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一流 让思想走在行动的前沿

时间:2022-09-16 02:19:24

争创一流 让思想走在行动的前沿

摘要:高等教育历经改革发展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由探索阶段迈入专业课程理论同实际技术跨越式的发展时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想;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209-02

如何系统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把高职学生培养成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高级别的专门人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以此实现教育的社会需求,已经作为当今关注的话题。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对师资的教育思想有特别的要求.在以高职教师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双师化为主线的前提下,他们应该具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实践和操作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正确的思想素质和行为素质。

一、你为谁在工作

1.工作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舞台。常言说:工作者是美丽的。何以认为?约翰·洛克菲勒的诠释极其精准:“因为除了工作,还有哪一项活动更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烈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从石油新秀到上世纪首位亿万富翁,这句话在其漫长的从业历程中,既是成为他个人奋斗的精神标本,也是泽被后世的励志福音,这种精神所带来的职业风采和人生价值远远超过财富规模的本身。

2.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同样是一个对象——水,但在不同人的眼中,认识是不一样的.思想家由水的滋养万物的作用,产生“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道德理念;文学家会由水的清澈明净,想到“君子之交淡如水”所带来的虽是淡泊却心地亲近的友谊;政治家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悟出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从而重视君民关系的治国思想,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教师,付出一生或以为桃李天下,或以为蜡炬成灰,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事物,有如佛家明心见性,心中有仁者就从仁的角度去考察发掘事物仁的一面,心中有智者就从智的一面去考察发掘事物智的一面.其实在复杂的教育对象面前,周而复始的事务会锻炼我们的意志,在力求丰富知识的层面上会拓展我们的视野,在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会培养我们的人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一定的法律制约范围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工作的目的客观为别人,主观为自己.何乐而不为?

二、把无形的思想化为有形的行动

当我们明确了“你在为谁工作”的问题后,对于解除困惑,调整心态有积极的作用,从而就会燃烧工作的激情,把每一个今天都看作是新的开始,把每一次经历都看作是新的体验,真正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敬业是一种态度.敬业,即敬畏自己的工作.如同敬畏自然一样,我们必须要有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精神,“敬”是严肃认真,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事物神圣的态度,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持的负责与不负责的态度,属于道德范畴.在做任何事情都讲究以道德为底线的今天,它已经被约定俗成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认真的态度能唤起内心深处最为神奇的力量。

2.精业是一种责任.精业要以敬业为前提。什么是精业?精业就是以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高效能且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在的发展靠内驱。精业既是追求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必须不停地加强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能仅仅满足“我没迟到早退”或“我已经很努力了”这种现状。在效率优先,竞争日益的当代社会,在打造团队注重精细化、序列化和纵深化的时期,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不要凡事只做到最低标准,不要凡事只是过得去。把精业的精神变成习惯之后,才会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3.乐业是一种境界.如果说敬业就是态度,精业就是责任,那么乐业就是指趣味了.乐业,不仅是乐意去做某件事,而且还指能从中领悟出职业的趣味来.有人说,如果你喜爱自己的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反之则是地狱.古有“安其居,乐其业”,今有“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生活是人类生活的理想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心境是对待职业的最佳心态。工作纵然会很辛苦但不难获得乐趣.众多的乐趣充溢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就会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高度就是境界。

三、进步就是优秀

对主持人杨澜的一句话记忆犹新:你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长。有时我们也会遇到理想的宏远与自身条件相对薄弱的矛盾,或是有限的时空与无限的烦琐之间的冲突,但改变的永远是想改变的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潜能,而自己的潜能要靠自己去挖掘,因为钻石就在自家的后院,也许力不从心,但相信精卫填海。优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由一定的量上升到一定的质,才会由“不错”迈入“杰出”。竞走的胜利者并不是最快的起跑者,竞争的胜利者也不是最强壮的人。从种子破土而出,看到顽强的力量;从水滴石穿,读出坚持的力量;从布鲁诺维护真理,懂得信仰的力量。最优秀的人是谁?苏格拉底的回答让我们充满信心: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永远要有这样的想法:我的位置在更高处,自己所做的每一步努力都是在向优秀看齐。

四、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高职教育应该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在“育人为本,知识为基,技能为重,就业为上”的原则下,专业课程理论必须同实际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双师型”的教师显得尤为紧迫,是发展趋势,也是做一个合格的高职教师的基本要求,力求以个人的优秀成就职业的荣誉感。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必须与自己对话——你愿意从起点到终点都一成不变吗?有理由反省自己;你绝对有信心提升自己吗?有必要追问自己;你绝对是真正的一流吗?有责任塑造自己;实施对话,不仅仅是方法,更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作为社会中的普遍的价值取向,人们总希望自己是一个有较高思想觉悟和良好精神修养的人,以便体现自己在整个生活中的位置。一生能够满足柴米油盐,仅是生存的需要;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就是生活的需要;能够赢得社会认可,乃是价值的需要.人的品质和核心精神思想是密切相关的,用雅诗兰黛还是雪花膏,这是森林与灌木的区别,是山峦与泥石的不同.任何事情你钻得深,就引人入胜,就豁然开朗.不论是要赢得财富,还是要赢得人生,优秀的人在竞技中想的不是输了我会怎么样,而是要成为胜利者我应该做什么。关注学生发展,探索职教发展规律,把思、学、知、行结合起来.人是一支蒲苇生命短暂脆弱;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蒲苇应该知道生命的长度是多少,用有限的生命去做无限的追求。坚持教育思想形成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方法,尽己所能丰富人文意蕴,光大和刻写教育中的先进思想部分和核心部分,以重视人的发展为使命,明确价值观和责任观,从而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使争创一流的思想步步指导自己的行动。

上一篇:核心家庭对北京小学生习性养成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