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售电管理环节的审计工作浅析

时间:2022-09-16 01:54:36

关于售电管理环节的审计工作浅析

自从实行“厂网分离”以后,电费收入成为供电企业的唯一主营业务收入。因此,对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的审计成为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促进营销管理工作规范、有效地开展和电费资金及时、足额和安全地回收,审计部门对电费收入的审计逐渐延伸到电费收入的上游管理部门——营销部门,实行审计关口前移;审计类型从收入审计扩展到电力营销专项审计,实现审计领域拓展。电力营销审计主要分为购电和售电两大环节。本文着重谈下售电管理环节的审计工作。

售电管理环节的审计

对新装、增容用户管理审计

一、利用营销部门提供的年度新装、增容用户清单,采取抽样审计方法进行审计

如分类抽查大工业用户、非工业用户、一般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和农业用户,对照省公司营销工作标准对新装、增容用户报装工作流程的规定,抽查营销部门提供的书面报装单

及附件,内容填写是否规范性、答复是否符合规定时间(按营销工作标准规定:低压电力客户不超过7个工作日,高压单电源客户不超过15个工作日,高压双电源客户不超过30个工作日)、资料是否齐全;进入营销业务系统审查系统流程操作的合规性,包括每个环节的审批人、工作内容、时间真实性。(2)核对通电时间和第一次抄表下账的时间间隔,审查是否实现了当月通电,当月抄表。

二、计量装置审计

第一,检查被审计单位计量管理和运行的稽查制度、现场审核制度、故障处理制度、运行管理制度及各种考核制度等,并对这些制度抽样进行符合性测试,从而评价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二,检查计量台账的建立情况,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工作内容是否清楚完整。

第三,审查计量装置的采购是否按业扩计划和表计轮换计划,是否实行招投标,验收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实行同一检定,超过6个月的电能表是否经过重新检定。

第四,计量装置的配送交接手续是否齐全。

第五,回收的计量装置是否进行登记,是否进行检定,对检验合格的是否按配送要求进行二次配送,对不合格的计量装置是否进入报废程序。审查淘汰或报废的计量装置是否在资产档案中及时销账。

第六,计量装置的出入库是否实行了计算机登记,是否定期盘点,账实一致,库房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

三、抄表工作到位性审计

第一,大用户抄表时间清单上每月抄表时间的波动性,尤其关注当年12月和次年1月份相比其他月份,抄表时间的提前或滞后天数以及有无进行抄表出账。第二,审查各抄表段抄表员名单相比抄表区域轮换计划表上人员安排及变化,是否实现人员的轮换。第三,统计某月在25日以后抄表的电量,与该月总电量比较,是否占到70%以上。关注趸售用户的抄表时间,查阅抄录台账,是否在月末24点。第四,结合连续六月以上零度户清单,审查抄表到位率,是否存在漏抄、估抄现象。第五,审查被审计单位抄表质量分析考核的执行情况,有无考核到人。第六,审查100kVA及以上高压用户是否实行了双轨制抄表。第七,了解自动抄表(负控抄表和集抄)工作开展情况,审查对自动抄表用户是按国网公司规定的“3个月内至少对远抄数据与客户端电能表记录数据进行一次校核”要求安排现场校对工作。

四、电价政策执行情况审计

第一,审计可通过排查居民用电量异常情况、用户的电量突变情况、用户执行电价与用电属性不对应、高供低计用户无铁损、公网T接用户收取线损电量等,并结合现场检查发现用户的定价差错和用户偷窃电,进一步佐证营销部门用电监察工作执行质量的审计证据。

第二,到用电监察班了解和询问定比定量的过程,查阅定比定量的管理办法和与用户定比定量的原始记录,审查制度规定和实际操作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原则,如现场鉴定是否有两个以上营销人员,结果是否经过审批,是否与用户签订协议,以及是否做到一年一定,也可到现场复核定比定量的合理性;对照合同中定比定量值与营销业务系统中该客户的定比定量值,两者是否一致。

第三,对农排用户清单,按一定比例抽查样本量,询问和现场审查农业排灌用户范围、清单、农业排灌用电量的真实性,是否存在工商业用户其他农业生产用户等其他类别的用户接入到农排用户表计下,按农业排灌电价结算情况,是否实现了一户一表是否还存在合表现象,农排电价是最低的。

第四,对于执行差别电价和优惠电价的用户,可以采用详查法,一户一户查。查阅上级批文中名单、执行电价电量数、时间段,一步一步核实电价执行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五、电费复核正确性和回收工作的及时性、效益性审计

按省公司营销工作标准规定,下账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批扣,省公司规定的大用户抄表周期为4天,通过缩短下账和托收的时间间隔,做到及时计算、下账,及时托收可以起到加快资金回笼速度,减少电费坏账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审计通过询问查阅、复核等方法查实原因进而评价营销部门抄核收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意识。

六、基本电费收取审计

第一,查阅315kVA及以上大工业用户的合同中对基本电费收取的约定,询问相关营销人员的解释和说明,对于多电源用户,是按照最大一路电源的容量计取还是按照合计容量,判断的标准是能否实现同时多路供电以及变压器是否经过供电企业封条(即是否属于冷备用);对于按最大需量收取基本电费的用户,由于用户不多,可采取全查法进入营销系统,对每一户的需量表都进行复核计算,得出审计结论。第二,抽查容量变更用户,复算基本电费收取的正确性。

七、电费违约金减免审计

第一,通过对减免原因的询问、对比,关注同一原因的批量减免,即是否为了完成电费回收,通过减免违约金为条件回收电费,对于大金额的违约金减免,要进一步审查减免的依据,包括用户的申请报告、被审计单位的审批,当地政府部门的证明文书等,判断被审计单位减免用户违约金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第二,审查系统违约金起算日期设定是否正确。第三,审查系统中分级审批权限设置和操作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八、电费差错审计

第一,核对营销审计辅助软件提供的电费差错清单与被审计单位的电费差错考核表和上报上级部门的电费差错表和电费安全责任事故表,评价被审计单位电费差错考核的正确性和考核力度,并进一步追查是否落实到每一个及采取的奖罚措施。

第二,核实因表计故障导致电费差错的真实性,主要是审查被审计单位有无为了逃避上级考核而把人为差错改为表计故障差错。

第三,关注电费差错走了退补流程但未登入电费台账管理不参与计算的退补流程清单),实际未发生电费电量退补的原因。

九、电费专户的开户情况和电费

回收管理审计:是否每家银行只开一个电费专户;电费专户是否都归属于财务部门管理,有无营销部门开设的电费专户;审查月末、年末各电费专户电费资金是否全额上划,是否结零;现场抽查供电所,询问有无走收用户,如有,则审查收回资金缴款的及时性和过夜资金的安全性;审查对柜收或走收的电费资金,是否保持系统内销账和资金实际收取同步进行。

十、欠费审计

通过核对系统欠费明细清单与财务部门欠费清单的一致性,审查是否存在机外欠费现象。同时,对于欠费核销,要审核审批文件、核销原始依据的真实性;另外,还要关注核销后又回收电费的管理情况,是否入账。对销户用户的未结清电费,审查未结清的原因。

(作者单位:江西省电力公司)

上一篇:如何规范员工的廉洁自律行为 下一篇:爱在掌声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