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的语言传达着真挚的情感

时间:2022-09-17 05:51:47

朴素的语言传达着真挚的情感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曾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蔡元培先生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演说,朴素的语言传达出真挚的情感。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用文言文写的演讲辞,作者运用文言笔法真诚地传达着自己的思想情感,语言简洁凝练而又古朴典雅。

作者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时期,当时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但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别出心裁,独具一格,展现了文言文精练、优美、微言大义的特点,体现出作者对文言文的熟稔程度。

一、力避生僻词语,以常见常用字入文,文辞简约

综观整篇文章,虽然运用了文言文,但没有让人费解之词,也没有难写难认之字。作者以常见常用字入文,文辞简约,平凡而没有雕琢的痕迹,很好地体现了演讲辞的平易朴实、易懂易记的特点。演讲是运用语言传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以此来感染听众。如果文辞生疏晦涩,必然影响听众听的兴趣。作为一个即将上任的大学校长,若言辞过于晦涩难懂,那么演说的意义与价值会大打折扣。

二、词汇丰富,尤其是四字句杂陈其中,典雅而有风度

文章在表达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成语以及四字短语,使文章用语紧凑,典雅而有风度。文中的四字句有六十多处,每一处使用的四字句非但不显矫揉造作,反而通俗,自然,有力,恰当地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光阴虚度,学问毫无”“肩此重任,责无旁贷”等等,充分体现了作者用词用语的能力。

三、句子长短不一,错落有致,高低有层次

作为一篇演讲辞,全文一千五百多字,篇幅不算太长,然而在句式的使用上,却综合运用了多种句式,从三字句到十四字句,长短相杂,整散并用,错落有致,使文章语言有一种跌宕回环之美。长句十三四字,如“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等;短句仅三四字,如“或三年,或四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等。句式的使用变化随着作者感情的起伏而随意展开,运用自如。

四、口语化浓,明快易懂,容易接受

演说是要让听众听得懂,这就使演说的语言必然受到一些限制。本文运用了文言文词汇和句式,但是文章存在许多口语成分,这就比古文容易被接受和理解。本文从开篇到结尾,没有文字的雕饰痕迹,但每个词语又是那样的精当。如“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等,用语朴实而真诚,表现了一位校长,或者说是一位长者对青年的谆谆教诲。

在这篇演讲辞中,有些口语极富表现力,能引起听众的兴趣。严肃中有贴心话,可谓语重心长。如“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营营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

五、对称句的使用,整齐有韵味

本文使用了很多对称句,句式整齐,音调和谐,同时又用极简洁的文字表达极丰富的内容,使这篇演讲辞既富文采,又洗练简洁,显示了作者锤炼语言的功力。如“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等。

蔡元培先生,用娴熟的语言、流畅的文字、朴实的词汇,将对青年学子寄予的厚望真诚地表达出来,使这篇演讲辞富有感染力。

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

知识检测

吴用

1.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会晤(wù) 数载(zài)签署(qiān)孜孜求学(zī)

B.商榷(què)殷勤(yīn)聘请(pìn)坚忍不拔(rěn)

C.诅咒(zǔ) 弭谤(mǐ)造诣(yì) 道义相勖(xù)

D.切磋(cuō)肄业(yì) 敷衍(yǎn)无裨于事(pì)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怡误绿洲根基牢固卓有成效

B.忌恨祈祷无动于衷义愤填赝

C.提携坎坷光阴虚渡浅尝辄止

D.卓绝悼念精旨奥义豁然开朗

3.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就学)

B.二曰砥砺德行(培养)

C.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商讨)

D.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详细知道)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位巨人逝世后所形成的_______,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②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_______。

③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_______的发现。

A.空白探索独到B.空白摸索独到

C.空间 摸索独特 D.空间探索独特

5.下列各句中,黑体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B.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

C.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D.专家们普通认为,不能简单地把住房问题全部推向市场,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保障他们的居住要求,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B.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坐牢,一起斗争,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C.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D.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7.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另写一句话,要注意句中画横线的词。

例句: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8.《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中“一曰抱定宗旨”,蔡元培先生要青年学生抱定什么样的宗旨?

9.结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体会“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的含意。

10.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中,指出北京大学多年来的弊端,试分析弊端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产生此弊端的原因是什么?

11.“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秋天”指代什么?“酷暑”指代什么?

12.《我有一个梦想》一文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一句话中的“错误的做法”指的是什么?“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一句话中的“崭新内容”指的是什么?

13.《我有一个梦想》一文中,“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它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见下期

上一篇:在江南的那一边 下一篇:修辞之倒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