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时间:2022-09-16 11:26:26

试论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内容提要:本文在简要回顾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兰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兰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兰州;现代服务业;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4-0138-03

1.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历程

兰州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有着较为扎实的工业基础和工业发展潜力。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兰州的经济结构基本上以工业为主,工业的发展速度与所占比重超过服务业。从1952年到2005年的53年时间里,兰州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变化,从1952年的62.25%快速单边下挫,到1971年达到最低点(16.43%),随后几年小幅波动,从1978年开始,该比重逐年上升,从20.64%升至2005年的52%①(见图1)。

如果考虑服务业发展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兰州服务业的发展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

段:第一阶段是从1952年到1971年,该阶段兰州服务业发展急剧衰落,人均收入停滞不前,在图形上表现的相关曲线基本上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第二阶段是从1972年到1988年,该阶段的兰州服务业快速回升,但人均收入增长不大, ,在图形上表现的相关曲线的斜率较大;第三阶段是从1989年到2005年,该阶段兰州服务业发展速度趋缓,但人均收入增长迅速曲线斜率则较小。

1978年以来,兰州服务业增加值逐年递增。“九五”期间,兰州市委、市政府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三、二、一”为序的产业发展战略构想,至此,兰州服务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99年,兰州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到47.18%,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比第二产业高0.2个百分点,打破了“二、三、一”的格局,形成了第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2.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作为一项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特定的资源与环境。兰州发展现代服务业,应该依赖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区位、市场、产业基础、机遇等方面。

2.1 兰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

2.1.1 区位优势。

兰州作为甘肃的省会城市,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联”的地理位置,是我国包兰、兰新、陇海、兰青四大铁路的交汇地,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兰州西货站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装箱转运中心。公路有4条国道公路纵横交错于此,辐射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有四条已竣工通车。新扩建的兰州中川机场与国内30多个城市直接通航,还开通直飞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包机航线,是目前西北地区一流的机场。黄河兰州段航运正在开发之中,现已开通近40里的市内旅游航道。尤其是经过十余年的商贸中心建设,兰州作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三个商贸中心城市(成都、郑州、兰州)之一,在我国西部尤其是西北的商贸与物流中心的地位将更加突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兰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基础条件。

2.1.2 文化优势。

兰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汉唐以来,兰州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文化事业方面,兰州坚持“做西部文章、创全国一流”的思路,推出了《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龙源》等精品杰作,其中《大梦敦煌》被誉为新世纪西部第一文化品牌。兰州太平鼓气势磅礴,享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兰州依托黄河穿城而过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精心规划建设百里黄河风情线,融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目前已成为具有兰州特色和代表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随着人们文化意识的增强,兰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必将从更深层面上促进兰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13 产业根基深厚扎实。

兰州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有着较为扎实的工业基础和工业发展潜力。现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医药、建材为主体,与西北资源开发相配套,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和重化工基地。“十五”期间尤其是近几年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服务业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需求空间。兰州在“十五”期间提出并实施的“工业强市”战略的效果开始显现。基本扭转了工业长期低速增长的颓势,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2.55%,明显高于“九五”期间的7.05%,尤其是2005年,工业的增长率达到了16.46%,为兰州的GDP增长率实现阶段性突破做出了最大贡献。兰州要重现老工业基地昔日的辉煌,更需要技术创新服务、融资服务、现代物流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的发展并使之与工业建设相协调。这些无疑为兰州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动力。

2.1.4 市场广阔需求旺盛。

目前,兰州生产要素聚集和消费结构提升到了一定规模,在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方面对现代服务业有强大的市场需求。一方面,兰州的工业活动需要投融资、管理咨询、物流、教育科研等现代服务的支撑,以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兰州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已达到一个较低水平,这说明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改善,对食品、衣着及家庭设备等支出的比重继续下降,对教育、文化、旅游、医疗保健以及住行条件等需求日益增加,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比例不断上升。2005年,兰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 529.12元,人均消费性支出7 180.55元,其中食品支出占35.79%,衣着支出占9.85%,除吃、穿以外的其他“用”的消费支出接近60%(见表1)。这种广阔、旺盛的市场需求空间有力地拉动兰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1.5 城市化进程的有效推动。

兰州正在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将有效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化对服务业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化水平提高意味着将有更多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从而增加服务消费的总量;二是城市化水平提高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空间距离的缩短,为需要进行面对面服务的行业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2.2 兰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不利条件

2.2.1 收入、消费水平总体相对较低。

消费者的收入是支撑现代消费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兰州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仅偏低,而且增长缓慢。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 683.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 550元,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 739元和386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 483.06元,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8元;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 87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3元。

2.2.2 宏观支持引导不够。

(1)缺乏宏观规划。兰州服务业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整体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各部门对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领域等没有统一规划,导致服务业缺乏引导、盲目发展,无法形成合力,更难以扩大规模。

(2)配套政策不足。服务业领域一直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导致多头管理、政策不一,难以形成统一、合理、完善的配套政策。

(3)投资力度不够。对服务业地位和作用的偏见,导致服务业重大项目投入不足,缺乏对重点产业的引导支持。

2.2.3 一些行业经营机制还未完全理顺。

在兰州现代服务业的一些领域,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阻碍其发展的传统体制和机制还没有根本消除。不少行业存在明显的政策性进入壁垒和垄断现象;相关机构或企业的设立和业务扩展,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这种垄断性质的市场结构制约了供给能力的扩张,抑制了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严格的进入限制使不少现代服务业的经营主体投资渠道单一,竞争能力差,经营效益不佳,服务业市场难以启动,缺乏发展动力。

2.2.4 人力资源匮乏。

兰州服务业人才不足,尤其是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2005年,兰州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为41.7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名第23位,在西部地区排名第6位。一些新兴行业,如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业、房地产管理业、中介服务业等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点,其发展基础也需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尽管兰州部分企事业单位积极引进人才,一些高校也调整相应专业培养方向,加大培养力度,但受到东部地区强烈的人才吸引作用,短期内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还远不能适应其快速发展的需要。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3.兰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重点

3.1 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

兰州优越的区位条件在发展现代物流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具体讲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1 充分发挥兰州的交通枢纽优势,建设完善物流运输网络体系,增强综合物流能力。繁荣现代物流市场,建设存储型、流通加工型和集散型相结合的西北物流基地,推动传统物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3.1.2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建设市内物流信息系统,加快与市外、省外的信息网络接轨,为第三方物流发展创造完善的信息平台。鼓励个人、集体以多种投资方式和经营方式创办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兰州物流服务中心,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信息、审批、交易等综合配套服务,创造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3.1.3 扩大物流业开放。鼓励省外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兴办物流企业和各种类型的专业物流市场,推进资产重组,盘活存量,加快规模扩张,增强竞争实力。

3.2 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

兰州应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发挥商贸流通业的集聚效应、联动效应,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 实施现代商贸流通业态发展战略。首先,要创新经营业态,加大超市、便利店、专营店、专卖店、自动售货、网络商店等新型业态的市场份额。以连锁经营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营销方式。其次,要以超市和便利店为发展重点,促进业态结构的合理化和多样化。再次,要加快物流配送企业的建设和管理,物流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可以同国有批发企业、储运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批发储运企业现有的场地和设施。

3.2.2 实施传统商贸流通业改造提升战略。以现代技术手段和先进经营管理形式来改造创新传统百货业和传统批发市场业,建立强大的采购系统和网络化物流配送体系,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

3.2.3 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拉动农村消费增长。紧紧抓住国家对“三农”问题政策倾斜的机遇,加快农村商业网点建设,推动农村消费增长。

3.3 完善提高中介服务业

3.3.1 积极发展中介服务行业协会,增强自律、监督、协调功能,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从业人员和机构准入制度,规范中介组织的行业行为,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使中介服务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

3.3.2 普遍推行风险准备金制度。对大多数中介行业,我国目前尚未实行风险准备金制度。这致使中介机构的事后赔偿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和弥补罚款、过失补偿。目前,兰州中介企业大多为有限责任制组织形式。从目前实际来看,中介企业普遍留存收益较少,这就导致当中介组织发生执业风险需支付赔偿时,企业很可能无财产赔偿,从而逃脱对社会公众的责任。因此,政府有必要参照会计事务所风险准备金制度,通过强制手段要求企业提取风险准备金,加大中介组织违规成本,降低中介组织违规动机,以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

3.3.3 大力扶持农村中介组织。加快发展农村中介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发展农村中介组织,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经验。兰州农村中介组织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全局、经济全球化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中介组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促进农村中介组织健康发展。

3.4 着力拓展社区服务业

3.4.1 突破传统的民政型、福利型局限,实现由福利型向福利经营型的转变,加速产业化、实体化进程,把社区服务与物业管理相结合,对社区内各项服务乃至家政、生活等实行综合经营服务。

3.4.2 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壮大,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放开搞活,走社会化的道路。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监督管理下,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间组织、个人和海外人士独立或合作兴办社区服务实体,积极探索民办公助和法人管理的新路子。鼓励企事业单位将内部福利设施向社会开放或直接由街道、居委会经营,以实现社区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入竞争机制,大力开发现有服务设施、项目的功能和作用,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建立标准有别的服务价格体系,改变社区服务业价格偏低的状况,使社区服务单位逐步走上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道路。

3.4.3 积极实施再就业培训工程。根据社区服务的需要,合理设置再就业培训专业,结合社区服务点多面广、工种繁杂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多专业、多形式、广覆盖的再就业培训网络。

基金项目: 兰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招标项目“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及对策研究”(LZR-06-04)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服务业统计数据,而第三产业的统计范围与服务业非常接近,因此本文中以第三产业的数据替代服务业相关数据,文中的服务业相关数据都如此处理;本文中未注明的数据均来源于2003-2006年《兰州年鉴》。不再另行说明。

参考文献:

[1] 李美云.广东市场中介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特点及发展思考[J].经济地理,2004,(5).

[2] 于雷.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若干内容述评[J].财经问题研究,2004,(2).

[3] 王启友.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4] 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J].财贸经济,2004,(1).

[5] 中国31省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报告[N].中国信息报,2003-8-22.

[6] 王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改革,2004,(1).

[7]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 江小涓.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报告: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结构[C]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金梅(1969-),女,重庆綦江人,兰州交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第三产业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7-04-28(责任编辑:梅文)

上一篇:甘肃贸易环境的评价与分析 下一篇:大股东控制和金字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