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翱翔的视野

时间:2022-09-16 10:38:51

2004年哈斯先生和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副总裁的特瑞先生曾来到中国摄影家协会,当时哈斯先生刚刚完成了非洲的拍摄,正在编辑画册。他打开一个精致盒子,里面是一叠精美的俯瞰非洲的照片,一张一张翻看,从空中拍摄的带有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更吸引了我们。

时隔一年多,《透过众神的眼睛》摆在面前,一个陌生又熟悉非洲,一幅幅视角独特的画面,向人们讲述了作者对非洲大地的情感与认知。

众所周知,摄影家经过职业磨练其目光是与众不同的。他们一是善于发现、二是视角独特,许多司空见惯的普通景物经过摄影镜头的提炼和润色,能化平淡为新奇变成闪光的形象,把读者带进妙不可言的境界。----这就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影集《透过众神的眼睛――鸟瞰非洲》给我最强烈的感受,看完它那200多幅图片,我觉得享受了一次丰盛的视觉大餐。

《透过众神的眼睛――鸟瞰非洲》全书的照片,是美国摄影记者罗伯特・B.哈斯采用航空摄影所拍的非洲大陆,其美妙在于那是任何陆地摄影从未展示、也无法展示的地球的一隅。为了拍摄纪录片,我曾经在非洲呆过一百多天,应该说对那里的地貌、风情还是有一定了解,但看了影集忽然感到大开眼界,发现非洲的新面貌。正如作者自述:过去“频繁曝光在我们眼前的是非洲的这样一个侧面:它困难重重,挣扎于贫困边缘……,在这里我想吟一曲别样的非洲,……我的非洲是慷慨的、圣洁的、骄傲的、野性的、高贵的、蛮荒的――我的非洲是那样无边的美丽”。罗伯特用镜头把我们带上高空翱翔,站在天神的视角俯视非洲,图片里峡谷群山、莽莽原野、蜿蜒海疆、奔腾群兽和部落民居……等都似乎成为有序的图形。我看了豁然开朗,原来非洲是异样的美丽,它们身上散发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潜藏着不可战胜的创造精神。

为什么影集会给人如此强烈、新颖的视觉感受?我以为很大程度是得益于航空俯瞰摄影,它打破了平视摄影的常规,用新鲜的图形构成扫除了我们常规看图的审美疲劳,从而产生视觉震撼。

摄影靠视觉语言来表达内涵的。高空俯拍不仅和光学物理有关,同时也是审美表意的手段,从某种意义说它实际上也是视觉暗示或隐语。唐诗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人早就知道登得越高,就看得更远,更加心明眼亮。我们自己爬山,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审美体验。所以罗伯特的航摄照片让我们在神仙居住的天国里重新观赏地球,其视觉感受必然超越在陆地上得到的顿悟和享受。我们不仅更加心旷神怡,而且似乎更能通观全局,把握真谛。

从摄影造型角度来欣赏该影集,也是别有情趣的。航空摄影凌空再现地面景色,画面造型会产生奇妙的变化,不管是什么景物(包括在地面上看起来破烂、贫穷的村落)都变得简约、抽象起来,有的甚至成了几何图案,一切都披上了诗情画意,“平添了几分高贵的风韵”(罗伯特自述)。那是在天上遥望人间的视像,我们听不到地面的吵闹、感觉不到非洲的炎热和艰辛,我们感到自己像历史巨人审视着地球、进入静静地遐思之中,这是一种很难得的审美体验。

背景资料

《透过众神的眼睛――鸟瞰非洲 》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2005年在全球隆重推出的一本异常精美的非洲航拍摄影集。该画册2005年8月在全球14个国家同步出版。

著名摄影师罗伯特・B.哈斯以一种全新的、引人深思的方法,从鸟类的角度再现了非洲的丰富和瑰丽,用空中俯瞰的形式给人无以伦比的视觉震撼。登临高处,熟悉的景象霎时变得充满灵性、质朴而神秘,在读者的心里唤起一种普通视角所不能体会的惊奇和诧异。点缀在这些美伦美奂照片中的是摄影师写下的简短而意味深长的随笔,让我们得以窥见在按下快门的瞬间摄影师脑子里闪现的火花,从而更深地理解书中的内涵。

毕业于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法律专业的哈斯还是哈斯维特股份公司的董事长和创始人之一,摄影只是他的第二职业。在介绍自己对于空中摄影的热情时,哈斯说:“从鸟类独特的视角来拍摄,镜头记录下的内容或许是我们肉眼看见过的,然而视角是那么的不同。这些摄影作品引领着读者的想像力一起翱翔。在空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从未预料到的奇景,以一种异常开阔的视角俯瞰我们的下方。人类的各种瑕疵――疾病、种族歧视、城市骚乱、吸毒都从空中的镜头中消失了。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在天空中接收到的影像展现了人类更美好的一面……只是对过去存在的或者未来将要发生的事物的匆匆一瞥。这种对我们家园的描绘,就像透过神的眼睛看到的一样。”

上一篇:网络热点聚焦 下一篇:EOS10D的红外“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