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高校学生组织的组织文化建设

时间:2022-09-16 05:54:50

探微高校学生组织的组织文化建设

1启动制度文化重构

主席团及部长均由高年级学生担任。充分发挥高年级骨干已积累起和丰富经验和较高威信,提高学生会工作的全局统筹意识。在低年级层面,引入社团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在大二年级中招募40人左右规模的“学生骨干储备团”,为四个工作小组,以工作小组为单位协助学生会主席团及各部长开展相应工作。同时,由秘书处牵头定期组织“电气学院学生骨干储备团”开展培训学习,学长交流,朋辈联谊等活动。

2挖掘精神文化内涵

(1)走访实践,探寻前辈足迹

学生骨干在成长过程中,尤其在对学生组织最初的好奇与热情逐渐褪去之后,经常出现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加入这个组织?为什么组织这些活动?对此,榜样的作用不容忽视。组织学生骨干利用暑期走访有学生骨干经历的优秀校友,他们已活跃在经济、社会建设的各条战线上,拥有丰富的阅历,通过与自己有相似成长轨迹的优秀学长互动,开阔眼界,增进感情,吸取经验,坚定信念,激发动力。

(2)总结凝聚,提炼文化符号

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首先来源于成员对这个集体的直观认知。通过文化符号的凝练,完善学生组织形象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生组织的知名度,增强认同感。[3]院学生会通过征集产生会徽后,将征集院学生会宗旨口号。与此同时,在“储备团”中以各个工作小组为单位进行形象建设,开展各工作小组的名称、口号、徽标等的设计和确定,加强小工作单位的凝聚力。

3推进行为文化发展

(1)加强各级激励,注重仪式教育

仪式教育可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得到陶冶,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将学生组织的全体大会、年度大会和年终团拜等形成惯例和传统,提升每个成员的主人翁精神,适时适宜的举行各类评比表彰仪式,颁发证书或纪念品,并加以宣传外报,在学生组织各部门、成员间树典型,指方向,造氛围。

(2)推行“文化建设周”,促进内部融合

为促进学生组织内部融合,学生组织内定期开展“文化建设周”活动,涉及体育、文艺、成果展示等多种内容和形式。定期对阶段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和展示,不仅是对内的回顾,也是对外的交流,对组织和成员是一次成果的肯定,也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举办主题各异的沙龙活动,引导组织成员对社会、周边热点和组织本身问题的观注与讨论,加强学习性。

(3)夯实物质文化基础

重视学生组织的阵地建设。阵地是学生组织工作的重要物质条件和有形依托。分别为学生会和“E志者”协会开辟了专属活动阵地,配备硬件设施,注重室内布置。同时,开辟阅览室,购置书籍、杂志等,同时兼具活动室、会议室功能,以满足学生组织对阵地的需求。

4组织文化建设成效

4.1建设组织文化有利于解决学生组织的现存问题

发展上的困境,管理上的模糊和形象上的尴尬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组织文化的建设和渗透可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通过组织架构等的制度文化建设,解决交流、凝聚障碍,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建设为不同年级学生骨干及普通团员切实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渠道。

4.2建设组织文化有利于学生组织的进一步提升

组织文化具有很好的传承性,其不同于依靠人的传承和依托制度的传承,而是一种“活”的传承无形而神聚,更加深厚和切中精髓。[4]组织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凝聚,是一种由精神渗透至行为的管理。通过文化建设,能够在组织内部建立共同的语言系统,达成共识,减少沟通障碍,提高成员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作者:卢俏 单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上一篇:漫谈民办高校组织文化现状与改革 下一篇:医学实验教育实践之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