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影响我国外向型企业贸易竞争力的因素

时间:2022-09-16 06:44:30

探析影响我国外向型企业贸易竞争力的因素

摘 要:入世十年以来,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这给国内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总体现状、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具体因素、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应对措施三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外向型企业;贸易环境;竞争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38-01

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大国,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较快。其中对外贸易经济突飞猛进,表现和贡献尤为突出,但是往往迅速的发展,会伴随出现很多急待解决的矛盾。 提高我国企业的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对我国未来整体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外向型企业所处的贸易环境

(一)国际贸易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各国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取得了飞跃发展,国际竞争也呈现了出前所未有的强势。我国对外贸易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自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国家严重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以及他们国内的高失业等问题,使得这些国家设立新的贸易保护壁垒。

(二)国内贸易环境

从国内贸易环境来看,我国已初步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资源配置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成熟、不完善, 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WTO成员中的主要一些欧美国家对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不认可。一旦成为反倾销的诉讼对象,很可能因为参照的市场体制国家标准不同而败诉。

另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目前处于严重的通胀阶段。对外贸易所需的原材料及其他一些加工,物流,人工等各项费用大幅上涨均增加了贸易成本,使得本已利润微薄的贸易产品缺乏对外贸易竞争力。

从具体工业制成品出口来看: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技术含量较低,工业附加值不高,主要贸易方式仍然是加工贸易类,并未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国际市场份额中,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在我国制成品的出口额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

从上述几方面可见我国目前的贸易结构相当不合理,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二、外向型企业内部的贸易条件

外向型企业是对外贸易竞争的微观组织者。只有企业练好内功才能真正的提高一国的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与企业外部贸易环境相比,企业内部的贸易条件对于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同样不可忽略。 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员工的素质人才的开发,企业文化的培育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的领导力。 目前我国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是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营管理粗放,管理组织落后,管理效率低下,制约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影响企业市场形象。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的是比国内贸易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需要企业领导者有一定前瞻性以及承担各大风险的能力。

(二)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的商誉和形象都是企业文化的外在体现。很多中国企业对企业商誉和形象的认识不够,存在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重实力,轻商誉和形象的偏向。有形资产更多体现为企业的经济实力,无形资产更多地体现企业的市场能力。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世界知名企业的商誉资产几乎超过其总资产的50%,而且愈发增加。可见,公司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无形资产上面。通过各种形式传输和沟通企业的价值观,使命以及目标和战略, 建立起独特的企业文化从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三)外向型企业人才的培育。 人才的竞争是对外贸易竞争的核心,懂外语、法律和外贸知识的外贸复合型人才和人力资源是构造外向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多边贸易体系下,我国外向型企业需要一批懂得并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人才,才能在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中从容应对各种诉讼,变被动为主动,而不是因为缺乏相关人才而被迫放弃国际市场。

(四)企业的研发能力。 多数企业家缺乏创造性思维,原因还是企业的机制问题,没有真正建立起具有适应性、先进性、合法性的创新机制。当前我国主要外向型企业仍然出口的是贴牌加工型产品,处于低端的价值链,没有自己的品牌,获利甚微。研发新产品能力的严重缺乏,同样也会因为没有自己的技术标准而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

率先走出国门的海尔、联想等的瞩目成就证明创新和研发能力是企业保持强大的竞争力不竭生命力。 海尔人走过了长期的改革创新之路:管理理念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资源开发创新―市场拓展创新―营销观念创新。海尔集团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中心,更好地贴近和服务目标市场,并且制定自己的技术标准,从而绕过技术性和绿色等非关税贸易壁垒。因此海尔能走在中国企业、世界企业的前列,不断取得突破和发展,这是给我们最好的启发和激励。持续的创新是外贸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源动力,是企业参与对外贸易竞争的命脉所在。

三、结语

根据上述分析,我国在入世后对外贸易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外贸经济增长很快,整体经济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进而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外向型企业需要建立绝对核心竞争力,与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相抗衡,才能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竞争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即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冷静处理贸易摩擦,改革国内市场结构和体制,从而提高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对外贸易竞争力。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周义红 (1973―),女,重庆人,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MBA 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国际商务,宜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林善浪.中国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1-3,7-11,18-29.

[2]王象山.未来竞争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0-171,180-201,221-227.

[3]刘德胜.WTO企业接轨全书[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20-30.

[4]戈登•沃克,刘刚.现代竞争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4,17-227.

[5]谢新洲,包昌火.竞争对手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49-107

[6]刘明.竞争论-提升企业能力的七种武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1-3,138-173.

上一篇:探析网络在有色金属企业营销中的应用 下一篇:试论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