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弗罗斯特诗中的空寂蕴意

时间:2022-09-16 03:13:16

摘 要:本文尝试从海德格尔存在论视角,探析和阐释弗罗斯特的“荒凉之域”、“熟悉了黑夜”、“不远也不深”和“它的大部分”四首诗中独特的空寂意境。

关键词:弗罗斯特诗歌;空寂;恐惧;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在20世纪美国诗人中,罗伯特・弗罗斯特虽备受争议却以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拥有庞大的读者而享誉世界。在诗歌的形式上,弗罗斯特走出了一条与20世纪多数诗人迥然不同的道路。他并没有标新立异,企图尝试诗歌形式的改革,而是继承传统,满足于用旧形式表达新内容,用浅显易懂的口语,语气平缓、冷静,采用人们熟悉的韵律。其诗最大的特色即是善于运用眼前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去表达一个深刻的哲理,将客观世界与丰富内心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的诗歌世界。

海德格尔认为,“畏”是人先天就有的原始情绪,是一切心理生理上的害怕、恐惧等情绪的基础和本源。畏所为而畏者,就是在世本身。……畏把此在抛回此在所为而畏者处去,即抛回此在的本真的能在世那儿去。畏使此在个别化为其最本己的在世的存在[海德格尔:227] 弗诗中,有关恐惧和黑暗的意象比比皆是,弥漫着一种普遍的恐惧情绪。如此这般的超验情绪渗透于弗罗斯特的诗歌中,“荒凉之域”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首诗。其中一节写道:雪落着,夜色已降临,哦,真快。/我眺望着瞬间成夜的田野,/大地几乎全被雪抹平:/只有些许孤零的茬桩,野草几茎。//四周的树林,/一切动物都深藏洞穴,/我心神散漫无法数及。/孤独悄然间已将我包围。①短短几行便成功地营造了空寂的意境。铺天盖地的雪景,洋洋洒洒的雪花仍迅速飘落、不断叠加在雪地上,白茫茫一望无际的广袤雪地,除了白色仍是白色,单调并无变化的白色充斥着眼帘。而此时,暮色四合,空无一人和一物,无形中加重了单调乏味之意境。同时也用词语加强了这空茫的氛围,如,“更空茫的是夜雪的苍白”、“没有”、“什么也没有”、“荒凉之域”等,不明理由的孤寂和恐惧也油然而生。有人认为诗中传达的孤独和恐惧指向现实的对象,诗中的“荒凉之域”是指“道德和精神荒原”,诗中的“主人公感到迷失了自我,试图以宇宙中的星体给自己定位”;害怕这种情感“有助于恢复之后的”;“那些竭力要惊吓人们的人必定是科学家和牧师,后者迫不及待地要展示上帝的权威和潜在的庇护所”[Marcus:148]。也有人认为尽管孤独的原因是人“缺乏精神”、“缺乏信念”,但诗中的孤独是“死亡的孤独,”“无论主人公是否有信念,人类的境况都是孤独的”[Fagan:84-85]。该诗的空寂意境都指向了一种不明对象的孤独和恐惧,诗中描写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雪景,并未提及具体的地域参照物;加之,诗中虽两次使用表示害怕的词“令我悚然”和“惊得我”,但诸如这样的恐惧却无法指明其具体的对象,就连诗中表示“悚然”的“他们”都无法确定;最后,该诗第四节将视角从人类移向“星球”,“他们不能用其星际的空旷令我悚然,/在那无人居住的星球。”一方面,这种产生于“星际”的恐惧脱离了此世的具体对象,成为了一种原始的、超验的情绪。另一方面,从宇宙的高度审视恐惧和孤独的情绪,可以从宏观的高度看清人生和此在的本质。在评论弗罗斯特的“火与冰”、“春潭”、“曾临太平洋”、“沙丘”等诗时,有评论家指出,在这些诗歌中浮动着莫名的恐惧,因为不知道到底在恐惧什么,所以更让人感到害怕[杜兰伊斯 兰特里夏:044]。这种不能言说的恐惧便与海德格尔的“畏”一脉相承,是一种本源的情绪、存在的基本结构。

把目光转至“熟悉黑夜”中的一节:我已熟悉黑夜,熟悉黑夜。/ 我曾冒雨出去又冒雨回来。/我到过街灯找不到的郊野。//我见过诚里最凄凉的小巷。/我曾走过巡夜更夫的身旁,/不想解释我为何垂下目光。//我曾停下止住脚步的声音,/当时远处传来断续的呼喊,/从另一条街道,越过房顶②。诗中借助四野的黑暗所营造出的黑色空寂,映衬着内心面对满满的夜色时的莫名的恐惧、孤独和茫然无措。主人公独行于雨夜,四下空荡孤寂,唯有自己的脚步声伴着自己前行。尽管诗中出现了小巷、街灯和更夫,但似乎这些意象都脱离了当时的时空成为了苍白的符号,与当时当下的主人公似乎存在于两个不同时空,所以主人公的恐惧并未因此而得到缓减。诗中的unearthly(超自然的、非时间的)一词也暗示了该诗的超验特征,天幕上“发亮的钟”在抽象化的背景中也有了某种超越现世的意味;“宣称时间不对也不错”也印证诗中的场景超越了具体时空的判断。同样的在“望不远也看不深”一诗中:人们沿沙滩而立,/都转身看着一个方向。/他们背朝着陆地,/整天凝视着海洋。//若有船在天边出现,/总有慢慢露出船头;/镜子般水汪汪的沙滩/映出停滞的海洋[381]。诗中所呈现的空寂实属折射性质,读者并非能直接通过描述进入特定的画面来感受空寂意境所带来的感悟,而是通过诗中人物的姿势和表情,透过他们茫然的表情和空洞的目光,感受到大海的空茫。在一眼望不到头的海上,人们“整天凝望着海洋”,可是怎么看也“没法望得更远”,也“没法看得很深。”内心的茫然、焦虑、孤独和恐惧便随之而来,渗透于每个人的言行中,挥之不去,诗中的人如同“受了催眠一般”[Marcus:151],或者如同木偶整天“看着一个方向”。特里林在庆祝弗罗斯特八十五岁生日宴会上所致贺词中说,弗罗斯特所描绘的宇宙是令人恐惧的宇宙。……读一读‘望不远也看不深’吧,常常觉得这是我们时代最完美的一首诗,看看其中除了对空寂感受的力度之外,还有什么能你感到温暖[Triling 157]。特里林所说的“令人恐惧的宇宙”之中有一种神秘而又强大的力量,牢牢地控制着人们的内心和行动,让人们始终如一地保持着一种姿势,也许这就是本源的“畏”。另一首诗“它的大部分”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他层级以为他独自拥有这世界,/因为它能够引起的所有的回声/都是从某道藏在树林中的峭壁/越过湖面传回的他自己的声音。/有天早晨从那碎石遍地的湖滩/他竟对生命大喊,它所需要的/不是它自己的爱被复制并迸回,/而是对等的爱,非模仿的回应[424]。诗中的听觉和声音构成了该诗的空寂意境,“声音”、“呼喊”、“回声”等词共出现了六次,间接构建了空寂。湖面开阔静谧,他试图用呼喊来得到生命的回音,但他等来的却只是自己的回声而已。在这似乎他自己独有的空间里,虽能独享这开阔的视野却仍有无法抑制寂寞袭来,与人交流的渴望促使他大声呼喊希望能得到回应,却只有单一乏味的自己声音的回声传回。这单调的听觉空寂造成听者听觉上无所依托和心理压力,随之产生孤独和恐惧。

弗罗斯特诗歌中与空寂意境相伴而生的总有莫名的恐惧,这与海德格尔存在论中恐惧与虚无紧密相连的关系是一致的。茫然无助、惶惑失措的情绪及神秘未知的超验感受都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思完美契合。

注解[Notes]

①林玉鹏译“荒凉之域”,《译林》3(1993):164。译自Robert Frost, Selected Poems of Robert Frost: With Introduction by Robert Graves(San Francisco: Rinehart,1963)194。

②本文所引弗罗斯特诗歌除特别注明外,均自《弗罗斯特集:诗全集、散文和戏剧作品》(上),曹明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以下标出页码,不再一一说明。

作者简介:

赵娜(1979-),云南怒江人,昆明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上一篇:中职机电专业专业建设一就业现状分析 下一篇:浅析柴油发电机组的电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