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市政工程管理

时间:2022-09-16 09:31:54

谈市政工程管理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建筑行业在持续不断的发展之中,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市政工程施工单位、施工人员也越来越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依然会发生一些安全生产隐患,甚至会出现一些严重的事故,这些都需要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施工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为了提高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满足城市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一定要努力抓好施工质量,始终坚持技术标准,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和安全体系,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市政工程管理概述

市政工程管理中,监理单位就要提高工程质量,需要他们从工程的进展与质量着手,采用规范的手段对整个工程的进度、造价及质量等相关内容进行管理把控,协调各方关系。所以,工程监理是一项难度大、责任重的工作。市政工程是整个城市的综合工程,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无论是工程排水还是管道知识,所涵盖的内容也十分复杂。对于专业人员来说,都仅仅对其中某一个专业十分精通,而无法对所有的专业都精通,所以,这也造成了市政监理工作的难度。对于监理单位来说,对于市政工程的监理人员要进行特殊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提高技术含量,完全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市政工程建设需要以诚信作为基础,因此,不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严格自己的行为规范,使工程质量达到技术标准,一旦发现其中存在质量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对不符合技术标准的情况记录在案,提请相关部门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施工单位清除,以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化运作。

二、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缺陷

市政工程设施是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质量好坏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公共利益,为了确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探讨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和建设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已从单纯由政府投资发展为政府投资、企业等其它社会投资共同参与建设的新格局;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也由以施工单位自控为主发展为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和企业控制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但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施工方缺少对工程质量的管理

一般情况下,市政工程建设的招募方式是以招标投标的形式进行的,由于市政工程项目基本是以短期工程为主要项目,施工方对于项目的质量高低方面,管理水平不强。有时甚至在市政工程项目的招标过程中会出现转包的情况,以高水准的施工队伍进行招标,在成功获得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权后,就会有施工能力较差的施工队伍进行真正的施工建设。有些施工单位为获取自身的利益而对工程偷工减料,或者没有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工程进行建设,建筑工地的环境及设施比较差,建筑所需要的原材料和相应的工作人员关系也比较复杂,施工队伍很难对项目施工进行周到的管理和控制,这就导致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逐渐下降。

2、建筑市场中规范性不强

市政工程的大多数资金来源和相关政府拨款与专项资金,因此,施工方所需要担负的责任比较小,在缺少相应市政管理机制的前提上,因为施工方对质量的要求与施工管理方面的意识比较浅薄致使在施工时只注重市政工程的实施速度,从而忽略了工程的建设质量[4]。在招标确定之后,政府与相关实施方并没有相关合同以及有关协议,难以确保施工方的相当质量。市政工程的相关资格控制等一系列方面还没有形成标准的管理规范。

3、市政工程的监管机制有待提升

施工方在对施工质量的认识上还比较浅薄,建筑市场的管理也不够规范,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可归咎为缺少具有高效管理能力的监管机制,为了有效的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市政工程就要提高监管机制的监管水平。由于市政工程建设项目需要涉及到诸多因素,在施工建设的管理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市场监管部门的权力有限,对市政工程质量的控制负有相对来讲比较大的压力,目前,施工监管部门因为施工标准较低,相关企业好坏不一,市场监管方式相对简单,几乎不能起到实际的监管效果。

三、市政工程管理的完善措施探究

市政工程需要参建各方的密切配合,市政工程项目在对投资、质量、进度、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管理显示出独特的特点。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使得市政施工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由于对工程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控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工程质量问题已成为实施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等重大决策成败的关键。

1、强化工程质量意识

首先应该增强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项市政设施都是城市整个系统的一个零件,若缺了它,城市就像少了一条腿,若质量上出现问题,也将给国家和群众的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要学习和运用抓工程质量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质量水平;三是要用反面教材,给建设者们敲质量的警钟,“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应化为参与市政工程建设者们抓质量的自觉行动。

2、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的确立

工程不论大小,政府和职能部门必须指派专人负责,对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勘探、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监理等要按照分工,对工程涉及的各个环节负责,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人的头上,出了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3、加强诚信建设的建设

正是基于加强诚信建设的需要,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监理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以及勘察、设计文件和工程实体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情况记录在案,并提请有关部门将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4、监管体制的健全

任何一项工程中,施工单位质量自控是基础,监理单位有效监管是关键。要提高工程质量,监理就要着眼于工程的工期进展和质量,安全客观实际,采用法律的手段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工程造价和合同管理,协调生产过程中各有关单位的关系。市政工程质量监理是一项难度大、项目多、任务重的监理工作,因为市政工程是综合性工程,既有道桥工程专业知识,又有给排水专业知识,还有园林、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等工程的专业认识,而一般的专业人员只精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很难胜任市政工程的监理工作,因此,监理公司要对市政工程监理人员进行特殊培训,使其一人多能,胜任本职工作,为公司增添技术实力。

5、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市政管理体制的科学合理是保证其高效运行的有效保证。市政管理体制要体现管建分离等原则,政府首先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理顺利部门的职责与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在质量方面要建立合格的质量体系,各级人员都要明确责任。施工单位要从实际出发,踏实建设,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任务,确立相应的奖惩措施,使质量考核落实到位。

结束语

市政工程的安全质量是一切的基础保障,想要奋力促进市政建设工程,就必须要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与工程建设质量,加大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科学的规范市政工程建设。作为市政工程的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并有效落实质量管理体制,以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亚秋.施工企业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策略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

[2]薛咏涛.关于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年.

上一篇: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下一篇:探索地铁明挖车站基坑开挖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