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全面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科学规划彰显特色

时间:2022-09-16 10:21:47

探讨全面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科学规划彰显特色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小康建设的推进,全国各地都积极进行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其中的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应坚持政府统筹、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逐步实施、有序开展,加快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农村住房改造 建设 科学规划 特色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农村住房改造和建设应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拉动投资、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在坚持政府引导、统筹、尊重农民意见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逐步推进、有序实施,建设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的新农村。

一、深入分析农村住房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住房条件也随之改善。我国农村建设中掀起了三次建房热潮,经过了砖木、瓦房兴建热潮、平房改建楼房的热潮、钢筋混凝土楼房建设热潮。虽然在一波波的房屋兴建热潮中,我国很多农民家庭都住上了高质量的新房,但也存在建房自发、无序浪费土地资源和人、财、物地发展现象,违背了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利于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社会主义发展观,推动农村住房科学改造

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应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政策,从科学角度出发,结合当地居民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在充分照顾农村生活和生产发展、乡村文明、民主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布局规划建设。

基于农村整体生产和行政结构特点,在农村住房规划中建设中心村和基层村,构建多个基层村、若干基层村的基本结构,这样的规划既继承了传统的二级行政结构,又利用分级规划设置提高农业劳动力生产劳作的便捷性,中心村起组织引导作用,并为农村的一产提供服务,有利于高效利用社会服务设施,利于农村整体结构的调整,也是房屋改造建设的基础。

根据农村当地的地质、地形情况,充分考虑和分析农村建设中道路、水面和山体三大要素,并结合农村的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及服务职能,全乡设立若干个中心村和若干个基层村,合理布局,从根本上消除农村房屋布局散、乱的现象。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统筹安排城乡居民点、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生态涵养、农林牧渔和二三产业发展用地,合理布局城市、小城镇、新农村社区周围的基本农田,为经济建设、城镇化发展和农房集中建设预留用地空间。充分利用国家有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等政策,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最大限度地支持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益。

三、完善信贷政策,促进农村房屋无障碍改造建设

相关部门应建设农村住房专项改造建设资金,引导和鼓励市内各金融机构参与农村住房建设。以土地收益为基础,建立国有独资或股份制形式的融资平台,向金融单位融资贷款,统筹各种支农资金集中使用,支持农村住房建设。积极探索实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农户住宅确权抵押、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多种贷款方式,解决农村建房资金困难。对承担农村建房任务的具备相应资质的建筑企业,优先给予贷款支持。四是落实规费减免政策。城市规划区内城中村、城边村和建制镇驻地村庄进行统一建设改造用于安置农村居民的住房,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城市规划区外旧村改造、整体迁建和农民自建住房,不收任何费用。五是落实产权政策。对农村住房,由市人民政府负责根据土地性质,依法核发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进行权属确认,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坚持“一户一宅、建新拆旧”,鼓励农民拆除危旧房、交还宅基地。

四、多措并举,推进农村房屋特色建设改造

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社区建设中多方联动、统筹协调、双向促进,从整体上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了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安排、配套建设了村庄道路、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沼气与供气、集中供热、路灯和科教文卫等设施。完善了排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推广“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官庄镇等乡镇已建设了生态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并建设了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农村供销社、农村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邮政物流四大载体及相关设施也已开始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服务。

五、科学规划,合理解决地、房、钱、人等问题

“地从哪里来”,一要各级政府通过局部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用地指标等办法,保障农民的建房用地。二要立足现有农村土地资源,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农村建设用地数量,拓展农村住房建设空间。当然,主要还是要靠节约集约、整理整治,关键是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

“房在哪里建”,是要在科学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下建房。一要做到“两规合一”,重点做到县市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无缝对接、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保障城乡住房建设的空间需求。二要完善县域村庄布局规划。进一步明确县域内各类乡镇和村庄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形成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保留村和特色自然村等“重点突出、梯次合理、特色鲜明、相互衔接”的村庄布局规划体系。三要提高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水平。着眼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要素,完善村庄和农村住房功能,体现村庄和农村住房的文化积淀与乡村特色。

“钱从哪里筹”,应当是多渠道筹措。一要创新农村融资机制。鼓励农民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联保贷款等形式筹集资金,稳妥推进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积极开展农村小额信贷服务。二要加强财税政策支持。统筹使用各种涉农专项资金,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困难家庭改造危房,减免和规范农民建房各类收费。三要探索宅基地复耕指标有偿调剂。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有偿调剂复垦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形成农民共享宅基地复垦收益的机制,减轻农户建房负担。

“人往哪里走”,主要是顺应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通过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向城市集聚。一要创新农民宅基地置换办法。对就业稳定、愿意进城镇定居的农户,通过经济补偿、宅基地换城镇住房、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体系等办法,鼓励农户退出农村宅基地,到小城镇、中心镇购房居住。二要创新促进农村人口集聚的办法。探索采取集体土地调换、农民宅基地串换、村庄撤并等具体办法,鼓励农户跨村建房,引导自然村及周边行政村的农村人口到中心村集聚建房。

综上所述,农村房屋改造和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关键所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随着农村迈入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村民对住房功能与居住环境的要求明显提高。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和建设好新农村住宅,使农村向现代化、城市化迈进。

参考文献:

[1]徐华水.创新理念,大胆探索全力推动农村住房改造建设[J].新农村,2010,(1):9-10.

[2]毛必喜.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新农村,2009,(12):3-4.

[3]赖瑞洪.全面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科学规划彰显特色[J].新农村,2011,(4):10-11.

[4] 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J].今日浙江,2009,(22):1.

上一篇: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节能 下一篇:现浇砼空心楼盖在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