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求习作好,先做导航人

时间:2022-09-16 06:13:21

欲求习作好,先做导航人

“欲求习作好,先做导航人”。教师只有不断研究学习,才能满足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才能以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不断丰富学生内涵、促进学生不同程度地发展。通过自己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在新的理论指导下,理解践行于自己的习作教学实践,今有案例,与君共勉。

一、习作源于生活,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今天读了孩子们的作文《快乐的劳动》后,我更意识到:小学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只有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对周围生活的观察、品味、描写中,才能真正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在校劳动那天,出发之前告诉孩子们:好好干活,细细品味,回来后写一篇作文。劳动中孩子们干得热火朝天,似乎没有发现他们用眼看、用心感。但当我读了孩子们的作文后,真让我感受颇深:真实的东西才是最感人的。他们从不同角度描写那快乐的场面:有的写“拔胡萝卜”的乐趣;有的写“起葱”的窍门;有的写“挑韭菜”从厌烦到有所感悟。特别是史安琪把这一场景刻画得很是到位。一开始拿起韭菜时的轻视简单,挑的过程中的厌烦甚至怨恨劳动,刻画得很真实,由此验证了孩子真实的想法。当她看到其他孩子都在认真地挑时,她深深悟到:无论做什么都要认真,有韧性,多么有深意的感悟。还有小高爽的文章更是让我感动,一颗善良的童心让我们所有成人都感到汗颜。她的选材更是与众不同,在享受劳动的快乐之时,她的目光投向了那只可怜的小狗,她在作文中写道:那只骨瘦如柴的小狗被铁链锁着,它的饭盆比脸还要干净,可见它的主人根本不给它饭吃,它太可怜了。看看它对我汪汪地叫,我伤心地流泪了,我想去抱抱它,却被老师叫住了,告诉我不允许靠近它,它会咬人的,没有办法的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可怜的狗狗,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救你出去,到那时我把你喂得胖胖的,等着我可怜的小狗!”读着读着,我不禁泪光盈盈,多么善良的孩子……

通过这次实践性习作,我更确信: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是多么重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依然会不断鼓励我的学生坚持观察周围一切,养成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使孩子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相信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演变成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丰富源泉。

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篇略读文,按教学计划一课时完成。可当我带领孩子走入文本后,孩子对这篇文章的热爱深深地感染了我,与此同时我才意识到这篇文章太接近孩子的生活。每个孩子都用心读课文,都非常踊跃地想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于是我随时调整教学思路,和孩子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感受自然风光的如诗如画;感受童年趣事的笑声连连;感受小桥的印记;感受采茶想到的采蘑菇、采韭花、打臭梨蛋子等带来的无限乐趣;感受老家的温馨甜蜜。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小马静读小溪欢歌这部分时,读后很有情感地说:“小溪就像一条神泉,永远静静地流淌着,像一件永远玩不够的玩具,给孩子们带来无穷欢乐;像一件买不来的精品,永远装饰着这个和谐、安静、祥和的小村庄;更像一位母亲,养育着这个村庄的人们!”多么美妙的声音,多么有灵性的语言。在她的牵动下,其他孩子纷纷争讲自己的童年趣事,小河里捉鱼的快活,打水仗时激烈兴奋,洗澡时的欢声笑语……孩子在家乡小河中的记忆刹那间如泉涌倾泻而出,让我听在耳中、喜在心里。说完了潺潺的小河,家乡的木头桥、石桥、铁桥如一位位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看望他们的小伙伴,可爱的孩子更不会忘记这些朋友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女孩口中的“仙女散花”点缀着小桥下的清澈河水,男孩口中的“小石子投入河中水花四溅的快意充盈心中”……那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荡漾在孩子甜蜜的心间。更让我兴致勃勃的是孩子读了小作者的“采茶乐趣”这一块时,他们的话匣子顿时如洪水般汹涌而来,个个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经历:采韭花打磨后吃进口中的特殊味道,寻到蘑菇时的欢呼雀跃,打山杏时顽皮嬉戏,山钉子入口时的甜酸感觉……让我听得如醉如痴,不由得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分享童年的乐趣。说到老家,他们沉默了,跃跃欲试的小手缩了回去,眼中分明有了一种思考,似乎不知该如何表达。此时我深情地说:“孩子们,童年的乐趣浸入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深深地留恋。那些美好的回忆将会伴随我们的一生。老家也会如此,因为那里印记我们成长的足迹;那里有父母对我们的百般疼爱;那里刻印着我们的欢声笑语;那里有父母含辛茹苦的日夜操劳;那里驻留着我们的幸福如意、调皮顽劣;那里有父母对我们不分昼夜的牵肠挂肚;那里有太多让我们感动泪落的记忆。我爱我的老家,孩子们你们爱她吗?”“一石击起千层浪”。孩子纷纷站起来说着对老家的爱恋,对父母的关爱,听着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喊,我的心为之伤感。我是真的爱我的老家,爱她的一草一木,爱她的一砖一石,这是别人无法理解的。

多么精彩的一堂课,我和孩子情感相通,在情感共鸣中学习语文。而后孩子自发提意,自己创作了一篇“小桥流水人家”。读后我欣喜若狂,笔下的“小桥流水人家”真的不亚于作家笔下的这篇佳作,此节课真可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三、诉真情实感,书习作之魂

本单元习作是要求孩子们写一封信,前提是和西部或远方的孩子进行“手拉手”活动。互通友谊,互相倾诉,共建友谊之桥。可是本次习作在每个孩子的手中不但没有妙笔生花,而成为扎手的刺猬,孩子们一声声发自内心的难言让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抛开教材的要求,走进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因为此次习作孩子没有真实体验,怎能让孩子在虚拟中造假呢?更何况怎能与西部或远方孩子共建友谊之桥呢?无稽之谈,全盘否决。

站在讲台上的我微微一笑,孩子看到我笑了,他们的脸上也飞扬起灿烂的笑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甚至有的孩子直言不讳地说道:“老师,我们别写了。”“老师,我们换一个作文吧。”“老师,要不让我们抄吧。”“对了,英才教程上有”……看来孩子们还是有兴趣的,于是我笑着说道:“老师有一种办法,既能完成本次习作,又能学会写信,你们想不想听?”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我顺势抓住孩子的兴奋点:“给谁写信自己定,信的内容自己说了算,但写信格式老师说了算,行吗?”孩子们欢呼雀跃,有的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下笔成文。孩子的激情感染着我的每根神经,我立刻抓住这个时机告诉孩子写信格式,认真倾听后的孩子让教室变得鸦雀无声,只听到钢笔的走动声……看着孩子奋笔疾书的样子我情不自禁地笑了,为自己的教学机智,更为孩子的如饥似渴。

到了一班上课的时候,我直奔主题,眼中呈现的是孩子们兴奋的表情,耳旁回荡的是孩子们啧啧称赞的声音。钢笔流动的声音打破了安静的教室,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小手抒发自己的情感,用他们七彩的手笔描绘自己美妙的情怀。张志强,我班的强哥,做人真可谓“大哥”,但习作连“小弟”都称不上。此次习作让我和他的数学老师走进了孩子的心灵,深深感受到孩子无形的压力。他在习作中写道:“想念的哥哥,你知道我有多烦恼吗?数学课上我几乎什么都不会,我怎么这么笨呀!我该怎么办,有时我的压力真的很大,真的好怕数学课,你说我是不是个大笨蛋……”发自内心的想法跃然纸间。真实中不仅让孩子的习作水平潜移默化地提升,更体悟到孩子成长中的烦恼与不快。坚信数学老师的谈心,让他有新起点,坦然面对自己,尽力就好,让我们共同诉真情实感,书习作之魂。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的教学理念犹如源头活水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新的课堂践行让我如鱼得水、硕果累累。让我们携起手来,把创新探索进行到底。因为我们都知道站在巨人肩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我们以新理念为垫脚石,坚信可以攀得更高。

上一篇:新课程下加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安阳市中招体育考试实施现状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