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客上 博客下

时间:2022-09-16 11:41:53

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博客更好玩的观点表达平台――Twitter。但美国的Twitter还没有盈利,中国的Twitter依旧在烧钱,很多人担心它的命运像博客一样――有人使用,没人买单。

尽管还没有赚到一分钱,但Twitter就像一颗深水炸弹,让陷在裁员潮中焦头烂额的IT业也溅出了一些乐观的浪花。自从媒体挖出爱德华兹和奥巴马都曾使用Twitter为自己竞选造势以来,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网站就站在了聚光灯下,所有人众口一词:言简意赅的微博客就是比博客更讨人喜欢。但Twitter用户更喜欢自己发明的称谓:叨客。

随时保持叽歪

“What are you doing?(你现在在干吗?)”这是Twitter在首页上对用户提出的问题,你可以在网页上直接写下答案,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作答,答案被巧妙地控制在140个字符以内――比博客短,比聊天内容长,便于所有人阅读和传播。要想有更多的人阅读你的Twitter,只能拼命在有限字数里把内容扒拉得无限有趣,这简直符合Twitter这一单词的中文直译:叽歪。

没有人敢断言博客的好时光是不是已经走完,但从2008年起,全世界的博客更新量如同股市一般呈跳水状却是事实。究其原因,各有各的说法。《华盛顿邮报》认为,不是每个人_天到晚都有趣闻轶事放上博客,在信息最不稀缺的年代,制造信息还是要花费巨大脑力体力的累活。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井喷期后,普通人已经厌烦了每天趴在网上写长篇大论的生活。而《连线》杂志的观点更加有趣:现代人都在憧憬一种产品,可以随时随地把脑子里面偶尔灵光一闪的念头贴在网上,昭告世人。比较起来,以微博客著称的Twitter比博客更能实现这个憧憬:那些没时间写博客,没钱做视频的人可以通过只言片语就完成在互联网上发表意见的工作,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与发一条手机短信差不多。并且,这一切还真的可以用手机完成,不用在电脑前正襟危坐。

真正让传媒界和商业结构对Twitter刮目相看的事件发生在去年7月29日,美国洛杉矶地震发生后两分钟,一名叫卡罗琳的震区叨客通过手机向将全世界用户发出两个字:地震。很快,地震的细节也被更多叨客传到网上,这一切比CNN网站第一条地震新闻足足快了一个小时。第二天,博客和新闻网站纷纷发表评论,宣告Twitter引领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这差不多可以说是Twitter最大的价值的完美体现,它让人们能随时保持沟通,分享这一刻即时发生的事件,这一点是博客可望不可及的。随即有人开始畅想叨客们能够改变美国的传媒生态和政治生态,这至少看起来还是靠谱的。在剧集《白宫群英》中,著名的政治博客德拉吉报道率先披露了《时代》周刊撰写的白宫负面新闻,引得一群幕僚方寸大乱,感慨个人媒体不好惹。PC Magazine顺水推舟地说,现在有了比博客效率更高的叨客,公众对政府的威慑力也在增加。

最先把Twitter当作营销工具的是星巴克,一名经理坚持每天登陆Twitter,在“你现在在干吗?”的问题下写道:“来尝尝我们的危地马拉咖啡吧”,他没有付出一分钱成本,这款咖啡仍旧迅速成为了西班牙移民的最爱。唯一的麻烦是,因为Twitter首页原则上只显示最近5秒钟内的信息,这名经理必须频繁更新。

叨客能够活多久?

尽管已经成为话题,但到底能活多久还是个问号。这差不多是Web2.省略科技专栏作家法哈德・曼约奥认为,虽然Twitter前途光明,但它既不会成为谷歌杀手也不会成为Facebook杀手。Twitter的“实时性”只是被硅谷的评论家有意夸大了而已。“在人们对Twitter寄予的诸多厚望中,有一部分可以看作是硅谷惯有的炒作。当然,在这样一个希望渺茫的年代,Twitter也被树立成为一种标杆,使得整个科技世界依然保持乐观。Twitter非常简单,简单到人们在描述它的时候经常会不由自主地给它强加上一些东西。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力挺Twitter的人在鼓吹它的潜力时总是希望将它与众所周知的成功典范进行对比的原因。”

事实上,曼约奥的确点出了Twitter的一些问题,首先,Twitter的搜索引擎目前还非常简陋。它只能按时间顺序排列搜索结果,因此那些最好的结果很容易被愚蠢的信息和不断愚蠢信息的人淹没。当然,Twitter可以提升自己的搜索引擎。但是谷歌也可以。一旦所谓的“实时搜索”真的流行开来,谷歌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对Twitter进行索引,并将相关的Twitter信息显示在其传统搜索结果的一侧。而且,谷歌将借此占据上风。当你在谷歌中搜索“佳能EOS”时,你既可以获得相关网页和新闻,又能够检索最近的相关Twitter信息。而在Twitter上进行搜索却只能得到Twitter信息。用户会如何选择?

麻烦的还不止这些,尽管Twitter在美国市场取得了成功,但是这家成立3年的公司却未能抓住欧洲市场。根据Twitter搜索工具Twitter Scan的数据,英国最大的零售商乐购虽然也在Twitter上注册了一个账号,但是该公司目前为止却只过两条信息。汇丰银行的情况类似,虽然他们在Twitter上的关注者达到18人,但是至今仍未更新状态。

大部分的欧洲公司都认为使用Twitter是在浪费时间,还有很多公司则压根就没有听说过Twitter。英国电信表示,他们从未建立过Twitter账号,也没有这方面的计划。法国能源公司道达尔(Total)的发言人则表示,该公司

首席执行官马哲里对Twitter一无所知。瑞士食品巨头雀巢公司则称,使用Twitter“从未被提到集团的战略中来”。总的来看,与美国人不同,欧洲人并未迅速接纳Twitter这一新的社交网络技术。

埃文・威廉斯也意识到了问题,之前他一直抗拒在首页设置广告,现在也妥协了,用户已经可以在页面右侧看到文本广告。此外,Twitter将推出付费账户。埃文・威廉斯的计划是将免费和付费相结合,普通用户仍然使用免费账户,需要更多增值服务的用户则需要付费。威廉斯认为:“许多名人和大企业都通过Twitter满足社交需求。许多用户表示愿意付费使用我们的服务,我们现在将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付费账户分为4个等级,价格分别为每月5美元、15美元、50美元和250美元,可以享受的服务也越来越多。

中国版Twitter的前景

和当初的博客风潮一样,中国人也在积极加入叨客的行列,大把网站争先恐后地宣称自己是中国版的Twitter,以饭否网、做啥网、叽歪网为代表的模仿者们早就排着队等待瓜分市场。这种群起而上的热情似乎能得到数据的支持,在AC尼尔森的调查中,Twitter是增长最快的社交服务网站。在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期间,流量增长了1382%。

中国互联网自始至今都是在抄袭中发展,在模仿中创新。但是twitter的瓶颈在于这个功能可能在很多现有博客上都可以即时添加和应用,技术上几乎没有什么障碍,能否真正成长壮大还是大大的问号。这就和几年前博客网站蜂拥而起的情况别无二致,人人都在烧钱,一片欣欣向荣。但一等到新浪这样的门户网站也开始做博客,专业的博客网站就几乎尽数阵亡。

做啥网CE0牟志坚也担心门户网站迟早会盯上Twitter:“门户网站纯粹是怪物。在国外,没有像新浪这样的网站,要么是单纯的新闻网站,要么是工具网站,没有一家网站会包罗万有,彼此之间很清楚,互不侵犯,所以都能发展得很好。但中国,门户网站太强势,没有给其他专业的网站留下空间,因此,在国外最流行的网站,搬到中国来照做,就变成了小众网站。没人拼得过门户。”这可能是目前中国Twitter网站老总们的最大担心,Twitter平台的搭建并不复杂,一旦新浪也参与进来,会给靠风投度日的小网站带来致命的打击。

这种担心已经成为现实,目前国内比较出名的类Twitter网站,除了饭否网、叽歪网和做啥网等单一独立性网站外,还有依附于庞大互联网帝国腾讯的滔滔。作为腾讯增加QQ用户黏性的一个产品,Twitter功能已经被整合到QQ空间等产品中。目前滔滔本身并没有盈利的压力。

Twitter模式可以说是简单到了极致,如果你要抄袭就会发现它几乎抄无可抄,而好处是不管是抄袭者还是原创者大家都几乎处于相同的起跑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显然又是一个让中国互联网激动的典型的Copy to China项目。不过,让所有参与者感到头疼的是包括它的克隆对象本身在内的所有人都对这一互联网新形式无法清晰定义,而盈利模式更是遥远而不可及。更让人有挫败感的是Twitter的模式简单得让人惊奇。这让习惯了将国外复杂的模式简单本土化的中国互联网人有些无所适从。

“我们并不准备为饭否开发很多的功能,就像我们的同行所做的那样。因为Twitter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它很炫、功能多,而是它的模式,那就是简单。”饭否的CEO王兴认为,自己要做的工作是让交流平台操作更见简单、通畅、便利和舒适。比如提供包括网页、QQ、Gtalk、MSN和手机短信在内几乎所有已知的联系方式的接入。其他的一切都交给网民自己决定。这也就意味着,你在饭否上使用的很多有趣的功能并非出自饭否的研发团队,而是来自真正的网民。

不过尽管人人都在做网站,但如何盈利依然是没有解决的问题。所有被复制到中国的互联网项目,有拿到投资的,有被收购的,至今为止也没见到谁宣称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能全方位挣钱,但至少还是火了一把,烧钱也没烧自己的,投资人的嘛,先用着,烧完再继续拉别人。

上一篇:100亿带来的市场机遇 下一篇:注意!上海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