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对居民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9-16 06:18:26

房价上涨对居民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 要:近年来,中国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仅从节育技术和妇女受教育等角度进行解释明显缺乏说服力。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房价对出生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房价的过快上涨对居民生育行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房价对居民生育行为的影响程度大于其他影响因素,表明房价在生育率下降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关键词:房价;生育行为;动态面板GMM

作者简介:李勇刚,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 南京 210093)

李 祥,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 南京 210093)

高 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江苏 南京 210093)

一、引 言

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缓解人口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压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前实现了现代人口再生产型的历史性转变。但是,过于严厉地控制人口总量,造成出生率超低、生育率下降、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严重滞后等问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生育率已降至1.2,后调整至1.8。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和北京已分别降至0.67和0.68。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生育率已降至1.3左右,远低于人口自然替代生育率水平。截至2010年底,我国出生率已从1987年的23.3‰递减至11.9‰,人口自然增长率则从1987年的16.6‰降至4.8‰。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幅下降表明我国已靠近了“超低生育率陷阱”,这有可能会对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结构优化等带来严重的冲击。

历史上,我国深受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向来重视家庭子女的数量问题,但是为何人们越来越不愿意生儿育女,导致生育率下降如此之快呢?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居民的教育和医疗负担逐步减轻,抚养下一代的成本逐步降低,按理说生育率应该上涨才是,但生育率依然处于持续下降趋势。那么,到底是何种因素导致了生育率的持续下降?或者说,还有哪些我们忽略的因素导致了人们生育意愿持续下降?从房地产角度分析,截至2010年底,伴随着生育率的逐步降低,全国房屋平均销售价格却从1987年的408元/平方米涨至5 032元/平方米,大大超出了人们的住房支付能力,给人们造成了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能否认为近年来房价的过快上涨也在生育率下降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此,本文将研究房价对居民生育行为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生育率持续下降的现象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有学者从人口学角度探讨居民生育行为。Becker,Duesenberry and Okun认为各种生活和社会成本的上涨导致生育率的长期下降 [1 ] (225-256)。Yakita发现当生育率较低时,预期寿命往往提高,以及居民生命周期的储蓄也相应增加 [2 ]。Andreassen研究了政府扩张的程度和人力资本累积的影响因素,发现死亡率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 [3 ]。Murphy,Simon and Tamura证明死亡风险的降低与生育率的下降存在强烈的正相关,而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则与生育率存在强烈的负相关 [4 ]。

一部分学者从经济基本面因素解释居民生育率下降现象。一些学者利用跨国数据实证研究发现GDP、居民收入和生育率之间存在牢固的负相关关系 [5 ]。Becker将儿童看作耐用品分析生育率决定问题,发现居民收入、儿童抚养成本、知识、不确定性和偏好是生育的决定因素。他进一步利用原始横截面数据实证发现儿童数量与收入水平负相关 [1 ] (225-256)。

从人口学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解释生育行为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一些学者尝试从房地产经济学角度研究居民的生育行为。

一些学者从居住条件分析生育行为。他们认为住房市场中的居住条件(如住房自有率等)将导致居民组成家庭和选择生育的时间延迟 [6-7 ]。Mulder and Wagner通过研究发现西德和荷兰的有房夫妇比租房夫妇更快得到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8 ]。Murphy et al.利用新数据记录美国长期的生育率下降现象,发现婴儿潮规模最大地区的儿童入学率的增量最小,与之相对的是,婴儿潮规模最小地区儿童入学率的增量最大。此外,他们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密度对生育率产生负向影响 [9 ]。Mulder and Billari(2010)发现在西方国家的自有住房体系中,较高的自有住宅分享率和较低的抵押贷款获得率将导致较低的生育率 [6 ]。

另一些学者则从居住空间价格(如房价和租金)研究居民生育率降低现象。Easterlin and Crimmins对于房租上涨阻碍生育行为的观点持怀疑态度。他们在解释城乡生育行为差异的时候更强调个人偏好在生育中的作用 [10 ]。Sato发现城市规模越大,集聚经济效应越明显,对居民的收入将产生积极影响,对生育行为则产生负面影响 [11 ]。Borsch-Supan利用1976~1977年美国三个大都市区的季度住房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发现房价对居民家庭的组成具有负向影响 [12 ]。Haurin,Hendershott and Kim,Ermisch等人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13-14 ]。当然,居住空间价格方面的差异除了产生人口拥挤等影响生育的因素之外,还导致中心城区的居住限制及土地利用限制等影响生育行为的其他因素 [15 ]。易君健和易行健利用香港1971~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房价对生育率的长期影响,发现房价指数每上涨1%,总和生育率将下降0.45% [16 ]。Simon and Tamura利用1940~ 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单位房租与生育率存在横向的负相关关系[17 ]。Hui,Zheng and Hu利用香港1976~2010年季度时间序列数据研究房价、老年抚养比和生育率的关系,发现房价和老年抚养比提高1个百分点,将分别导致出生率降低0.52和1.65个百分点,长期内房价和老年抚养比是出生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18 ]。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居民生育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19 ]。但是我们认为还存在一定缺陷。一是大多数研究没有对房价与生育行为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梳理,无法有效理清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居民生育行为的影响;二是当前的研究大都用单个城市或者几个国家数据进行分析,没有利用跨地区、跨年度的大样本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无法全面有效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房价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组成的面板数据分析房价上涨对居民生育行为的影响效应。

三、房价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机理

高房价对我国居民生育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渠道产生(见图1)。

1. 高房价延缓了年轻人组成家庭的时间,进而影响了居民生育行为

由于我国城市家庭大多受传统住房消费观念的影响,秉承“结婚一定要买房、不买就不结婚、买房就要买大户型以及超前购房”等观念,加之受到“现在不买以后更买不起”的恐慌性购房心态的影响,导致很多在城市生活工作的年轻人没有自有住房便推迟结婚,更不会考虑在租房情况下生育及抚养下一代。因而,高房价导致我国居民生育第一胎的时间大大延长,对居民生育行为产生不利影响。

2. 住房支出的增加降低了居民生育意愿

随着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以及个人购房融资手段的多样化,许多家庭依靠按揭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实现了自有住房的梦想,但是房价高企还是给他们带来了较大月供压力。截至2009年底,通过对20个重点城市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贷款买房者月供占其月收入的平均比重达到34.2%,虽较2008年下降1.1个百分点,但仍占收入的1/3以上①,可见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仍较为沉重。从月度偿付率来看,2010年我国月度偿付率较高的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其中,北京的月度偿付率最高,全年大多数月份超过100%,重庆则是仅有的几个月度偿付率低于30%以下的城市之一②。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居民房贷偿还压力较大。在此情况下,按揭贷款偿还压力将对自有住房夫妇生育和抚养小孩的支出产生挤出效应,导致年轻夫妇生育第一胎意愿降低,甚至“双独”年轻夫妇不愿生育第二胎 [20 ],从而降低生育率。

3. 房价快速上涨提升了部分家庭的生育意愿

对于住房贷款压力较轻或一次性付款购房的家庭而言,房价上涨会增加其财富总量,抚养下一代的收入也更多,因而其生育意愿也会相应提高。同时,房价上涨后,住房拥有者可以通过出售房产或抵押贷款方式获得更多收入,其抚养下一代的能力相应提升,从而提高生育意愿。

至于房价上涨最后是否导致总和生育率下降,则需要根据居民生育意愿提高部分与下降部分绝对值比值的大小进行判断。

四、实证结果

1. 模型的设定和变量的选取

构建房价与生育率的对数型面板计量模型为:

在(1)式中,下标i和t分别表示城市及时间;BR表示出生率,为被解释变量;HP表示住宅价格,作为解释变量;X表示控制变量,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妇女受教育程度ED{3}、老年抚养比ODR、城市化率CR{4}和社会保障支出SSE5个变量;?茁0表示截距项,?茁1、?茁2、?茁3表示弹性影响系数;?自i为不可观察的地区效应;?滋it表示随机误差项。

根据实证分析的需要并结合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了7个变量进行分析。其中,由于总和生育率仅代表妇女的平均生育水平,不能恰当反映由房价、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所引起的妇女生育水平的变动情况,加上省级总和生育率的数据难以获取,因而我们用另一生育率指标来描述妇女生育行为:出生率。出生率能够恰当反映出短期生育行为的变化情况,而且省级出生率数据容易获取。

2.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分析

因城市层面的出生率和妇女受教育程度数据难以获取,本文选取了中国1999~2010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出生率、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数据来自2000~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城市化率数据来自2000~201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妇女受教育程度数据来自《1990年以来中国常住人口数据集(1999~2004)》以及2000~2011《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人均GDP数据来自国研网统计数据库;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数据来自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和《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以1998年为基期,利用各省区市CPI指数将住宅销售均价和人均GDP转化为实际值。为了消除异方差性,本文对7个变量作自然对数处理。本文所用变量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如表1所示:

3. 实证结果分析

为了消除解释变量之间的内生性以及克服弱工具变量的影响,降低回归结果的偏误,本文利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回归。依据公式(1)所设定的计量模型,本文分别构建4个模型分析房价对居民生育率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模型(1)没有加入任何控制变量,模型(2)控制了人口、教育程度和社会保障因素的影响,模型(3)控制了宏观经济因素与保障因素的影响,模型(4)则控制了人口、受教育程度、宏观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由AR(1)和AR(2)统计值可知模型差分项不存在序列自相关,由Sargan 检验的统计值可知模型所选的工具变量有效。由此可知,实证结果总体上是稳健的。

首先,由模型(1)~(4)可知,房价对出生率的影响显著为负,表明房价越高,居民生育意愿越低,与现实判断相吻合。表明1998年实施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以来,房价的过快上涨,提高了未购房年轻夫妇的买房负担,延缓了生育第一胎的时间;同时,在我国购房者大部分为按揭贷款购房的情况下,房价过快上涨加重了他们的还款压力,降低了生育第二胎的意愿,从而导致居民生育率的下降。

其次,由模型(2)和(4)可知,妇女的受教育水平对出生率的影响显著为负。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背离传统生育观念的可能性也越高,其生育意愿相应降低。另外,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参加工作的年龄越大,面临的生活压力越大,生育和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越高,对其生育行为产生不利影响。老年抚养比对出生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老年人对小孩的偏爱影响了年轻人的生育行为,促使一部分不愿意生育的年轻夫妇转变生育观念,从而提高了出生率。

再次,由模型(3)和(4)可知,人均GDP对出生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影响系数从0.086降至0.066,说明人均GDP每提高1个百分点,出生率降低0.07~0.09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对生育率的影响不显著,而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生育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表明城市化水平的加快并没有导致生育水平受到影响,而国家增加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支出,则有效增加了他们的可支配收入,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成本,显著提高了他们的生育意愿。

此外,从各变量的影响系数的绝对值判断,房价对生育行为的影响程度大于其他变量。由此可见,随着我国房价的迅猛上涨,房价超出了大部分居民的支付能力,导致人们的生育意愿受到较大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动态面板GMM模型对1999~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近年来房价上涨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近年来高企的房价是影响居民生育行为的最主要因素,房价的迅猛上涨对居民生育行为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加速了生育率的下滑。(2)人均GDP和妇女受教育程度对居民生育行为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3)老年抚养比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生育行为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以扭转生育率的下降趋势:(1)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性住房和廉租房,减轻低收入家庭尤其是新婚夫妇的购房压力。(2)政府可适当考虑出台新婚夫妇生育津贴,减轻年轻夫妇的抚养压力,提高年轻夫妇的生育意愿。同时,降低首套房利率水平,减轻购房者的还款压力,提高生育意愿。(3)政府应进一步增加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支出,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提高生育率。(4)继续坚持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的理性回归,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减轻高房价给购房者和未购房者所带来的沉重负担。

注 释:

① 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② 数据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住房绿皮书》。

{3} 用6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妇女人数占6岁及以上总人口的比重表示。

{4} 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表示。

参考文献:

[1] Becker G S,Duesenberry J S,Okun B.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Fertility[A].Universities-National Bureau.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Change in Developed Countries[C].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2] Yakita A. Uncertain lifetime,fertility and social security[J].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2001,14(4):635-640.

[3] Andreassen L. Mortality,fertility and old age care in a two-sex growth model[Z].Statistics Norway Discussion Papers,2004.

[4] Murphy K,Simon C,Tamura R. Fertility decline,baby boom,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Human Capital,2008,2(3):262-302.

[5] Schultz T P. The fertility transition:economic explanations[J].Economic Growth Center Discussion Paper,2001,(8):833.

[6] Mulder C H, Billari F C. Homeownership regimes and low fertility[J].Housing Studies,2010,25(4):527-541.

[7] Yi J, Zhang J. The effect of house price on fertility:evidence from Hong Kong[J].Economic Inquiry,2010,(48):635-650.

[8] Mulder C H, Wagner M.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family formation and first-time home ownership in the context of West Germany and the Nether-Lands[J].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2001(17):137-164.

[9] Murphy K M,Simon C,Tamura R. Fertility decline,baby boom,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Human Capital,2008,2(3):262-302.

[10] Easterlin RA,Crimmins EM. The Fertility Revolution:A Supply-Demand Analysis[D].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

[11] Sato Y. Economic geography,fertility,and migration[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7,61(2):372-387.

[12] Borsch-Supan A. Household formation,housing prices,and public policy impact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86,30(2):145-164.

[13] Haurin D,Hendershott PH,Kim D. The impact of real rents and wages on household formation[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3(5):284-293.

[14] Ermisch J. Prices,parents,and young people's household formation[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9,45(1):47-71.

[15] Glaeser EL,Gyourko J. Urban decline and durable housing[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113(2):345-375.

[16] 易君健,易行健.房价上涨与生育率的长期下降:基于香港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8,(4):962-982.

[17] Simon J C,Tamura R. Do higher rents discourage fertility? Evidence from U.S. cities:1940-2000[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9,39(1):33-42.

[18] Hui ECM,Zheng X,Hu J. Housing price,elderly dependency and fertility behaviour[J].Habitat International,2011,36(2):304-311.

[19] 易想和,王翠绒.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述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71-74.

[20] 张 亮.城市居民的二胎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92-96.

(责任编校:文 香)

上一篇:基于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供应链柔性研究 下一篇:从“本真的历史”到“效果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