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自主语文作业的实践和思考

时间:2022-09-16 05:16:57

关于学生自主语文作业的实践和思考

一直以来,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教师往往通过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来检验和反馈教学情况和学生接受情况,一堂完整的课必定有作业布置这一环节。可是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按程序布置作业时,学生的表情往往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无奈的接受、不悦的接受。关注这一问题的教师确实也会改变布置作业的策略,如采用分层次作业的方法,对于基础存在不同差异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相关作业。笔者也是经常这样实践的,可是我仍会发现,学生还是无奈的、被动地接受。于是,我不由思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何让完成作业成为学生愿意主动接受并为之快乐而且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笔者作为体育学校从事教学的教师,这里的学生除进行正常的文化课教学外,还得进行每天三小时的体育训练。除晚上两节自习的时间外,学生用来做作业的时间相当紧张,有时几门学科的作业同时布置,学生连应付都来不及,别说还有多高的作业质量了。于是,那个问题又浮上了我们的心头。于是,迫使我们不仅要思考更要实践操练了。从近三年的实践来看,我们在改变了作业布置的一些方法后,学生乐意完成语文作业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的:

一、少量的统一作业量外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量和题型

让学生自主作业绝对不是教师放养式般的放任不管,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有效监控和放手。因此,教师要把最容易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的题目统一布置下去,但量上要严格控制。学生再自主选择作业的量和题型。笔者发现,学有余力的学生往往选择做的题目多,机械重复的少,题型也相对丰富许多;基础暂时比较薄弱的学生往往会选择比较浅显的题目来做。久而久之,学生也用比较坦然的心情检测自己学习情况了。

二、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学生作业反馈和考试情况作相应调整

学生毕竟是学生,在没有硬性规定的作业量和形式之后,有些不够自觉的学生有时会偷懒,做得愈来愈少。这时教师要及时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了,除进行适当的沟通交流外,要指出学生作业的不足之处,要求学生在作业的量和题型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样的随时调整,学生就会觉得做作业不能流于形式,而要针对自身的学习基础有机选择才会提高学习效果。而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和个人爱好,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来完成,这样既保证了学习任务的完成,又使自己的爱好兴趣得到了发展。

三、教师为学生把脉和诊断,向不同基础的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做的题目

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定位不能改变,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也不等于教师可以置身事外,而应随时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让学生感觉到无处不在的关爱。那就是教师要为学生把脉和诊断,诊断出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每个学习的发展空间、每个学生表象后面的真实基础和学习能力。再给学生推荐适合不同学习能力和基础的学生的题目和数量,作业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使之有思考性,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让学生根据教师推荐的选择来做,基础比较薄弱的或者某一板块比较薄弱的可多做一些巩固性的题目,一般学生均能得到充分的练习和巩固提高。学习成绩优异的可做一启发性,思考力强的题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时间,这样,学生既不会漫无边际地瞎做一通,又不会脱离实际,学有余力的不费心思、暂时落后的绞尽脑汁而不得其解了。

四、提供可供学生参考的作业常见类型并注重学生之间的作业交流与评价

让学生自主部分作业也不是漫无边际地让学生随意选择作业样式和类型,而是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相对范围内向学生提供不同年级的语文作业类型和样式。如随笔、语段欣赏、美文摘抄和诵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词汇抄写、关键句子的理解等等。学生在预设好的框架内选择随写的内容、欣赏的语段、文言文语段的篇目等等,或者是根据自己基础的差异选择框架内的任何题型来做。

作业之后,教师在课上可给学生提供作业交流与评价的平台和时间。如课上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情况,让学生边上台显示作业边讲解自己的理解情况,或者可采用当场提问同学的形式。也可采用学生之间两两交换作业本的方法,再在作业下方打上适当的分数。这样,提高了学生对自主作业的兴趣,并让学生体会到了自我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让学生自主作业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角色的形式之一,是让学生享受作业过程、自我体验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可行性办法。

让学生自主作业也是改革课堂教学,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之一,学生自主作业能让课堂教学得到及时反馈、课堂效应得到更好延续、学生之间交流与评价得到有效拓展,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和谐。

当然,让学生自主作业绝不是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的推诿,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教师自身的指导作用,如果某一天学生不用为做作业而感觉痛苦,不用为时间不够而焦躁,那么这一定是学生的福音,广大教师的福音,更是社会的福音。

上一篇:一枚火箭如何创造历史 下一篇:基于有效性教学角度探析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