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这方土地上的军魂

时间:2022-09-16 03:11:46

留在这方土地上的军魂

卓资县后吉拉村的李五娃在乡村医生苏兆发两个昼夜奋力抢救中终于苏醒了。两天两夜,苏兆发守在病榻前给李五娃针灸、喂药、输液、打强心剂,时刻关注着他的病情。而在此时,河北省沧州市杜林镇的老家,苏兆发62岁的母亲躺在病榻上,承受着高血压、脑溢血的折磨,病情一阵比一阵加重。一个星期前,家里给苏兆发连发两封病危电报,但他至今还没有回去。苏兆发的母亲弥留之际,知道儿子仍在千里塞外给群众看病,缓缓合上了满是泪水的眼睛。

同一时刻,在相隔千里的两张病榻上,白衣天使苏兆发守护的不是他病重的母亲,而是塞外一位急症患者。苏兆发行医多年,守护过的病人不计其数,唯有自己的双亲,却没在他们身边多待一天,甚至连临终前的告别也成了奢望。这是怎样一位乡村医生?这是怎样一位共产党员?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走进了苏兆发的人生世界。

苏兆发于1980 年参军入伍,来到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某部营区。部队安排他当了卫生员,苏兆发刻苦军训、刻苦学医。先后攻读了《本草纲目》《伤寒论》《病理解剖学》等中西医理论书籍,并到河北省沧州市医院、乌兰察布医院、卓资县医院实习,取得了医师资格、执业助理医师等证书。在多次业务技能实际诊治比赛中夺得好成绩, 被部队评为优秀战士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那时,部队官兵和驻地群众建立起了深厚的军民鱼水关系,结下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深情。苏兆发在部队学习、训练之余,常常进村为群众做体检,进行疾病防控,为群众治疗疑难杂症,几年里治愈了许多患者,乡亲们称他 “妙手军医”。这期间,他也亲眼目睹了乡村医疗条件的落后,农民小病不治大病拖、身体健康缺乏保障的状况,其中一件事令他至今感到惋惜。在牛窑子村,农民郝双鱼临产大出血,因当地无医疗条件,死在去县医院的半路上。这个年仅 22 岁的妇女,过早逝去了宝贵的生命。老乡向苏兆发陈述了具体情况,他内心波涛汹涌:如果能够及时对郝双鱼进行产前检查,采取预防措施,就能挽救这条生命。

1986 年,苏兆发服役期满,在返回家乡参加工作和留在内蒙古卓资县乡村的人生十字路口,他没有徘徊,毅然选择了留守塞外。当时,凭苏兆发家乡军队退伍人员安置政策,他完全可以进河北省沧州市医院当医生,还可以进待遇优厚的企业从事医疗工作。然而这些都没有使他动心,他给聘用单位退回了聘书,到离驻地不远的西壕堑村租了两间民房,开设了一家便民诊所。卓资县县委、政府、人武部和医疗卫生局支持他的工作,给他办理了相关证件。从此,他把军魂留在这方土地上,走田埂、进农户,为乡亲们送医送药,成了乡村里没有戎装的军医。

苏兆发为乡亲们看病的后房子乡是个山区,有近两万人口,分散居住在几十条深山沟里,每一次出诊都如同野外行军。他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由于道路难行,加上每天奔波的道路太长,自行车长时间超负荷运行,一辆崭新的车子用不了两年就报废了。自他成为乡村医生以来,先后报废了9 辆自行车、3 辆摩托。后吉拉村、哈不亥村等地,山道崎岖,自行车根本推不上去,他就把交通工具寄存在山下的老乡家中,自己徒步上山。

苏兆发为百姓看病,不分昼夜,总是随叫随到。时间长了,他门诊部的小铁门被“请大夫”的人敲出一个深深的凹坑。

1988 年寒冬的一天夜里,五黑明村的一位农民敲开苏兆发诊所的大门:“我的亲戚发了高烧,咳嗽得厉害,几乎不能呼吸了。”情况危急,苏兆发第一时间跟他向五黑明村出发。门诊离该地有40 多里, 中途还得翻一座大山。两人踏着深雪艰难地赶路,到达患者家中时,天已微微发明。患者高二娃,60 岁,经诊断患的是肺脓肿病,如果抢救不及时,肺叶将液化坏死。小苏立即输液并配齐了中草药。中午时分,高二娃呼吸平稳,体温也恢复正常。后来,小苏多次到高二娃家,对他进行特别护理,高二娃的肺病彻底痊愈,身体逐步硬朗起来。

1989 年秋季的一个夜里,下着瓢泼大雨。菜园子村的村民李天才突发腹痛。他的儿子给他服下去痛片,却丝毫不管用。李天才的儿子冒雨赶到苏兆发的门诊部,敲开门后,苏兆发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药品、器械,穿上雨衣,直奔患者家中。患者家离门诊部有16里。两人跋山涉水,天上雨淋淋,衣里汗淋淋,鞋里灌满了泥浆。经诊断,李天才患的是急性胆囊炎。苏兆发对症施治,喂他服下消炎利胆片并进行输液。天放亮时,李天才安静地睡着了。

在偏僻山乡开展医疗卫生工作,条件十分有限。有一次,一个村民受了腿伤,按照医疗常规,应该拍片确诊。可是,苏兆发的门诊部除了一台血压计,一个听诊器外,没有任何先进仪器。无奈之下,伤者不得不辗转到30 公里外的县医院。由于缺乏及时诊断治疗,错过了最佳时机,他截了肢。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苏兆发的心。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改善医疗条件,方便群众看病。从那时起,他全家节衣缩食,通过向老家的亲戚朋友借款,向信用社贷款等融资方式,购置了多种先进医疗器械,从 X 光机、B 超机、心电图仪、微波治疗仪、彩超,到尿沉渣分析仪、脑彩超、数码裂隙灯等,先后以个人之力投资 86 万元。苏兆发还新修盖了门诊房屋,增加了病床, 购买了汽油发电机,使诊所成为功能齐全、方便群众的便民门诊。甚至一些大病,在他这里都能得到理想的检查、治疗。患者们感慨地说:“在苏大夫的门诊部看病,跟大医院没啥差别。”

苏兆发刚到卓资县服役时,还只是个18 岁的小青年,时光荏苒,如今他已年近50 的人了。为了乡亲们的健康,他年年月月奔波在山间地头,用青春、汗水和心血换来了老百姓的健康。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 中,他感受到了内蒙古农牧民特有的淳朴与厚道。对那些家庭贫困看不起病的群众,他绝不收取医疗费用。近30 年里,他为 2000 余名贫困农户免除了医药费,累计金额约有23 万元之多。1997 年,狮子沟村一个贫困户的孩子患了结核病,高烧不退还伴有痢疾。由于家庭贫困,无法到大医院治疗,急得团团转。苏兆发出诊知道此事后,没收一分钱,为孩子施行了一系列诊治措施,前后一个月,直到孩子的病彻底好转。只这次,苏兆发捐献出去的药品费就有2000 多元。

苏兆发为群众看病尽心尽责,从不嫌脏怕累。2009 年夏天,号沟村 70 多岁的李美鲜感到肚子疼得厉害,家里人怀疑她患了肠梗阻,紧急将她送到苏兆发的门诊部,检查后确诊为大便燥结症。 为了尽快缓减病痛,苏兆发用手指将李美鲜内燥结成块的粪便 一点一点地抠出。李美鲜感动地讲:“得了这样的病,小苏不嫌不弃,叫我该怎样说好呢? ”

2007年,大榆树乡卫生院招聘技术骨干,苏兆发以精湛的医术应聘上岗,他把自己开诊所时购买的仪器全部带到卫生院里,仅一台尿沉渣分析仪就值10万元。虽然他现在已经是卫生院的院长,但仍坚持每天亲自出诊。苏兆发说:“作为一个医生,重要的是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在老百姓身上体现出来,能为老百姓做点事,我很欣慰。”在大榆树镇卫生院,人们在苏兆发的感染下也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制度:一旦出诊没时间吃饭,病人没看好自己不先吃,绝不让病人等待。

苏兆发赢得群众的欢迎和爱戴,从一件事上就可看出来。2011 年冬天,人们听说苏兆发要调往其它地区当医生。村民都着急了,丢下农活,一齐赶到卫生院,央求苏兆发千万不要离开。一位老人拉着他的手,含着眼泪说:“小苏,你如果调走了,我们就失去了保护神,我们的心就没有了底气,有个灾灾病病的谁来管?活着也心虚。” 苏兆发被大家的真情感动,低沉着嗓音说:“离开你们,我心里也会难受,我不会调走的。”

苏兆发以他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为人民服务的一腔赤诚之情, 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格,为山乡人民送去了健康与吉祥,赢得了人们的敬爱。2008年,苏兆发被评为卓资县“十佳医疗卫生工作者”,2012 年获“内蒙古十佳道德模范”奖。2013年被评为感动内蒙古人物。

上一篇:用梦想撑起明天 下一篇:潘馨怡:即便伤痕,也是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