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赛场是洋帅们的滑铁卢

时间:2022-09-17 08:40:45

赛季之初,16支中超竟有13位洋帅,对3位土帅形成合围之势,然而,8轮过后,3位下课教练全是洋帅,还有几位在苦苦挣扎,土帅不仅位置稳固,还因为青岛中能主教练杨为健的上位,扩大了势力范围。中超的洋帅莫非真是水土不服?

现象

三洋帅下课多人煎熬

“五一”节的夜晚,广州恒大再次在央视高调出镜。面对全北,恒大开场的领先,让亿万球迷热血沸腾,然而,李章洙最没有迎来意料中的胜利,韩国人场前的逆转,令那个难堪的字眼再次变得真实起来――下课。

关于下课,李章洙已经越来越容忍了,面对记者他甚至发出“随时准备拎包走人”的哀怨。的确,率队两年,连夺中甲和中超冠军,超额完成合同指标,却依然得不到高层完全信任,整日被下课传闻困扰,应该有哀怨的理由。

然而,俱乐部似乎不会因为他的哀怨给予任何怜惜。输给全北第二日,就以一种敲山震虎式的行为,宣布了大牌球星巴里奥斯加盟,这或许是在暗示李章洙,不要以为传闻仅仅是传闻,巴里奥斯真的来了,里皮难道就不会来?

如果说李章洙在倒计时中苦苦煎熬着,那北上1500公里的上海,蒂加纳已经彻底解脱了。这位曾被朱骏称作“正确的选择”的人,最后只能麻烦翻译帮忙打车离开球场;这位曾被球员吹捧为“气场很强”的人,最后居然被球员逼下了球队大巴;法国人或许很惊奇申花俱乐部的人情世故,怎么说变就变,完全不给他做做姿态的时间。

其实,蒂加纳应该感到庆幸,毕竟申花给了他5轮联赛的表现时间,阿尔滨前主帅张外龙4轮比赛之后就已下课;更惊悚的是青岛中能的前主帅斯利斯科维奇,仅仅带队打了一场比赛,就被俱乐部完全架空,至今还没个明确说法。

此外,河南建业的维斯雷恩还在苦苦支撑。其实,早在联赛开赛三连败后,他就离下课不远了,结果俱乐部曲线救国,仅仅调整了管理层,对他算是留队察看,尽管此后稍有起色,然而上轮客场1∶5惨败于江苏,维斯雷恩无疑又为自己的执教前景增加了一份黯淡。

大连实德的文加达和杭州绿城的冈田武史,就成绩看,都已经在下课边缘,好在实德目前集团出事,本着稳定压倒一切,还无暇去跟文加达计较;至于冈田,完全是运气使然,遇到绿城这样一家开明的俱乐部,不仅不责怪,反倒想与他续约,只是冈田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续约,并已作好下课准备。

其他像北京国安的帕切科、长春亚泰的萨布利奇、天津泰达的库泽、山东鲁能的腾卡特等虽暂时还能坚持,但都保不准有中途下课的危险。国安在亚冠的表现令高层非常不满,已经削了帕切科的兵权,联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下课;库泽更不用说,气场本来就不足,球队战绩不佳,拿他开刀最适合。

说来说去,本赛季中超洋帅中,也就江苏舜天的德拉甘和广州富力的法利亚斯日子比较好过,洋帅的整体生存状况并不乐观。

追问

中超洋帅行不行

中国足球水平不高,所以虚心请来洋帅,然而,很多俱乐部发现,洋帅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帮助,那么,是不是我们请的洋帅水平不高?

看看本赛季中超第一批13位洋帅的履历,不敢说冠绝全球,那也是赫赫有名。冈田武史――两届J联赛冠军,日本国家队功勋教练;蒂加纳――一届法甲冠军,两届土耳其杯赛冠军;帕切科――一届葡超冠军,被誉为“穆里尼奥克星”;腾卡特――两届荷兰杯冠军,巴塞罗那、切尔西鼎盛期的助理教练……他们水平就算不是国际顶级,但肯定远远高出中超水平。

再看他们的执教理念和训练方法,以冈田武史为例,他追求巴塞罗那式的控制球打法,在进攻中充分利用宽度拉开空档,鼓励球员的后插上,在防守中强调前场的反抢和对空间的压缩,这些理念都是非常先进的,是符合当今足坛发展趋势。至于他的训练方法,也得到俱乐部各方好评。因此说,中超洋帅的战术水平肯定没问题,那他们玩不转中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客观原因

俱乐部期望值过高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这句话用在中超俱乐部对待洋帅态度上非常合适。相对土帅,洋帅工资不菲,本赛季洋帅平均年薪600万元人民币,土帅平均年薪只有150万元人民币,俱乐部之所以肯花出更多的钱请来洋帅,自然是想请其帮助球队完成质的飞跃。

然而,一支球队要出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俱乐部的管理水平、有教练团队的工作水平、有球员的技战术水平等等,洋帅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很多俱乐部深层次问题,洋帅也无能为力。更何况,任何改造都要有一个过程,罗马城不是一夜间建成的。然而,中超很多俱乐部的心态过于浮躁,恨不得洋帅到任后三下五除二,立刻来个大改变,三四轮不见起色,就着急上火,狂躁不安,以致急火攻心,对洋教练由爱生恨,直至炒掉解脱。

申花之于蒂加纳,就是一个典型。朱老板在花大价钱引进蒂加纳团队,特别是招来阿内尔卡后,恨不得让球队一夜间变出个中超冠军来。然而,一个阿内尔卡不能包打天下,一个蒂加纳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以申花这套人马,有些人戏言打预备联赛都吃力,何况是中超。蒂加纳已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朱老板却不顾这些事实,心急火燎地想赶快出成绩,现实与理想强烈的反差,最导致整个申花俱乐部心理失衡,也导致了蒂加纳的结局。

相对而言,土帅在这方面压力会小一些,因为俱乐部之所以用土帅,也就没指望能飞黄腾达,像朱炯在申鑫,每年能踏踏实实保级就行,反而获得了更多的施展空间。

此外,俱乐部办事不职业是另一个重要因素。选帅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不能只看名气和履历,要全面考察,看看到底和自己的球队配不配,不然,就容易闹笑话。大连阿尔滨选张外龙就是个案例。张外龙一直以来靠防守反击吃饭,而阿尔滨是一支喜欢控制球打法的球队,因此,从根本上张外龙不适合阿尔滨,但不知道俱乐部一开始怎么想的,偏偏选中了张外龙,八成就是看中了他在青岛中能的成功履历,结果一轮就气得总经理踢翻了更衣室桌椅,两轮后就被架空,四轮后直接走人。有意思的是,喜欢玩防反的青岛中能在失去张外龙后,满世界选帅,居然找来了崇尚控制球的斯利斯科维奇……我们这样推断,要是两位主教练换换岗,说不定现在都过得风生水起。

主观原因

对中超缺乏了解

当然,战绩不佳,洋帅自身也是有问题的,主要就是对国情缺乏了解。

冈田来中超前,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居然认为中超是一个以控制球为主流的联赛,这一点一直误导他,到联赛开始于知道,中超是一个以打反击为主流的联赛。这种认识的偏差,必然使冈田在战术设计和备战安排存在偏差,虽然现在正进行调整,但无疑浪费了很多时间,给球队成绩带来不利影响。

冈田同样不了解的,还有中国球员的职业精神。他对中国球员的职业操守,起初建立在对日本球员的认识上,因此,在很多管理方面用更职业的方式来对待球员。然而,他最发现,中国的球员,特别是年轻球员,很不职业,为此非常气愤地把陈中流下发到预备队。这种中日球员之间职业约束能力的不同,将很大程度导致训练效果的不同,冈田之所以来绿城,就是因为绿城年轻球员超过同龄日本球员水平,然而,由于这些球员对自己要求不高,很可能提升不到冈田理想中的技战术水平,由此,冈田的许多设想的实现就会延后甚至落空。

比起训练场上的国情差异,球场外人情世故的不同,更是外籍教练一个大门槛。好在冈田是东亚人,对这方面还是有所准备,李章洙更是以一种近乎中国人的方式处理,而那些来自欧美地区的洋帅,就很可能在这方面吃苦头。

最典型的依然是蒂加纳,球队对他最大的反感就是对他们缺乏尊重,主要体现在,球员有什么想法,既不关心,也不交流;教练提的意见,也不听取。这对于一个法国人而言,也许没什么,但在中国,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不尊重对方的表现,业务上有点问题不要紧,做人上不到位,那可是大问题,随着这种反感的不断积累,蒂加纳也逐渐失去了威信,一个缺乏威信的主教练,自然是很难呆下去了。

在这方面,法利亚斯似乎也有些不靠谱,按说在韩国执教过的他,应该对东亚地区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但依然在新闻会上公开指责俱乐部的奖金政策,这其实是为自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现在球队成绩好,俱乐部可以不计较,一旦成绩有所闪失,不排除秋后算账的可能性。

解决办法

俱乐部多一点信心,洋帅多一点虚心

其实,在中国赛场成功的洋帅不乏其人,远的有桑特拉奇、米卢,近的有老布、德拉甘等,这说明,中国足球并不一定是洋帅的滑铁卢,关键是管理者与洋帅怎样共同面对困难。

就拿大家最熟悉的米卢说,在国家队的执教起步并不顺利,各种质疑扑面而来,甚至与郝海东、孙继海等大牌产生严重隔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足协没有盲目换帅,依然对其充满信任,并积极斡旋,想办法消除他与郝、孙等人的矛盾;同时,米卢也努力适应中国文化,想办法与球员打成一片,于营造出较好的氛围,带领中国足球取得了突破。

老布在上海也是一样,大家在评价他和蒂加纳时,很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他更容易与人打成一片,不像后者,总是一副骄傲的作态。因此,在他困难的时期,俱乐部始给予最坚决的信任。

因此,洋帅要想在中国取得好成绩,首先就要放低姿态,虚心适应中国的风土人情,这样就可能获得各方面更多的帮助;同时,俱乐部也应该给外教更多信任,既然请来了,就要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对方的能力,坚持使用。

这一点,杭州绿城做得确实不错,即便冈田把球队带到垫底,依然坚决信任,甚至打算续约,因为他们认为冈田的理念与俱乐部的追求完全符合。这种信任不仅是对洋帅的一种鼓励,对于营造和谐的球队氛围同样十分重要,让球员们都知道,冈田不会走,你们必须听他的,好好训练。冈田本人也比较虚心,能够反思自己对中超的认识偏差,积极修正,表现出一种谦逊的态度。只要这种氛围能延续下去,绿城走出困境是有希望的。一旦这样,这无疑将成为中超洋帅使用中的一段佳话,为中超未来对洋帅的使用提供一种良好的借鉴。

上一篇:走下巴塞罗那的神坛 瓜迪奥拉将何去何从 下一篇:艾弗森要来中国打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