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差距、补短板,让电工班从垫底到领跑

时间:2022-09-16 08:37:20

找差距、补短板,让电工班从垫底到领跑

2月27日,在川煤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班组建设考评会上,该矿机电队电工班2月以来的各项考评指标排名全矿52个班组第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去年下半年的考评中,这个班组排名全矿倒数第一。是什么让这个班组从垫底到领跑?

定置管理,做出样板

“去年考评我们班全矿倒数第一,很意外,很震动。”班长钱依顺介绍,考评会后,全班痛定思痛,从自身管理上找问题,找出“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标准规范落实不到位”是班组落后的主要原因。

他们总结出“细化标准,做出样板,实施定置管理;明确任务,划分责任,明确责任追究;逐级督察,连带考核,建立监督网络”的42字整改措施,逐项逐步实施,使班组短期内面貌焕然一新。

在馈电开关检修现场,3名职工正在精心操作。现场需要一个固定扳手,班组安全员赵琦吩咐身旁青工黄友建去取。黄友建快步走进工具房,从一层层、一排排的工具中抓过一个扳手就走。

“这么多工具,你咋知道就是这个?”笔者满是疑惑。黄友建呵呵一笑,顺手擦去脸颊上滚落的汗珠:“啥东西往哪儿放,都有固定位置,不会拿错。”

顺着黄友建的指示看过去,笔者发现每一层工具柜都贴着照片。每样工具都规定摆放位置,还注明了名称。

说起定置管理的由来,钱依顺讲了个故事。有一次,班组检修主井挡车栏着急用钢圈,班组安排一名新职工去取。这名职工从车间东头找到西头,翻箱倒柜,20多分钟也没找到,耽误了检修,影响了时效。

问题出在哪儿?原因就是没有规范。为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班组推行定置管理,设立班组工具管理员,要求将所有工具固定摆放,做出样板后,拍成照片,制成卡片贴在工具柜上。放的人照图摆放,取的人按图索骥。一来二去,就形成了标准。工具房里不再凌乱,整齐美观,一目了然。

如今,电工班定置管理不仅只局限于工具。在电工车间,待检设備怎么摆,焊接设備放哪里,电气线路管线怎么走,班组都有样板。根据不同设備的特点和要求,班组工具管理员绘制出车间布置标准图。每次检修,现场职工照图摆放即可。

区域承包,划分责任

在主井变电站检修间歇,电工班2名职工给主配电箱做维护保养。奇怪的是,只擦拭了配电箱内的线路和仪器仪表部位,而没有擦拭配电箱外壳。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全擦?笔者很是不解。

钱依顺解释:“这不是他们偷懒,是各司其职,管好自己的‘责任田’就行。”电工班构建班组班务和任务管理体系,形成了“班务横向闭环,任务纵向闭环”的工作执行结构,每项工作均有相应的专职责任人员。

在电工班职工眼里,电气设備就像是自己的“孩子”,需要自己细心呵护,认真检修维护。随着该矿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很多电气设備检修和维护的难度提高,检修及维护工序日趋复杂,很多设備检修和维护需多岗位协助完成。

以前,在设備检修和维护管理上,电工班实行“大锅烩”,班务和任务不分,检修和维护任务不分。班组每个人都要负责设備检修维护任务,但效果不好,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有的班员不了解自己的基本职责,不善于合作,只顾自己干活,相互推诿扯皮不愿承担责任。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检修人员查出问题不及时整改,留给下一个维护人员,造成检修延误、质量不高和效率低下等差错。

从今年开始,电工班开始端掉班组“大锅烩”,将设備检修维护划分为2大块,分别划给全班3个检修小组和2个维护小组,每组2个人。此举有效化解了检修人员和维护人员之间矛盾,使全班人员高度协调,相互配合,工作中出现问题时相互提醒和监督。

哪块“责任田”出了问题,对应的责任班组就承担责任。新办法实施以来,杜绝了以往因交接不清、责任不清而出现的问题。今年以来,电工班没有因为设備保养不到位和操作不当影响生产,同时还减少了区队内部修理费用支出。

每月初,电工班制定出班组详细工作计划,然后在月底总结,在策划和总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在,特别是在遇到突况时,全班就像是拧成一股的绳子,争着干,抢着干,已经是这里的常态了。”对于现在这样的变化,钱依顺感到很欣慰。

“没有建立新制度、新规则,我们只是把班组管理规定细化了,让职工执行起来更方便。”电工班长钱依顺道出了班组的管理秘诀。今年以来,电工班累计完成各类井下作业660人次,完成工作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3%,全班杜绝了轻伤及以上事故。人还是那些人,班组还是这个班组,2个月的时间就打了个翻身仗,这就是管理的力量。(编辑/李燕)

上一篇:保持“空杯心态”对待安全工作 下一篇:全民安全教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