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尝试

时间:2022-09-17 05:42:38

低年级识字教学尝试

【摘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能够在单一的学习任务中,产生主动识字美好愿望,就要增加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并给学生创造多种有效的识字空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为今后语文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趣味性 猜字谜 多种有效途径 拓展识字空间 游戏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93-01

新教材中,对低年级孩子识字量的要求有所提高,打开课本,我们不由地为课后大量的生字而感到头疼,这么多的生字,孩子们可怎么能记住呀,老师们又怎么去教才好呢?尽管,教材中反复强调了识字和写字的层次,但是,这对于七八岁的孩子而言,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识字教学往往比较枯燥无味,加之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多种有效的识字途径,将课堂的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连接起来,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识字。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们更高效的识字,认识活生生的更有生命力的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留心学习别人好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来选择有效的识字途径,并为孩子提供更广阔的识字空间,主要从以下四点去做的:

一、利用已有知识,自主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利用儿童已经学过的笔画、部首、熟字,采取加加、减减、换换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随机识字。

如,《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中,二类字比较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生字,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识记,学生动脑思考之后,用加一加的方法很快地记住了“木+对=树”,“氵+工=江”,“艹+田=苗”,“口+昌=唱”听着孩子们的回答,我高兴地夸道:“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能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材中像这样的字还很多。如,“课”字可以利用学过的“果”字,用加偏旁的办法记;“您”可以用“你”加上“心”来记忆;“梅”可以用“每”字加偏旁来记;“秋”可以用“禾”加上“火”来记……在反复的识字过程中,渐渐地,学生们在记忆生字时,能够积极思考,运用更多的方法,由于有思维活动的参与,其识记效果远胜于无意识记和机械识记。

二、创设情境,形象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我就在黑板上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图画,并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想一想这幅图与“哭”字的联系,有个孩子说到:“我觉得这幅图上的小姑娘的眼睛就有点像‘哭’字上面的两个口字。”这样一说,底下的孩子可能是受到的启发,举起的小手的一下子多了,争着抢着说:“小女孩子哭了,流了眼泪,‘哭’的那一点就是小姑娘流下的眼泪,所以千万不要忘记那一点!”这样一来,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点了。又如教“跑”、“跳”、“推”等字时,我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做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部首与意思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三、充分运用游戏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识记生字。

1.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识记的生字。

如:“开火车”,这种游戏分小组进行。随着孩子们发出“呜――喀嚓、喀嚓”的声音,教师出示一个生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拼读音节、分析字形。哪个学生读音错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确,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发令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又如:“猜字谜”,根据这些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字谜以帮助记忆。例如:“一点一横梁,梁下开个窗,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是什么字?(高)谜语猜出来了,字也就会写了。背顺口溜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识字方法。遇到难写的字,教学生背顺口溜。例如:“来”字:“横下点撇再加横,一竖竖在字中央,左一撇来右一捺,这个来字不会忘。”这样,学生把顺口溜背熟了,就会写字的笔画了。

还可以将本课的生字与以前学的生字列出来,通过一些比赛,让学生找出本课学习的生字来进一步巩固生字。

2.运用“摘苹果”、“偏旁花篮”、“夺红旗”等方式,及时归纳总结带有各个偏旁的生字,并将它们归类识记。

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在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三、拓展识字空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新课标的实施,要求一年级学生掌握的识字量大大增加,光靠语文课堂教学来提高识字量是远远不够的。其实识字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充分利用生活环境识字,是有效的识字途径。

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

校园里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在上开学的第一堂课《欢迎新同学》时,我就带着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引导他们认一认字,并告诉他们:在学校的各个办公室、功能室、班级都有不同的牌匾,校园内的告示牌、宣传栏、橱窗里的各种作品等,都有许许多多的生字朋友,只要你有意无意的去注意它们,不就可以轻轻松松记住许多汉字朋友了吗?不到一个周,学生不但对学校的布局有了清楚的了解,而且还认识了许多字。还有同学连“实、验、尊、敬、导”等复杂的字都认识了。

2.创建班级文化,互认同学的姓名,使学生快速而有效地认字。

开学初,我们在班级的评比台上,将每个学生的学号和姓名全写上,下课,同学们可以在评比台上,去认同学姓名,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着学号找到该同学,请他教大家认读。同时,还让同学发放本子,来检查学生识字的情况。这样,同学的姓名很快就认识了。

3.利用社会大课堂,组织语文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识字的时空,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识字。

社会环境有广泛的识字空间,要充分利用孩子所接触的事物进行识字,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宣传牌、字幅、商场等识字。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出游等机会,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这是什么地方?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促成学生在社会生活环境中识字的习惯,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

在学习《自选商场》前,让学生跟随着家长去自选商场(超市)购物,请教家长,认读商品名称,收集商品包装,认读包装上的字;商业广告也为学生提供了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识字环境,丰富了他们的口头语言,许多琅琅上口的广告词更是受到小学生的青睐。

最后,给学生推荐古诗词阅读,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扩大识字量,还让学生领略到了中国文字的魅力。

总之,课内外识字的有机结合,可以拓展识字空间,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认识更多的生字,他们会因为认出字而高兴,会为发现新词而雀跃,会为自己能读懂一本小书而欢呼。这种源于内心的满足,对自我能力的发现,将使孩子们拥有自信和持久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师用书》

[3]《小学语文教学通讯》

[4]《小学语文教师》

上一篇:人之初,是否性本善? 下一篇:小学数学作业的创新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