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Seminar教学模式在逻辑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7 12:31:29

论Seminar教学模式在逻辑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通过对目前逻辑学教学方式的反思,在分析逻辑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引入一种国外较为流行的教学方式——Seminar教学范式,以此为契机进行基于人才培养为目的的逻辑学教学模式创新,以达到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逻辑学;Seminar;教学范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06012303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学科,也是追求有效推理与论证的规则及其标准的学问。作为训练进行正确思维与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逻辑学所关心的推理和论证不但涉及哲学、法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多个学术领域,更是遍及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交际。由于“求真”是其基本特征,所以学习逻辑学的根本目的是锻炼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力。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逻辑学专业的教学承担着为上述诸多研究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提供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的功能。在目前的逻辑学教学中,尚存在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等多种问题,尤其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更凸显出其教学弊端,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目前国内逻辑学教学模式的反思,在归纳与分析逻辑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在逻辑学课堂上引入了一种国外较为流行的教学方式——Seminar教学模式,并以此为契机调整逻辑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基于人才培养为目的的逻辑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实用人才的教学目的。

1 逻辑学教学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1.1 高校逻辑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手段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逻辑教学,其教学内容都是以三段论为主的普通逻辑、命题系统为主的数理逻辑以及中西逻辑史等基本逻辑知识理论为主,缺少对目前国际最为前沿的理论成果的介绍,使得学生不能真正掌握目前逻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理论讲解为主,缺少对应用逻辑以及逻辑的应用方面的理论和内容。课堂教学也主要以老师的理论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由于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注重符号化,公式众多,过于抽象,容易使学生学而无趣、敬而远之,难以培养学生学习逻辑学的兴趣,更遑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2)课堂教学缺乏互动,理论脱离实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逻辑学作为一门培养理性思维能力的工具学科,其内容纷繁复杂,涉及逻辑学、心理学、法学以及计算机信息科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如果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独角戏,一味讲授纯粹的逻辑理论知识,缺少课堂讨论和对相应知识的具体实践活动,很容易使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难以使理论走向实践。所以,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有助于人们准确严密地表达思想和论证问题的思维学科,在教学环节上一定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加强社会实践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丰富和多样化,加大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的比重,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真正做到使其抽象难懂的理论融于具体研究与实践之中,注重对现实生活领域有逻辑现象与逻辑问题的关注,并以此为突破口来提高学生运用逻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注重综合素质的实用人才。

1.2 Seminar教学模式的特点

Seminar是发源于德国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德语Seminarfach的音译词,也翻译为“研讨会”、“研讨班”或“研讨课”,是兼具教学与研究双重职能的课程教学模式,目前在欧美高校被广泛运用。具体而言,Seminar教学范式“旨在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的和有深度的大学学习体验,要求学生不但要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还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所以,Seminar是由学生作为主导,师生共同学习、探讨、研究新知的一种教学活动。其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师生关系平等融洽。

与逻辑学的一般教学模式不同,Seminar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班级学生组成研究小组,集中在一起探讨和研究具体的教学主题或者相关领域的具体课题,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是一种学生唱主角的教学模式。所以,在Seminar里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课堂讲授者,而是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引导启发学生对具体理论以及学术问题的独立探索,由学生独立研究去完成学习任务,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独立的科研能力。在Seminar教学模式中,学生要搜集资料,分析文献,找出问题,准备报告,讨论修改,陈述报告和答辩等一系列环节的学习都是由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全方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由于Seminar很多时候是以讨论或者研究小组的形式进行的,所以需要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所以小组成员之间就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学习机制,既相互鼓励、促进,又相互竞争,促使全部的参与者在激烈的讨论、辩驳中探求知识,引发思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科研兼顾, 强调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Seminar教学模式,非常注重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创新精神。

在Seminar中,学生主要研讨的题目一般来源于老师布置的研究课题,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等等。在准备研究课题和进行答辩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搜集资料、分析文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符合逻辑的论证等一系列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为进行学术研究,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所以,Seminar是一种师生之间进行科研创新的一种交流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的学术精神与独立科研能力的一种研究型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能够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他们的科研精神与学术能力,其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Seminar的教学模式灵活多样,可以是研讨班、小组讨论、学术沙龙,课堂讨论,有主题的临时聚会等等。但无论是什么模式,学生都需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其次学生要有自己的创新,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三,学生需要进行讨论,经自己的观点、方法与内容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并进行辩驳,有利于提高和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小组也还要协同进行研究,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写作方面的能力。

由此可见,Seminar模式将学术自由、强调独立思考与与批判性思维的精神融入教学之中,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优势,所以成为西方众多一流大学培养高级科研人才的重要模式。为此,我们如何真正吸收Seminar模式的本质内涵,并结合课程特点,将其有效运用于国内高等教育教学中是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下面给出自己的有效尝试。

2 逻辑学教学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与实施过程

在逻辑学教学中实施Seminar教学方法,分为课堂内和课外两种,根据不同的学习目的,形式也有所不同。首先,逻辑学教学课堂上的Seminar教学活动可分为下面几个不同阶段:

(1)主题确定阶段。

Seminar模式在课堂上的实施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进程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确定,作为讨论课辅助教师的讲解,加深学生对逻辑学的认识和应用。具体讨论主题的选定可以由老师给出范围,学生进行选择,或者师生共同讨论决定研究主题,一般是选取难度较大或者实用性强的部分。比如“概括与过度概括”、“概念内涵与外延的不确定性” 、“三段论的实际运用”等主题,让学生可以选择经济、政治、法律中的实例进行逻辑分析,分析违反逻辑会造成的危害性等。在确定教学课题的实施中,应当由老师为主导确定多个教学课题,然后把学生分为几个研讨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专题进行研讨活动。小组选定课题后,用精练的语言对本主题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制定出研讨活动的提纲、形式以及步骤,为下一步的实际研究活动做好计划性的准备。

(2)研究开展阶段。

研讨小组分工完成后,开始研究报告的撰写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信息及文献资料收集、文献以及资料的比较与分析以及实际考察等研究手段和方法,这些任务可由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之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完成一篇主题明确、符合要求的研究报告或者论文。

(3) 研讨与答辩阶段。

研究报告撰写完成后,将在老师主持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答辩。由小组成员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学生之间积极讨论和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对这个主题发表意见,然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或者辩论,争取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然后,老师或其他非本小组成员可以对与研究报告相关的问题进行提问,研究小组成员负责回答以及解疑。最后,再由老师对这次的研讨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研讨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给出意见和建议。并进一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加深对这个教学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4)论文撰写阶段。

经过研究阶段和研讨答辩阶段后,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本次研究课题完成一篇学术论文,论文应当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有学生自己的观点和创新,以此培养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精神和基本素质。老师可以选择其中较为优秀的论文推荐发表,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他们的科研兴趣。

课外的Seminar活动作为课堂活动的有益补充,形式可更为自由:

(1)讨论会。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选举相关的课题举行讨论会,要求学生根据兴趣自由参加。讨论会形式较为自由,人数不限,几人到十几人均可。讨论时间根据参加者的要求来协调,地点可以是教师的办公室或者校园的某一片草地均可。比如,由老师建议或者学生个人提出要求,针对最近某个热门问题或者案例进行逻辑分析,提出后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决定是否参加,讨论主题、人数、时间和地点等确定后即可举行,大家积极交流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根据讨论的内容加深认识,写成研究报告或者论文。关键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可以交流不同观点,从而更为全面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2)学术沙龙。与前面的讨论会相比,这个相对较为正式。由老师规划,选定一个固定的地点和时间,每周举行固定一次的学术沙龙活动。其中,参加者主要是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老师,学生以及志同道合者,每周固定一个专题:如解读本专业领域内的最新论文或者经典著作、或者就某个最近有争议的社会热点问题或者典型案例,甚至是某位参加者自己新撰写的报告或者论文等等,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见,给本学科的师生之间提供一个较好的学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科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假期研讨班。这种形式主要是利用假期为学生提供研究课题的小型研讨课堂。这种计划外课堂主要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主动要求,由教学单位提供老师和场所,针对具体的学生感兴趣的专题进行研讨。与培训班相比,这是一种完全符合学生的主动意愿,义务型的,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研讨学习班。比如,“许霆案”引起广泛争议的时候,笔者就在学生的要求下假期组织几场针对这个案件的讨论,参与人从不同角度对这个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指导学生分别从概念分析、三段论推理以及法律论证等不同角度撰写学术论文,达到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高校逻辑学教学活动,Seminar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都有着积极意义。Seminar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改变传统的逻辑学教学的特点,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摆脱教师与课堂的束缚,消除对老师的依赖,从而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在Seminar教学模式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除了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与沟通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创业的能力等综合素质;Seminar教学注重科研素质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有利于他们潜心研究,创新思考,敢于发表不同观点,质疑学术权威,培养他们学术自由的精神及责任感;Seminar教学的教学方式更容易与时俱进,反映社会发展和实践生活的具体需要,坚持了知识传播、创新精神与素质培养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兵,黄美.美国大学Seminar教学范式的特点及其启示[J].学术论坛,2009,(8):193.

[2]崔丽丽.德国Seminar教学模式及其启示[J].石油教育2007,(1):84.

[3]白福臣,尹萌.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推广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9,(6).

[4]李振亭,陈中.习明纳:一种培养教育技术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6,(3).

上一篇:国防科技工业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探究 下一篇:房地产广告形象代言人选用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