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妙用远程教育资源的途径

时间:2022-09-17 06:56:31

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妙用远程教育资源的途径

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使广大农村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远教资源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趋势,它使地处偏远的农村孩子能够享受与发达地区的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在学校规模不大、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广大农村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恰当、合理、巧妙地运用远教资源,使之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一、妙用图片资源,锐化学生感官

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在农远资源里有很多图片,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把资源中的图片直接加工展示给学生,来锐化学生的感官。

笔者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借助图片资源制作成幻灯片,采取静动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观察体会并加深理解。比如:先打出小兴安岭的全貌幻灯片,采用反复移动片子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看到小兴安岭幅员辽阔、树茂林密、一片葱葱茏茏的景象。学生从中领会到文章中为什么要把小兴安岭比喻为绿色的海洋;在教学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各不相同的景色时,则采用固定幻灯片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每个季节的静态画面。体会不同季节的具体特征。学生通过幻灯片,再结合课文具体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加深理解,使课堂较好地突出了教学重点。

二、妙用音频资源,强化听觉感受

如果说视觉是一种景象美,那么听觉便是一种语言美。琅琅上口的文字和幽雅动听的音乐会使学生陶醉于文本的意境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听觉的海洋,因为音乐是开启人们情感闸门的钥匙。

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里有许多和学科相关的音频资源,我们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适时从中选择,应用与课文配套的配乐、朗读录音来补充教学,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达到语言文字表达所不及的效果。尤其对普通话不理想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帮助。

三、妙用视频资源,激感升华

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刺激性作用。学生只有融人情境,与文本中的形象息息相通,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达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在我们接收到的资源里面有很多视频资源,如《课程资源》和《学习指导》栏目中有些视频素材可用来直接教学,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荷花》一课通过“我”在荷花池畔欣赏到的景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幻觉,展示了自然美,表露了“我”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心情。教学时,借助从《课程资源》中下载的视频素材,让学生欣赏多姿的荷花、茂密的荷叶、飘拂的柳枝、飞舞的蜻蜓和远处的山川以及近处清澈的池水。然后图文结合,让学生细细品味众多的白荷花从密密层层的荷叶中“冒出来”;荷叶“碧绿”,荷花“雪白”,莲蓬“嫩黄”,和谐美丽,多姿多彩。通过观察画面,品味文字,让学生变换角度去想象:“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是神化的境界,这个境界是由于受到美的诱发而产生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段文字,单凭讲解很难达到目的。教学时,笔者放了一段配有音乐的录像,学生们看着看着,便进入了梦幻的荷花世界。这时,笔者轻轻一问:“你们在想什么?”学生们纷纷答道:“刚才我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我好像在做梦……”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想象也更加丰富。这样,通过资源的恰当应用,不但加快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还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教师应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使学生与作者、课文的感情产生共鸣,最后转化为自己的情感。

四、妙用文字资源,拓展知识视野

小学语文中,学生对一些文本的内容不太熟悉,但是学完了以后往往还有浓厚的兴趣想了解相关的内容。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查到非常丰富的学科相关文字资料,它仿佛是一个神秘、奇妙的图书馆,可帮助教师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心愿。

远程教育如一缕春风,吹醒了小学语文教师,大家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远程教育如一池活水,使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灵活而精彩;远程教育如催化剂,使小学生的素质快速提高。现代远程资源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运用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创新过程,只有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恰当、合理、巧妙地运用远教资源,才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眉县横渠镇青化中心小学

上一篇:加强课堂有效提问 优化教学动态生成 下一篇:谈美术教学中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