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时间:2022-09-16 01:55:21

多方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创造性的运用知识。一个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培养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地保持下去。本文笔者结合新教材和数学实践,就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谈几点尝试和体会。

一、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利用章头插图、序言等内容上好引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章头都配有一幅图、一段序言,应充分利用插图。如初中数学第一章插图,导入语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对数学的精辟描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让我们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这一席话在树立学生远大理想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通过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介绍我国的数学史和数学家的光辉业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七年级教材“阅读与思考”中介绍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值的计算其精确度远远超过当时其他各国数学家。我国取得的一些成就,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欧洲早1千多年,这都说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是令世界瞩目的。然后引导学生看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认真上好每章一节的数学活动课,开阔学生视野,创造学生思维活动竞争的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课本每章数学活动,常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利用活动课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再作总结。中学生活跃,好胜心强。这些数学活动使他们无形中进入思维竞争状态,敞开思路。广开言路,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数学教学脱离枯燥无味而进入生动活泼的状态,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展示教材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几何教材中印有许多美丽的图形,如雪花、水泵、正方形等。让学生思考,它们为什么会给人以美的感觉(它们是中心对称图形)。另外正方形在四边形中性质最多,有相等的角、相等的边、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对角线,对称轴比任何四边形都多。正方形周长比与它等面积的任何矩形的周长都短。正方形面积比它等周长的任何矩形的面积都大。学生看着图形,听着介绍,无形中兴趣油然而生。

二、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的作用除了表现在选择教育内容,把知识和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外,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逐步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精心设计第一节课,培养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就要求我们上好每节课,特别是每章的第一节课。我在上第一节课时,首先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地位,使学生明白数学是基础,是学好理化的重要工具,然后讲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绘制国旗上的五角星、在地平面上测出小山顶上的塔高等,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更新教学观念,启发求知兴趣

讲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尤为重要。如讲有理数加法法则,按教材的六个实例向左、向右表示正数、负数。例l用数轴表示两次运动的和。先规定方向,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让学生在数轴上用数表示走的结果。目的让学生了解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的方法,为后面学习负数做准备。向西走5米就看成向东走一5米。认识此点后。例2两次向西走的结果,就是两个负数相加的运算。同号两数相加就不难归纳。讲其余四例时,只要学生一走,大家即可得出结果,并写出相应的式子。同时,异号相加也就不难归纳。两次得出的结论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得到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抽象、归纳即得正、负数加法法则。这样讲课,学生学得主动,老师教得生动,对知识不仅理解深刻。而且掌握牢固。

(三)注重授课技巧,调动思考兴趣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保持、巩固稳定这种兴趣。在每节课上,我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学生爱动的心理,依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对几何图形进行拼、折叠、组合与分解,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 综合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采用一题多变形式,给学生设疑,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3 每节授完新课后,鼓励学生对本节课所讲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巩固和提高。

(四)设置必要障碍,激发好奇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新知识的接受,往往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平时,我注意正确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分析、研究在学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如学习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在掌握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后,因势利导: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配方法来解吗?如果能解,第一步我们应该干什么?在解方程中,如果要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我们该怎么办?系数化为1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当学生带着一个个疑问,由浅入深地想下去时。会产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兴趣。

(五)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习兴趣

威廉。詹姆斯说:“人生最深刻的记忆是别人对自己的赏识。”学生常常把老师的称赞看作最高的奖励,教师应该经常用赞扬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课的内容具有一定难度,有些题目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探索,这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帮助。学生会因为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更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并从老师的表扬中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从而更热情探索知识。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断进取。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只有注重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的培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学好数学,才能让学生学而不倦,有持久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位最好的老师!

上一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下一篇:中外中学几何教材的比较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