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祖国驯铁马

时间:2022-09-17 05:20:53

“马达轰鸣,火炮高擎;履带飞旋,山摇地动;夏战酷暑,冬破寒冰;爬山涉水,南北西东”,从1968年8月起,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主战坦克――69式中型坦克开始了定型试验工作,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攻坚战拉开序幕。我当时作为试验分队的分队长,几乎全程参与了试验。经过一次次搏击,一次次突破,圆满完成了试验任务,真是金戈铁马贯南北,数千里路云和月!这为我国以后坦克的研制试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59式坦克的基础上,我国经自行改进设计,研制完成了69式中型坦克。该型坦克i963年下达战技指标,1964年完成定型设计,1965年便生产出了初样车。1968年8月,经初步试验并改进后,69式坦克提交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试验。试验任务下达后,我作为履带式装甲车辆试验分队的分队长,也忙忙碌碌开始了试验准备工作。当时的被试坦克只有一辆,参试人员却多达40人左右。

初样车勇闯难关

1968年8月3日下午,有关领导向全体试验人员介绍了试验大纲,并进行了试验动员。整个试验都是按照坦克设计定型试验的数十个项目进行的,因人多车少,许多试验项目必须穿行,特别是季节性强的项目如发动机热状况的试验测试,首先要排在前面进行。因坦克上有的机件在技术上不过关,试验过程中车辆的维修维护花了大量的时间。加之由于“”的干扰以及“政治可以冲击一切,一切都要给政治让路”的指示,试验工作进度非常缓慢。

试车组的王哲荣、王昭东、冯惠生、曹永乐等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炉火纯青的业务能力,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解决了很多试验难题,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69式坦克进行潜渡时的一件事令人难忘:因为69式坦克初样车具有潜渡性能,所以必须进行潜渡性能试验。但因被试车辆技术状况不好和潜渡试验准备工作的复杂性,使得坦克潜渡试验一直拖到了秋末冬初的季节。为了保证潜渡试验的安全进行,试验前需要对潜渡时用的人员氧气面罩进行水下实际检验,还要对长期没有进行过潜渡试验的潜渡池水下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勘察。在初冬季节,忍着冰冷的池水,王哲荣和丁树敏两位同志多次亲自潜A5米深的水池中,仔细地检查潜渡面罩和潜渡池水底的情况,为潜渡试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看到他们出水后被冻得瑟瑟发抖的身子,大家感动万分,他们为潜渡试验的顺利进行立下了头功。

在这次潜渡试验时,我在岸上负责对潜渡的坦克进行电台指挥。指挥语言要简单明确,按照试验程序,指挥坦克发动、前进、入水、向左、向右、直线前进、驶出深水、在浅水区的转向平台进行转向调头,然后再反方向潜渡等。坦克在水下行驶方向很正时,也要不断地用电台通知水下人员说:方向很好、照直前进!从而使水下的驾驶员能及时获得坦克在水下潜渡行驶的信息。这次潜渡试验,分别往返进行了多次。有3位同志分别承担了潜渡时的驾驶任务,有的同志承担了车长和验漏员的工作,很多同志担任了技术保障和负责抢救的工作,大家尽职尽责,圆满完成了潜渡试验任务。

初样车在北京地区主要进行了车辆原始数据的测试,夏季发动机热状况的试验和潜渡试验等。此后,针对在北京地区试验发现的问题,对车辆进行了一些小的改进并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了较为彻底地的检查与恢复,其后进行了沙石公路试验、土路场地试验、白天的正常射击试验以及晚上的射击试验等。

一次不成功的定型试验

从1969年1月起,69式坦克开始了在3l基地长达半年多的试验工作。31基地是国家靶场,对武器火控系统的试验要求十分严格。1969年1月29日,基地相关负责同志制定了试验计划,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乘员训练、跑车试验、火炮、火控测试和各种条件下的射击试验等。

在进行行进间对固定目标射击时,发生了火炮炸膛事件。试验人员赶紧分析炸膛原因。原来,试验的前一天曾下了一场雨,使试验场地比较泥泞。当天早上4点开始打靶试验,试验过程中,坦克火炮炮口触地进土,炮手没有及时发现而继续射击造成这次炸膛事故。

发生火炮身管爆裂后,基地提出了停止69式坦克在基地继续进行试验的建议,他们认为,69式坦克稳定器的试验结果并不理想,有的结果比1966年摸底试验时还低,达不到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装甲兵及承担研制生产任务的研究所和工厂对试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试验场地的地形超过了标准,射击坑的深度超出了火炮的最大俯角而造成的。对69式坦克武器火控系统在试验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我们觉得是前进中的问题,不应该因为发现了一些问题就停止试验工作,而且大家对存在问题中的某些内容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这次来基地进行定型试验的有三种车型(69式中型坦克、62-1式轻型坦克、63-1式水陆坦克),都是向党的“九大”和“国庆20周年”献礼的项目。为此大家要求对69式坦克的火控系统继续试验下去。

在装甲兵及承担研制生产任务的研究所和工厂等单位的共同要求下,基地又勉强组织继续进行了一些试验,但终因稳定器等机件性能不稳定而未能定型,于1969年下半年坦克又回到了工厂进行改进和试验。这次试验可以说是一次不成功的定型试验,却暴露出了车辆在设计和生产环节出现的一些问题,为坦克的改进和性能的提升找到了方向。

离奇的履带行军试验

针对69式坦克初样车试验暴露出的问题,工厂进行改进后又生产出改进型测试车辆。装甲兵为了进一步考核坦克在接近实战条件下的可靠性,摸索战时的技术保障和后勤供应经验,某装甲兵技术研究所于1969年冬季组织了由包头至北京800千米的长途履带行军试验。

履带行军试验途中地形比较复杂,有砂石公路、居民点、沟渠桥梁和险要的盘山道等,局部路段有冰雪。当测试坦克行驶到山西大同附近时,一辆坦克因速度过快、驾驶员操作不当而掉沟翻车(未造成人员伤亡)。当时车上共有4名同志,王昭东同志坐在炮塔窗口,其他人员都在车内,当他发现车辆有危险时就赶快召呼大家抓牢扶好,他迅速地跳下了坦克,然后随着一声巨响,坦克翻车掉在了道路右侧的沟内!因为是开窗驾驶,车翻之后,驾驶员随即被从驾驶室内“倒了出来”。驾驶员知道王昭东在翻车前穿着军大衣坐在炮塔窗口,在万分紧张的时刻,把翻车后绿色的高射机枪衣当成了王昭东的大衣,拉着枪衣大声喊着王昭东的名字,直到王昭东赶到后答应,才松手放开了枪衣。坦克翻车之后,炮塔上的两个舱口都被埋在了沟中的雪土内,坦克内黑洞洞得什么都看不见。随着翻车的剧烈振动与撞击,坦克内的其他两名同志也被磕磕碰碰来了个头朝下,被磕得鼻青脸肿一时说不出话来,好在除了表面的磕碰、擦皮之外,并无大

伤,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大家借用附近部队带绞盘的坦克牵引车将翻在沟内的坦克翻转过来,然后再将它从沟内拖到平地上。经检查发现,坦克翻车后砸坏了高射机枪,撞断了右侧的曲臂轴,损坏了车外的翼子板、工具箱等附件,其它机件并无大碍。经过进一步的检查与维修,该坦克又参加了下一段的行军试验。但是按照坦克技术管理的规定,只要是造成翻车的大事故,不管其它机件是否损坏,都应算为大损坏。

记得在带绞盘的牵引车到来之前,掉入沟内的坦克朝天躺在那里,显得是那样的孤单而无助!冲锋陷阵的坦克突然变成了一具“僵尸”,作为一名坦克兵,看到多年的钢铁伙伴静静地躺在那里,我的心里感到非常沉重而难过!当时天气很冷,到第二天早晨,坦克上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更加重了现场的肃穆凝重气氛。原是乐天派的驾驶员看着翻入沟内的坦克比谁都难过,他蹲在坦克旁一言不发,静静地总结着翻车的沉痛教训。思前顾后,他觉得是因为自己争强好胜造成的恶果。那天翻车以前,他前面的测试坦克是由工厂的曹永乐师傅驾驶的,曹师傅是兵器系统有名的“快车手”,他驾驶坦克已有数千个摩托小时,对69式坦克的驾驶得心应手,而这个驾驶员却刚接触69式坦克不久,当然不如曹师傅熟练,他恐怕跟不上前车,在后边盲目地追赶,前边一个左转弯而未能转过来,于是翻在了道路右侧的沟内。自从那次翻车之后,试车员们开起车来都谨慎起来,放不开手脚,平均速度低了下来。

69式坦克回到北京某靶场后,又进行了一些试验,然后在靶场召开了底盘部分的定型会议,但终因车辆存在问题较多,未能定型。会议后,69式坦克又转入了新一轮的改进与试验。

69式坦克简化方案

在当时“造反有理、砸碎一切”的规章制度以及破除一切条条框框“”的干扰下,工厂于1968年下半年提供第一台试验样车之后,就开始准备小批量生产。但因准备不足、设计图纸审查不严、生产工艺不完善等原因,致使废品率增加,有的零部件装不上或工作不可靠。另外,还有武器、火控、光学器件等因质量不过关、不能按时到货等原因,使样车与设计任务书的指标要求有较大距离。为了争取使69式坦克尽快重新定型,被迫提出了69式坦克的简化改进方案。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设计合理、但性能未过关的步骤继续攻关;设计全理、性能未过关且生产困难的,暂时不上,继续研究;设计不合理、生产又困难的项目取消;能采用59式坦克产品的尽量采用。当时下马的主要项目有三防系统、潜渡系统、转向操纵的液力助力系统等。向59式坦克靠拢的系统和装置有侧减速器、空气起动系统、自动灭火系统、主离合器、变速箱、无线电台及车内通话器等。虽然进行了很多的简化处理,但仍采用了原来的武器火控系统,保留了580匹马力的发动机,对坦克的火力和机动性影响并不大。

69式坦克的简化方案确定以后,工厂又试制出了2辆试验样车,进行了近万千米的试验,战技指标基本上达到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鉴于以上情况,1974年1月12~17日在北京召开了设计定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35个单位,国务院国防工办等领导机关也派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经过充分讨论认为:69式中型坦克已基本具备了设计定型条件,为加强战备,促进反坦克武器的科研和生产,同意该坦克整车及火炮、发动机、双向稳定器定型。对遗留问题按规定措施科学攻关,在批量生产验收出厂前解决。

69式中型坦克设计定型后遗留的问题主要有:其一,发动机至发电机传动机构液力偶合器的“断轴打齿”问题。其次,双向稳定器的角度限制器结构不够合理,试验也不够充分,如尺寸允许,可参考T-62坦克的结构进行改进,然后双向稳定器应在国家靶场进行补充定型试验。第三,尽快打出火炮射表,并在瞄准镜内刻制分划。第四,提高光学观察仪器的质量,进一步明确验收技术条件。

对69式坦克定型后遗留下来的以上四个问题,各专业厂分工逐个进行了解决。其中为解决发电机液力偶合器“断轴打齿”的问题,工厂参照苏式T-55坦克发电机传动方案、材料和结构尺寸设计试制了新零件并装车试验。经试验证明,该方案解决了断轴打齿的问题。后来工厂又对仿制方案进行了改进。

其后,装甲兵对4台改进型车辆进行了阶段性试验。第一阶段先进行了2000千米的试验,对发电机液力偶合器改进后的方案进行观察,以利确定结构;然后再按发动机的保险期和部队的使用期进行试验,到坦克中修期后,更换发动机,再按坦克的大修期进行试验,以考核发电机液力偶合器等遗留问题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通过试验发现,发电机液力偶合器没有再发生“断轴打齿”现象,69式坦克的加速性、最大速度、平均速度、最大上坡度都优于59式坦克,也略优于苏式T-55坦克。在寒区和戈壁地区经受考验

但是,在上述2000千米的试验中,69式坦克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车长昼夜合一指挥仪视距不够、晶体管电压调节器工作不可靠、履带销容易从卡环处折断、弹架油箱漏油、有些机件固定松动等问题。在解决了这些问题后,3台69式坦克又于1974年冬天,在东北地区进行了寒区试验。

寒区试验场位于我国的高寒区,冰天雪地,气候严寒,最低温度可达零下50摄氏度左右,零下3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天气可以持续很多天。经过1000千米左右的试验,对坦克发电机液力偶合器、坦克的加温保温和起动性能、在高寒覆雪地面的加速性和最大速度、转向半径、爬雪坡的能力、各观瞄仪器的防霜和观察效果等项目都进行了试验。试验证明,69式坦克基本满足了在我国高寒地区的使用要求。

为了考核69式坦克在我国高原戈壁地区的适应性,1975年夏天,69式坦克在我国酒泉地区进行了两个月左右的试验。该地区地处内陆,距海远,地形复杂,气候干旱,海拔高,降水少,蒸发量大,冬冷夏热,多风沙。当时,时逢夏季,气候干燥炎热。在软戈壁地带进行了发动机热状况的试验测试时,外界气温为34摄氏度,坦克使用Ⅳ档,在软戈壁上连续行驶20分钟,发动机的水温和机油的温度即大大高于100摄氏度,而且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因此,发动机的过热问题是一个严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外界气温高,地面行驶阻力大,空气较稀薄,发动机进气不足,后燃明显(排黑烟),使发动机负荷过重所致。在海拔1542.7米时,测得发动机的功率比在北京地区下降12.4%。这是由于酒泉地区海拔高、气压低、空气密度小,使发动机进气不足,发动机燃油燃烧不完全的缘故。当坦克爬上祁连山海拔4200米处的碉大坂时,此处有断续的常年积雪,在雪源深处时见开放的雪莲花,初到此处的人员大多已有明显的高山缺氧感觉,就连年青力壮的男性医生也有同样的感觉,似乎从山下的赤日炎炎的盛夏转瞬间来到了冰天雪地的冬季。在此高度对69式坦克与59式坦克进行了爬坡的对比试验,结果69式坦克仍可通过18度的上坡。当通过18.3度的上坡时,因功率不足而熄火。而59式坦克根本无法通过18度的上坡,通过较小的上破时,排气管已出现明显的排火“放炮”现象,而69式坦克仅出现了排黑烟的现象。通过对比试验表明,69式坦克在此种条件下的适应性优于59式坦克。

在酒泉的戈壁地区还测试了69式坦克的机动性和通行能力,及在含尘量较大的气象条件下坦克使用保养的问题。通过在硬戈壁地区长距离的行军试验,证明69式坦克具有不错的越野机动性,其最大越野速度、平均越野速度、爬坡度和最大越野行程等方面都达到设计要求。在同样条件下与59式坦克进行了对比试验,69式坦克的各项性能全面优于59式坦克,因此具有较好的在我国西北高原戈壁地区使用的适应性。

结语

经过长途跋涉和各种条件下的艰苦测试,测试人员终于圆满完成了69式坦克的各项试验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的一份满意的答卷。从此,我国的装甲序列又多了一种可以抵御强敌的铿锵铁骑。

上一篇:诠释“战争之神”的含义 下一篇:“能屈能伸”的新型自行迫榴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