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教育艺术一体化”的突破

时间:2022-09-17 08:14:50

实现“教育艺术一体化”的突破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教育艺术一体化”,体育教学应在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中,使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如何在体育课堂中实施“教育艺术一体化”,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是一个突破口。

一、改变“体育”观念,发展学生能力

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各科教学的目标之一。《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体育学习的能力。在小学体育课中,主要结合体育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体育能力。所谓“体育能力”即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适应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特别是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运动能力是指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前提下,所获得的从事各种活动的本领。它是身体素质、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与运动技术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走、跑、跳、投掷、滚翻、平衡和简单的体操动作等内容,统归为“基本运动”,它是学生运动能力的形成是体育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如果在教学中转变单一的“体育”观念,那么,就能做到既重视发挥教材的教育作用,同时也注重发展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其一,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堂。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笔者在教《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

其二,根据教学内容,常变常新设计教法。由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往往是“人到课堂心未到”,有时甚至连队伍都排不好。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常变常新,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为。

二、创设情景,以兴趣培养能力

情绪是推动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心理动因,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小学生活泼好动,随意注意占优势,其情绪、感受主要受感知的支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除课前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设计教案外,还可以创设各种实际情景进行教学。如有一课的主要内容为“投准”,笔者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多种方法投准”。即将活动“分解—串联”起来,在多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兴趣、锻炼学生毅力、完成教学任务。笔者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投准目标:其一,投地圈;其二,投进垫子围成的圈内;3、投2米左右高的“靶子”,最后捡球时安排了爬行练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投准不同目标的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薄弱的上肢力量及腰背肌肉力量。

其次,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拍手传递、投掷小垒球打固定目标比赛等,由于是“竞赛”,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借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强化教学气氛,使其产生兴奋的心理状态,而且在“情境”作用下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训练的目的。

三、重视信息反馈,培养观察力

对语数外这类学科,大家都认为应注重学生知识掌握的反馈,其实,体育教学也应注重反馈,因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有所掌控,才能对教学不断地进行检查、评定、修改,使教学能始终处于更科学,合理化的最佳方法和手段。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动作技术,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感知动作的形象,了解动作的结构、要领、方法,集中注意力和心理指向,以便较快地掌握动作要领。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在观察前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要引导学生集中观察教师动作,使学生按教师所指导的重点细致地观察,学生在集中注意力观察到动作重点部分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按观察顺序来感知完整动作表象。在学生观察教师示范动作的过程中,要适时地向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提示和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使学生深刻理解动作的同时发展了思考能力。

其次,在教学中对一个问题,一组动作乃至一招一式的认识要包容学生出现不完整或错误,从教学的某种角度和需要出发,有时需要尽量让学生暴露错误和不足,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并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示范和练习等手段,找出教学中的优化和偏差的原因,让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通过对照、分析本取得经验和教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认识。

总之,实现体育教学的“教育艺术一体化”,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寻找、探索、尝试适应“文质彬彬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用艺术化的方式育人,强化艺术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探索,在健康中成长。

上一篇: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下一篇:浅析英语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