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怎成了暧昧基地

时间:2022-09-17 07:27:56

这年头,财经界和娱乐圈混搭的新闻总是能异常火爆。比如卧底ST股票发大财不算新闻,但某一线女星卧底成功发大财就会引起舆论一阵骚动。再比如企业家婚变分割家产不算新闻,但新欢是娱乐圈女星却能秒杀“眼球”。

王石婚变 “长江”得利

这次婚变的主角一边是世界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万科集团董事长、曾攀上过珠峰的地产界传奇大佬王石;另一边是去年热播剧《甄嬛传》中敦亲王福晋的扮演者田朴珺,而为两人牵线搭桥的是传说中学费数十万元、高管、老总、书记、明星等各种权贵名人云集长江商学院的EMBA课程。一时之间,早已淡出公众视野多年的王石突然又火了,三线女星田朴珺也火了,而最火的还是长江商学院的EMBA。

央视名嘴张泉灵在微博上调侃说:“一觉醒来,长江商学院火了,都说他重组教得好。”显然,这里说的重组并非财经意义上的企业重组,而是暗指学员间婚姻的重组。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建平转发时也开玩笑说:“本人只教‘投资’,不教‘重组’。”还有网友附和说,如今的商学院EMBA似乎逐渐担负起婚介所的功能了。“靠饭局上位已经OUT了,应该去上商学院。”“没钱上非诚勿扰,有钱上长江商学院”。

随后,另一位地产大佬潘石屹也被传出“小三”事件,爆料人称该女子也是长江商学院EMBA的学员,可谓火上浇油。

而最猛的爆料则来自于木子美的一篇名为《EMBA的房卡故事》的文章。文章介绍,成功人士都在EMBA班找艳遇,在EMBA班的“女同学”由两种人构成,一类是难觅意中人的企业女高管,“把EMBA当做高端社交场所,顺便找到合作伙伴兼老公”,一类是时尚圈和娱乐圈美女,上EMBA为钓“金龟婿”,“哪个班贵就上哪个”。最令人咋舌的是EMBA班的“收房卡”传统:“就是女同学在附近开好房,领两张房卡,塞一张给他。这是暗示性极强的‘’。意即,我住在某某酒店几号房,欢迎光临。今天没空就明天再来。”“看上谁,就给谁塞房卡,一般是暗地里,但也有明目张胆的,出于礼貌,你不能当众拒绝。”

木子美还称,这个不成文的惯例成为一种活广告,“XX商学院每期也会招几个美女主持和明星进去当招牌”。

上EMBA到底意欲何为

EMBA班到底有无“收房卡”传统?作为局外人恐怕很难做出准确判断。而据记者采访了解,绝大部分上过EMBA的学员都表示从未听说过此事,可能只是个别现象。那究竟是哪些人如此热衷读EMBA?如果不是为了寻找艳遇或钓金龟婿,他们读EMBA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2010年,《福布斯》首次对中国商学院EMBA项目的调查显示,就读EMBA的学员中高级管理人员占总人数的75%,企业主的比例为16.7%,政府官员为8.3%。他们读EMBA的主要目的,除了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外,更重要的诉求是寻找未来潜在的商业合作伙伴和商业机会。通俗的说,读EMBA,求的不是学,是人脉。

当然,许多学员把开拓人脉作为读EMBA重要目的也十分正常。因为从世界范围看,“潜在的人际关系网络”本身就是给商学院排名的重要指标,数十万元的EMBA学费,严格的入学资格要求等,已对学员形成了一种筛选机制:只有事业上达到一定成就的企业家、公司高管和政府公务人员,才有可能参加这种学习。在EMBA课堂上,学员们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寻求在一个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圈子里的立足之地,因为这个圈子本身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这也是EMBA教学区别于MBA教学的应有之义。

除了建人脉,还有的人读EMBA是为了给自己的学历镀金。一些早期教育缺失的草根老板虽然已有了不菲的身价,随着交际圈越来越高端和名气越来越响,学历短板有时让他们很没面子。胡润在一开始做富人榜时,许多富人不愿透露自己的学历,就是这个道理。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个“EMBA”头衔会让他们感到倍有面子。就和有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会想方设法搞个海外“野鸡大学”的文凭一样。

有时,一些演艺明星由于跨界涉及企业经营,故而需要学习相关知识,但由于大部分明星工作繁忙或学历基础较低,因此选择入学相对容易、授课相对灵活的EMBA来给自己充电,如赵本山、李亚鹏、任泉、佟大为、李湘等,他们的到来给EMBA的头上套上了一圈神秘的光环,使之相比其他学位,更能吸引公众注意,但这些明星往往也不是抱着“重组”的目的来读书的。

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EMBA天然形成的筛选机制,也的确给一些一心想着傍大款或者钓金龟婿的女明星或其他年轻漂亮的女性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台,从而演绎出了一幕幕充满娱乐气息的“重组”案例。

EMBA门槛:中外大不同

透过从王石婚变到“收房卡”这一系列八卦传闻的现象,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我国EMBA教育所存在的弊病。

在国外,学员就读EMBA的入学资格审批很严格,除看重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外,还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参加严格的EMBA入学考试等。

而在国内,对这些个人能力和素养上的要求却低得多,清华大学EMBA班的招生老师更是曾经直言不讳地表示:“EMBA的入学考试内容只有初中数学。重要的是面试成绩占80%,而面试时间只有15分钟。”

相对而言,我国商学院的学费门槛却高得惊人。这两年国内商学院学费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国外同等水平的商学院。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一线商学院EMBA的学费非但没跌,反而一路逆势上扬。王石所就读的长江商学院2013级EMBA的学费合计已高达69万元。过去10年中,其学费几乎每年都以5%~10%的速度在上涨。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欧工商学院的EMBA学费也都超过了50万元人民币,清华EMBA在2007年的学费还只是29万元,5年内价格上涨近1倍,涨势惊人。

然而EMBA的发源地——美国的EMBA学费平均仅有3万美金左右,哪怕是沃顿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等世界最顶级商学院的EMBA学费也只有十多万美元。即使是在中国台湾,水平相当的EMBA学费也只有中国大陆的1/3,相对而言,中国EMBA的性价比显然低了不少。

上一篇:未来云格局 下一篇:张晓鸥:财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