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人云亦云的教改中迷失自己

时间:2022-09-17 12:47:15

改革永远是社会进步的主旋律。教育也不例外,融入了大刀阔斧改革的浪潮。

耕耘小学教坛二十载,历经教海风起云涌,云卷云舒:录用人才从计划分配到不分配;课程更新从短小精悍的美文到洋洋洒洒几千字的长篇大论;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口号喊得惊天动地,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今天观摩,明天示范,后天反思……教学如演戏,各种花样倍出应接不暇。

曾一度,现实让位于形式:是否减轻了学生负担,增加了音、体、美等非考试科目的学时;是否没有以考试成绩论英雄。成为区分是不是素质教育的标准。领导经常否定以前的教学方法,提倡要学习,要更新,要注入新鲜血液。今天模仿这个学校,明天模仿那个地区的教学模式。弄得老师无所适从,也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自己多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点滴经验和方法,在层出不穷的花样教学里,不仅比沧海一粟还微不足道,还好像真的都是荒诞的错误。

诚然社会要进步,教育要发展肯定要更新观念和方法。但我们要学会取舍,不是以前的都是糟粕,现在的都是精华。以前的经验都是先人实践的总结,智慧的结晶。教学过程中我深有体会,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教改前的范文都比较精短,朗朗上口。如《桂林山水》《匆匆》《少年闰土》等,比现在那些长篇幅的文章更适合小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和领悟能力。小学生只需要掌握字、词、句和浅显易懂的篇章。短小精悍的文章不仅读起来津津有味、心旷神怡,更能让学生对它的层次中心一目了然。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臃长的范文,小学生读上一节课连句子都难疏通,更别说理解内容。和揠苗助长有何区别?因此,掌握着学生命脉的第一线老师不要过于迷信别人否定自己。

其实我们学校自己的教研一直搞得很好。推行过的简笔画辅助教学、实物教学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如上《瀑布》这首古诗,教师两分钟勾画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简笔画:一轮浑圆的太阳照着美丽的香炉山,紫色的云雾缭缭绕绕,一道雪白的瀑布从天而降挂在眼前。学生们马上身临其境了。我上过一堂《玩石子》的自然课,课前让学生自己收集各种类型的石子,课堂上每个人把玩着形态各异的石子兴趣盎然。实实在在地感受着手感的细腻和粗糙;形状的奇特和普通;颜色的深浅和变化……很轻松愉快地弄明白了石子的属性,达到了教学目的。这两堂课教师都只用简单而直观的教具,一些引导性的语言,而给学生最真实的感受和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及那些老师的花样占去半节课的各类示范课,它显得那样朴素而真实。尤其是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更离不开简笔画和实物辅助教学。儿童的思维非常直观,传道士似的传授,他们脑海会一片空白,不知所云。

我们的教育理念不应是随波逐流;我们的教学模式不应是花样游泳。那些如行云流水,轻松自如的课堂模式即使再古老,依然如经典老歌耐人寻味。尤其在我们穷乡僻壤之地,那些耗资太多,看似富丽堂皇的多媒体,高科技课堂设计,虽然堪称课堂景观一绝,却如旧时王孙堂前燕,走不进寻常的课堂。作为教育者要因地制宜,不人云亦云,追潮流,赶时髦,走马灯似的盲目地根据别人的模式更改教法。弄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自己也感觉像墙上芦苇,飘忽不定。而应把传统的精华和新的闪光理念结合起来,并联系实际,让彼此相得益彰,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416700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第三完全小学)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策略 下一篇:丰富多彩的活动陪伴着“我”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