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研究生”,再做“小学生”

时间:2022-09-16 11:48:30

先做“研究生”,再做“小学生”

如果问:孩子应该先做小学生还是先做研究生?你一定觉得问题本身就莫名其妙――当然是应该先做小学生再做研究生。

从孩子上学的程序来说,确实如此;但是从孩子自身发展的程序来说,应该先做研究生再做小学生,这样才更加符合孩子的学习规律,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孩子天生就是一个研究生

孩子的知识是成人“教”会的吗?不!最近的研究发现,孩子的知识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在成长的最初几年,任何外来的知识孩子都不“认可”,只有通过亲自研究和探索,觉得与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对上号”了,他才会“认可”外界教给他的知识。例如,家长告诉他:“不要往地上洒水,要不然地上就湿了。”果真是这样吗?那得试试看!于是他“故意”往地上洒水,然后还在地上踩一踩,检查地上是不是确实湿了。他可能要反复“实验”很多次,最后发现是同一结果,他才会真正把这个“研究成果”定位为一个可靠的知识。可是,大人常常把孩子这种“严谨认真的研究”看成是“无所事事的玩耍”,把孩子“研究”出来的知识看成是自己反复说教的成果,或许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是这样,但是人生最初的几年绝不是这样。

每个孩子都是从这段“研究经历”走过来的,他“发现”知识的过程是与博士研究生一样的――

首先,他对事物具有同样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凡事爱探讨个究竟,不像我们很多成人懒于质疑和思考。

其次,他不接受现成的知识,非得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反复尝试才会真正认可知识,就像研究生依赖实验、尊重事实、求得真知一样。

最后,他同样地不盲从权威,也善于“超越自己”,如果发现这次实验结果与以前不同,他很可能就会以前的结论,这种勇气与严谨也是我们很多成人缺失的。

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像研究生?

可惜的是,孩子生而具有的这种研究热情和研究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弱。虽然后来他知识积累的速度和广度可能呈几何级数增长,但是他的“研究意识”越来越淡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少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说起来真令我们这些成人羞愧,因为,在观念上,我们把孩子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孩子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做研究;在做法上,我们鼓励孩子被动听讲、背诵和练习;在评价上,我们关注孩子获得知识的结果,而不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方式和过程,结果是,我们错过了培养孩子做研究生的最佳时期。

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威哥里伏斯曾深情地回忆起幼年时的一件往事:“我5岁时,获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我把一条毛毛虫关在瓶子里,它吐丝作茧,几天后,在我仔细的、惊奇的观察下,出现了一只蝴蝶。”可见,一个科学家认为对自己最有益的影响并不是所接受的知识,而是人生最初的研究经历。

家长怎样当好孩子的“研究生导师”

不用成人的观点评价和否定孩子,保护好孩子的独特性与积极性。

如果一个人渐渐成熟了,也渐渐地丢掉了童心,那他就是一个标准的成年人;如果一个人心智成熟了,却还保留住了童心,那他可能是一个富有研究与创造天分的成年人。例如毕加索,他虽然谙熟绘画技能,但是未泯的童心成就了他辉煌的事业;例如爱因斯坦,他虽然精通现代物理学的奥秘,但是孩童般的想象力助他攀上物理科学的巅峰,他还深有感触地留下一句旷世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所以,不要自己认为孩子画得不好就否定他,正确的做法是鼓励他不断地画下去;不要觉得孩子搭的积木不够高、不够结实,就动手替他搭,正确的做法是激发他思考和尝试怎样搭得更好;不要嘲笑孩子编的故事异想天开,缺乏逻辑性,正确的做法是让他说下去,锻炼他的想象力;不要觉得孩子的问题简单,就敷衍、搪塞他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不给孩子灌输现成的知识,支持他以创新的方式体验新知。

在法国的一个幼儿园里,26名6岁左右的孩子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手的大小”。老师一步一步地设问:“我们每人都有一双手,它们一样大吗?”“用什么方法知道手的大小呢?”“哪种办法能使我们更精细地知道手的大小呢?”最后孩子们决定用“画手印”和“抓珠子”的办法研究手的大小。“画手印”就是在一张画有方格的纸上画出手印,然后数手印所占的格子,谁的手印占的方格多,谁的手就大。“抓珠子”就是小朋友抓一大把珠子,然后用线把珠子串起来数珠子,谁抓的珠子多谁的手就大。两种实验方案尝试下来,统计结果是一样的!即不管是“画手印”还是“抓珠子”,全班“手最大”和“手最小”的都是那两个小朋友。

如果让孩子与爸爸妈妈比比谁的手大,我们很可能就与孩子手心对手心比划两下就得出结论了――“爸爸妈妈的手大”,这个真理就这么简单地被定格了,可是我们让孩子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是多么粗糙啊!什么叫尊重事实,什么叫反复实验,什么叫统计分析,什么叫科学发现,孩子连一点研究与创新的感觉也没有。因为我们在潜意识里觉得:只要有个结果就行了,还用那么费心来探索这个简单的常识吗?

可见,向孩子灌输科学知识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研究”科学知识,让他多动手,多动脑,这样也许比直接接受知识花的时间长一些,知识量少一些,但是孩子留住了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这正是当代社会最看重的品质。

不向孩子填塞知识,支持孩子在自由轻松的游戏中发挥研究天性。

世界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孩子的游戏活动中研究产生的。听诊器是医学家勒内克看见一些小孩玩树枝时产生的灵感;留声机的发明来自爱迪生在一条蜡纸上玩莫尔斯电码时,发现蜡纸在一根针下迅速擦过时发出了嗡嗡声;望远镜的发明是几个孩子玩耍时把一块凹透镜和一块凸透镜叠加在一起时产生的……孩子在游戏中自由操作游戏材料,变换各种方式来对待物体,尝试自己的动作与物体、手段与结果之间的多种可能性,所以游戏最有利于孩子发挥研究生天性。

如果家长苛求孩子的每个活动都应该获得某种知识或者技能,那么,孩子可能获得的就只是这种知识或者技能本身,研究意识与能力并不随之必然产生。所以,不要为孩子塞满了知识,要给孩子留有自由轻松的游戏空间,这样才能培养他成为一个研究生。

“研究生导师”的一般教学程序。

家长与孩子一起研究学问的程序是这样的:问题猜想验证记录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有一天,妈妈买了一只小兔子,孩子好奇地问:“兔宝宝喜欢吃什么?”你不直接回答,而是说:“你猜猜。”对孩子的任何猜想,你既不否定也不肯定,而是鼓励孩子亲自去验证,并让孩子把验证的结果记录下来。记录的办法有很多,可以给孩子订两本书,一本书画兔子爱吃的食物,一本书画兔子不爱吃的食物;也可以设计一个较正规的统计表,让孩子在上面贴画或者画画,如下图:

兔子的食物习性统计表

兔子爱吃的食物 兔子不爱吃的食物

(贴画、画画或写字) (贴画、画画或写字)

根据记录,孩子最后可以统计出结果来,他关于兔子食物习性的“研究”也就可以暂时“结题”了。

其实,孩子在验证猜想过程中会产生更多更丰富的问题,于是你可以因势利导,带领孩子逐步深入研究兔子的各种特点,真是趣味横生。只是,家长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你不是孩子问题的“解答者”,而是为孩子验证猜想而提供材料的“支持者”,这样你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是“研究生”,而不是消极等待答案的“乖学生”。

上一篇:年末大餐,宝宝露一手 下一篇:女儿得了“地图舌”,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