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两相和

时间:2022-09-16 03:00:43

阅读写作两相和

“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学时如是说。阅读与写作犹如人体的呼吸吐纳一样,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部分:剥离了阅读谈写作,无异于纸上谈兵;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写作才能言之有物、笔下生花。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找准契机,渗透写作指导,让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领会到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一、续写改编,拓展延伸翻出新意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小说、童话、剧本、诗歌等文学作品,或描写人物栩栩如生,或叙述故事曲折生动,或内容深刻意蕴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可抓住文本背后的空白点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拓展延伸,合理想象,在原文基础上续写改写,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不断培养文学创新能力。

文本扩充或续写也是加强写作教学的有效形式,这主要适用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扩充续写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造,改换写作角度,丰富写作内容,对文本背后蕴含的语言、心理、场景和情节等方面的“留白”进行补充。

1.结合文本内容续写 理解内容是学习的首要目标,关注表达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教学中借用文本内容,进行习作方面的指导很有必要。《爱之链》(苏教版六上)一课,课文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可以传递的。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乔依妻子)……乔依醒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把故事续编,丰富对课文的认识。

2.结合文本创意想象 《如梦令》(苏教版六下)一课,在学生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这首词进行改编,写成李清照与友人一起郊外游玩的趣事。学生通过写作,丰富了自己的想象,也真实地再现了词人夏日郊游的快乐。虽然文本形式不同,但是意境是何等相似。

3.结合文本改编创作 教学《半截蜡烛》(苏教版六下)时,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演一演故事,在学生的相互点评中,让学生发现这个故事是个非常好的课本剧,结合以前学过的《负荆请罪》(苏教版六上),请同学小组合作完成剧本的创编。把课文学习延伸到课外的表演、创作,真正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

二、深入文本,掌握内在表达技巧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由此可见,作文水平的提高,与阅读是分不开的。好的文章不管是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都值得我们细细琢磨、慢慢品味。

1.细节描写见真章 一篇好的文章,如同一幅好的画一样,细节处见功力。因而有无细节描写,也是评价一篇文章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天游峰的扫路人》(苏教版六下)一课中,作者抓住了扫路人的语言、外貌、动作等细节描写,让读者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可以说正是这些细节描写让扫路人丰满起来,这样一篇写人的文章是学生很好的习作参考。

2.对比衬托凸特点 《夹竹桃》(苏教版六下)一课,季老在文章写了院子里的十多种花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读来让人感到作者的爱花之情,然而这些均是为写夹竹桃而为之,以“群芳”衬托“夹竹桃”可贵的韧性,体现了季老的别具匠心。还比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天游峰的高、险,游客的望而生畏、半途而返,衬托天游峰扫路人老当益壮、豁达乐观的特点。

3.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天游峰的扫路人》中那惊飞的宿鸟又落回原处,学完课文之后我问学生:这句话仅仅在说鸟不舍得离开吗?学生对照课文发现,此话与前文扫路人退休之后仍旧坚持每天清扫天游峰相呼应,真正的用意是告诉我们扫路人不舍得离开天游峰。还有《理想的风筝》(苏教版六下)中那向着长天吹奏生命之歌的连翘花,这不正是刘老师的写照吗?细细品味,我们发现感人的好文章总是在不经意间让景物也“活”起来了。

4.蒙太奇的表现手法 有的文章经常给人以真实的镜头感。《水》(苏教版五下)一课中,全村老小去10公里之外的一处小泉眼取水,那长长的路、长长的队伍、小小的泉眼……无不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若这是影视中的“快镜头”,“一勺水洗澡”就给人“慢镜头”之感。你看――“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液的流动在加快。”

走进字里行间,抓住句中三个“滑过”,你发现先是“滑过”脸、接着“滑过”胸和背、再是“滑过”大腿和膝盖……这是水自上而下的流向顺序。这样一写,让我们感觉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样,水流得很慢(实际是很快很快的);这一勺水分给四兄弟多不多?当然不多,但是给人的感觉很多,“倾注而下”,其实是让读者感受到他们对水的渴望和期盼之切。

跳出文本内容,文中把“快”的写得“慢”,就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一样,把一瞬间发生的事,“放大”、“拉长”……把水自上而下的流向写得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回味无穷。特别是“毛孔张开吸吮”“血液流动加快”借助感觉把作者受到水的滋润后心底的那份快意抒发得淋漓尽致。

结合文本的教学,你也写一写“慢镜头”。如课堂上师生问好时,从“坐着”到“站立”短短的一秒钟时间,你也尝试着把这个动作“放大”、“拉长”……

总之,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单纯的阅读缺乏对文本更多内存的挖掘,单纯的写作指导缺乏素材的依托,只有让两者有机整合,才能让阅读与写作焕发出生命力,也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小学)

上一篇:模型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高效性分析 下一篇:一年级班干部竞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