过语言文字体现出来的,要使学生学会把握思路,教师要巧于揭示规律,“授之以渔”,让学生有章可循,有律可遵。各类文章思路有其内在规律,如记叙文或循着时间顺序和空间变换的脉络发展,或循着事件发展过程的脉络发展,或循着作者认识过程、感情变化的脉络发展,或循着展现人物性格各个侧面的脉络发展;说明文或循着方位变化的脉络发展,或循着事物发展变化和生产过程的脉络发展,或循着不同类别、构造、功能和特征的脉络发展。讲清了各自的规律,再教给学生抓重点词语、中心句和表现方法,学生阅读分析就有了准绳,能理出每段每层思路,把握文章思维流程。

3.妙在领路。就是在学生阅读过程中,适时、适度地作指导。有两种做法:一是给样子。即学生在开始运用规律、方法阅读还处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需要“师傅领进门”。即用揭示的规律、提供的方法具体分析两篇讲读课文,起示范作用,同一体裁的文章或每一单元给一次样子即可,其后就该“修行在自身”了。二是搀膀子。学生在“修行”过程中,决不会一帆风顺,当遇到坑坑洼洼的路面时,教者就要扶他一把,予以点拨,启迪其自求自得。

三、学会联想,训练作文技巧这“两大块”,既是并列的,又是交叉的。

展开思路的心理机制便是联想,展开联想便是展开了思维的翅膀。作文训练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呢?

1.纵向联想与横向联想。所谓纵向联想,也叫层递式联想,举凡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古到今,由小到大等的联想,皆属此类。如写《树木•森林•气候》,就启发学生由此联想到个人、群众、社会风气三者的辩证关系,联想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有内容,有深度。横向联想又叫并列式联想,是一种由此及彼呈并列关系的联想。

2.感性联想和理性联想。“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就是感性联想。这种联想主要用于记叙性的作文。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其中描写又是附着于记叙上的。描写人物的活动、环境的变迁、情节的推移等,往往需要展开联想。至于理性联想,是“由于某个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所使用的是理性材料,即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来证明自己观点。这种联想主要用于论说性的作文。在论说文写作中,联想实质上就是一种推理的过程,逻辑联系的过程。

因此,在作文训练中,抓联想能力的培养,也就抓住了作文教学的“牛鼻子”。能展开联想,作文便可左右逢源,反之则进退维谷。当然,这里还得有个前提,即注意指导学生不断丰富生活面和知识面,储存信息,恰当联想。对感性联想来说,必须合乎情理;对理性联想来说,则必须合乎逻辑。

(作者单位:河南省鹿邑县远志高中)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 下一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综合题解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