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不谈政治

时间:2022-09-17 03:35:25

以色列不谈政治

以色列的60年,是民主,农业、科技、旅游、社会融合高速发展的60年。但对一般人而言,“以色列”这三个字只意味着政治。现在,以色列意图以“旅游”改善国际形象。

“回到耶路撒冷的人/感到那一块块痛苦的地方已经不再痛苦/但微弱的警告保存在所有的事物中/就像一条亮晶晶的围巾在飘动:一种警告”。

这是以色列著名诗人耶胡达・阿米亥的句子。当他2000年逝世时,人们还在“耶路撒冷纪念日”上吟诵他的诗歌。

圣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有着说不尽的历史话题,它表面上的安宁、祥和气氛似乎与一触即发的战争永远联系在一起。这也难怪,自1948年以色列复国以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进行了6次战争,而耶路撒冷一直是争夺的焦点。情况对以色列人有利:每一次战争,以色列都扩充和稳固了自己的“地盘”。作为一个民主化的国家,以色列强大的军事力量足以使耶路撒冷成为它“有实无名”的首都――尽管联合国认定耶路撒冷是个尚属争议的地带,但这个离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只有40分钟车程的“圣城”,已成为以色列人口最多的城市。多数国家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但正如美国人_样,他们在耶路撒冷的办公室更大,那里才是真正办公的地方。

在希伯来大学附近的半山腰上,可以俯瞰耶路撒冷老城区。地中海的海风从远处带来湿润的气候,使得海拔790米的耶路撒冷所处的丘陵地带一片郁郁葱葱。透亮的阳光照在古老的街道上,行色匆匆的犹太教徒低着头,穿着全黑的服装,留着胡子,头戴小圆帽,这是典型的教民装束。圣城充满静谧的气氛,足以使人内心平和。这倒和“耶路撒冷(希伯来语Yerushalaim)”的词源学本义合拍:“遗产(yerusha)”和“和平(shalom)”的复合词组成了耶路撒冷。

这时候,你便忽略了马路边上的铁丝网,在铁丝网另一边,是阿拉伯人聚集区。在铁丝网安装之前,有巴勒斯坦的穆斯林“”在街区里制造恐怖事件。而铁丝网安装之后,这类事件则没再发生。

在巴以冲突中,巴勒斯坦一直处于劣势,自从阿拉法特去世后,他所领导的法塔赫派与哈马斯派便爆发权力斗争。在加沙地带与西岸部分,巴勒斯坦有着最密集的人口和最穷困的社会,从地图上看,他们都在以色列的包围当中。但显然以色列并没有“吞并”之意,原因很简单,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消化掉他国的人口,从而使自己国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削弱。

耶路撒冷古老而又现代化,既有圣徒们的足迹,也有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在圣墓教堂不远处,就有纪念品一条街,据说商品大都来自中国的义乌。在这里,不远万里来朝圣的教民,会带走一瓶空气、一瓶泥土、一瓶水和一瓶油。圣地的空气也是可以出售的。而那些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耶路撒冷拥有一个墓园。

如果说耶路撒冷的白天是属于东方的、宗教的,夜晚则是西方的、充满活力的。公园里到处都是喝啤酒和观看露天演唱会的人,以年轻人居多。站在这里,我恍惚感觉到了欧美。

这个国家安全吗?

人们不用担心去耶路撒冷旅游的安全问题,以色列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高度发展的经济力量使得这里越来越繁荣。以色列的阿拉伯国民和犹太国民的宗教和习俗受到同等的尊重和保护,但以色列政府会限制阿拉伯议员的席位,并鼓励犹太人多生育,以免国家“变色”。

一份以色列研究机构的报告说,过去40年来,耶路撒冷的犹太居民数量增至47.5万人,增长率140%。而阿拉伯人人口同期增长了257%,达到24.5万,增速远远快于犹太人。这使得以色列开始担心“人口政策”问题,是否阿拉伯人会超过犹太人居主导地位。

如今,使用希伯来语的人口已超过700万,这门曾经濒临灭亡的语言作为以色列的官方语言得到大量使用,如耶稣基督般复生。在以色列街头,处处都是希伯来语的店面招牌。

从飞机上往下看,整个国家位于地中海的东南部,南北长而东西窄,一边靠海,而另一边则是沙漠。高度发达的农业灌溉使得这个不毛之地变成农业大国。

从以色列最北端到达最南端,坐车要7个小时,而从西端到东端则只要2个小时。狭长的防空地带让以色列的空军往往刚起飞就得降落,这是一个没有纵深防御体系的国家,但仍布置了强大的防空体系。在这个国家。每个适龄的犹太公民都必须服兵役,兵役期满后每年还要参加民兵集训,一直持续到45岁,可以说是全民皆兵。因此,在路上看到挎着长枪逛街的女兵,是不足为奇的。在这里,只要申请,就能得到持枪证,但你必须看管好自己的枪支。

有资料认为,60年来以色列的本土并未发生战争,冲突都是在别人领土上发生的。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以色列也因而遭受指责:他们不断扩充自己的领土。

“马萨达不会再次陷落”

为此,改善国家国际形象就成为以色列旅游局的重任,他们意图把每一个来以色列旅游的人都看作民间形象使者。在最近一次以色列官方组织的中国音乐人访问活动中,老狼、叶蓓、查可欣、陈楚生等人被新上任的旅游局长签发了“以色列旅游形象大使”的证书。与中国的关系,也是以色列看重的。目前,以色列开放了对中国游客的旅游签证,并且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以色列成为中东地区的圣地。耶路撒冷自不待言,最南端紧临红海的埃拉特也成为度假胜地,很多欧洲人来这里享受海水和日光浴,因为消费比欧洲便宜很多。而久负盛名的红海国际爵士音乐节更是吸引了大批的乐迷。今年,22个来自欧美和以色列的爵士乐歌手和乐队带来了36场演出。在码头上,用集装箱搭建和组合的各个音乐空间互不干扰,又与周围环境形成了整体风格。音乐节已举办了23届,人们在这里欣赏最好的爵士表演、聚会和社交气氛。

以色列的旅游资源可简单概括为:三海一城。三海指地中海、红海、死海,一城就是耶路撒冷。死海在中国的知名度相当高,在死海漂浮,你可以捡几粒盐晶体带回。埃及艳后霸占死海为私人养护空间也使得死海的美容资源天下闻名,死海工厂出产的化妆品AHAVA就是现今的世界著名品牌。

死海边的古堡马萨达曾是犹太人反抗罗马占领的最后一个要塞,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个博物馆是以色列复国运动的精神支柱,“马萨达不会再次陷落”是每个新兵入伍时的誓词。

以色列也有共产主义公社,叫“基布兹”。全国有大大小小两百多个基布兹。这也是游客乐于参观的一部分:可以在基布兹的商店买点东西、吃顿饭,体会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以色列最负盛名的小说家阿摩司・奥兹。就曾是基布兹的成员。

奥兹在总结自己的创作时说:“我写背景置于耶路撒冷、基布兹、中世纪,、希特勒统治下欧洲的小说。我写犹太难民、复国主义先驱以及新型的以色列。我也写文章,呼吁在以色列犹太人及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间建立和解。”然而,他在本国遭遇的质疑,就跟以色列在国际社会遭遇的质疑一样多。

和平是永恒的,战争是短暂的。一个“新型以色列”以它强悍而多姿的方式顽强生长,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每个人该去看看的理由。

上一篇:剩女品鉴团 下一篇:叶怡兰 享乐是一件严肃甚至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