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利胆合剂治疗肝胆湿热证500例

时间:2022-09-16 10:47:14

关键词 肝胆湿热证 疏肝利胆 临床观察

舒肝利胆合剂是本院院内制剂,由广金钱草、王不留行、莱菔子、石菖蒲、郁金、茵陈、虎杖、广藿香、栀子、柴胡、青皮、芦根、莪术、枳壳等组成,有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主治肝胆湿热证。近3年来,笔者根用疏肝利胆合剂治疗肝胆湿热证患者500例,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50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96例,女性104例,男女比为3.8∶1;年龄21~70岁,其中21~30岁32例,31~50岁395例,占79%;51~70岁73例;有明显原发病的445例,占89%,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25例、药物性肝炎12例、酒精性肝炎233例、肝硬化16例、胆囊炎87例、胆结石53例、肝胆肿瘤8例、病毒性疱疹11例。

2 治疗方法

有明显原发病者在原发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舒肝利胆合剂50ml,1日2次,饭后服。无明显原发病者单独口服舒肝利胆合剂50ml,1日2次,饭后服。本合剂冬季少用或减量服用。治疗前后测血常规,肝肾功能。

服药期间注意饮食调理,宜清淡饮食,忌油炸、辛辣温燥食品,禁烟、禁酒,不熬夜、避免过于劳累。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价: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服药半月评定疗效。胁痛、口苦、腹胀、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肝胆湿热症状消失为治愈,胁痛、口苦、腹胀等主要症状减轻为有效,半月后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500例中,治愈324例,有效108例,

无效68例,总有效率为86.4%,疗效与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与原发病可能存在相关性,无效病例中慢性病毒性肝炎6例,药物性肝炎8例,肝硬化10例,酒精性肝炎30例,肝胆肿瘤病人6例,胆囊炎、胆结石、病毒性疱疹各1例,无明显原发病的55例中无效病例5例。不良反应有轻微的肠胃道不适感,有13例病人发生呕吐情况,有6例病人减少服药量至每次30ml呕吐消失,7例病人停药后呕吐消失。全部病例未见肝肾功能损伤。未见血常规异常变化。

4 体会

舒肝利胆合剂根据中医异病同治原则,抓住肝胆湿热证的主要本质是湿、热、瘀、痰,肝胆脾胃功能失调,属实证、热证,利用疾病的共性,制成口服液,方便了病人服用,也提高了使用频率。

收稿日期 2010-01-22

上一篇:银杏叶片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对照研究 下一篇: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