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P、 FIB、 HCY等水平的研究

时间:2022-09-17 06:26:17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P、 FIB、 HCY等水平的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是否与患者的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等水平有关。 方法 整群收集了2009年9月―2012年9月该院收治的239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成治疗组,并选择同期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239例对照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的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结果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对比。结果 进展组与非进展组两组患者血糖、血脂、CRP、FIB、HCY等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患者的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无相关性。

[关键词]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a)-0071-03

Petzold等提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将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增加[1],且其易产生医疗纠纷,已成为卒中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有研究显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最普遍的脑血管病变在中国人群中,也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的主要原因[2-4];国内医学界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等多方面分析,每个人的想法各有相同,所以仍未达成统一的结论,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又被普遍认为是引发脑梗死的主要病因,该研究即在以往收集的病例基础上进行了有关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其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等水平关系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整群选取该院神经内科于2009年9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239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组成治疗组,并选取239例同一时期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对照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治疗组中男154例,女175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136例,糖尿病病史者124例,年龄在46~87岁之间,平均(66.2±9.6) 岁,对照组中男144例,女185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138例,糖尿病病史者112例,年龄在43~86岁之间,平均(67.2±8.5) 岁。

1.2 方法

进展性卒中诊断标准:依据李建章《对进展性卒中的几点意见》[5],且与2003年第6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一致,制定如下。

①病人主观上或客观上病情呈进展型变化;②起病后不经治疗或者经过常规治疗,病情仍然进展在一周内者;③肢体肌力下降1级或1级以上;④病情加重后可排除新发脑出血及其他疾病的影响。⑤肢体肌力下降不存在或不到1级,但是意识障碍或其它症状有显著加重。

1.3 观察指标

对于进入观察的患者,观察人员详细询问病史并详细查体,通过抽血化验其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排除不符合标准病例,并填写病例观察表,规定完成病例观察表的时间为一周。

根据以上标准,我们共收集了239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还有同一时期的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9例对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研究对象的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结果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对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BG、TCHO、TG、HDL、LDL、FIB、CRP、HCY等相关资料的比较,见表1。

进展组与非进展组两组患者血糖、血脂、CRP、FIB、HCY等相关计量资料比较,P>0.05,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即凝血因子I,其是不对称的长链状高分子化合物,它在体内可转变为不溶性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 Fb),推动血管平滑肌细胞向内膜移动,继而不断在其中增殖[6],最终对血液粘稠度造成影响。血栓形成即为过高的FIB造成的,并能导致脑卒中出现。也有文献[7]指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拥有最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在血液中,而缓解期与急性期相比差别较大。纤维蛋白原浓度的高低对脑卒中危险性的大小能在一定程度表示出来,当然浓度越高,代表其发生的风险越大。该研究表明纤维蛋白原水平在进展组与非进展组间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两组之间患者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往的报道所显示的多为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尚不能证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高低与卒中进展间有直接关系。

目前,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rine,Hcy)及血脂与脑梗死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外公认高Hcy及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得尤为重要。Kwon等[8]的研究显示:进展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研究显示:进展性卒中发生在大血管病变中居多[9],其同时引发的脑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重,动脉管腔结构变化能引发局部血流速度缓慢或出现涡流,所以血小板等促凝因子也就更容易聚集,血管代偿能力下降,最终形成血栓。叶酸、B族维生素等对血浆Hcy水平影响较大,基本上高Hcy血症一般都能进行补充叶酸和B放维生素实现纠正,有研究[10]表明进展组的血浆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也可能是脑卒中高Hcy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该研究中则显示血Hcy及血脂水平在进展组与非进展组间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这也可能与二组之间患者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关,以往的研究所显示的多为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其水平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无直接证据证明其水平与脑卒中进展有直接关系。

许多炎症因子都曾参与早期缺血性卒中的发生过程,系统性炎性反应有可能增加卒中复发的几率[11]。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 主要由IL-6刺激肝脏产生,是一种标记炎症过程存在的急性反应物质,CRP水平的升高借助多种组织因子的表达对凝血机制产生影响[12],然后促使斑块破裂、血栓进一步变大,促使脑卒中的发生。CRP水平增高提示血液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和活性明显增加。在缺血性卒中,尤其是进展性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3],而在该研究中血CRP水平在进展组与非进展组间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显示CRP在卒中进展过程中并非直接原因。其显示进展后病情加剧后的免疫机制产物变化不明显,说明脑梗死后免疫机制所导致的后果不大。

综上所述,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同型半管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在进展组与非进展组脑卒中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很多临床报道有很大差异,以往的报道所显示的多为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各项指标水平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我们的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二组患者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一步我们推测以上水平的变化可能不是引起脑卒中进展的直接因素。但普遍认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造成脑梗死的主要靶点是脑血管,即由于脑血管的狭窄引发的脑血管闭塞,因此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所致的病理产物之一的脑血管狭窄方面去探析进展型缺血性卒中将是研究者研究的重中之重,不应该将重点着眼于这些危险因素的表面指标上。

[参考文献]

[1] Petzold S, Kapellen T, Siekmeyer M, eta1.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extra pontine myelinolysis in children with new onset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J].Pediatr Diabetes,2011,12 (5):513-517.

[2] Wang Y, Zhao X, Liu L, et al. Prevalence and outcomes of Sympmatic intracranial large artery stenoses and occlusions In China, the Chinese Intracranial At herosclerosis (CICA S) Study[J].Stroke, 2014(45):663-669.

[3] Jeng JS,Tang SC. Liu,HM.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t 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J].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 2010(8):1423-1432.

[4] Yang F, Liu L, Li M, et al. Pattern of cerebrovascular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in older Chinese patients with stroke[J].J Clin Neurosci,2013(20):979-983.

[5] 李建章.对进展性卒中的几点意见[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志,2006,9(2):1-2.

[6] Tribouilloy C,Peltier M, Colas L, et al.Fibrinogen is an independent marker for thoracic aortic atherosclerosis[J].Am J Cardiol,1998(81): 321-326.

[7] 汪波,高山,黄一宁,等.无症状人群TCD检测脑血管狭窄的分析[C]//国际神经超声及血液动力学会议论文集.1998.

[8] Kwon HM,Lee YS, Bae HJ, et al. Homocysteine as a predictor of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Stroke,2014,45:871-873.

[9] Cuadrado-Godia E, Jimena S, Ois A,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arly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large-vessel carotid strokes[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3(84):305-309.

[10] Woo Ks, Chook P, Chan LL, et al. Long-term improvement inhomocysteine levels and arterial endothelial function after l-year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J].Am J Med,2002(112):535-539.

[11] Rodriguez-Yanez M , Castill J. Role of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brain ischemia [J].Curr OPin Neurol,2008,21(3):353-357.

[12] Dirnagl U, ladecola C, Moskowitz MA. Pathobiology of ischemic stroke: an integrated view[J].Trends Neurosci,1999,22(4):391-397.

[13] Suda S, Katsumata T, Okubo S, et al. Low serum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ratio predicts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Cerebrovasc Dis,2013(36):388-393.

(收稿日期:2015-04-05)

上一篇:关节镜下缝线“8”字缝合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 下一篇: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两种保守治疗方法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