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教给我的生活态度

时间:2022-09-16 10:59:25

保加利亚教给我的生活态度

上个学期末,我工作的大学公开选拔参加国际保加利亚语言文化暑期培训的学者。培训班为期20天,时间安排在暑假,内容涵盖保加利亚的语言、文化、历史、风俗等。作为一名语言教学工作者,我希望能以语言学习者的身份来体验国外同行的语言教学方法,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这个培训。半个月后,我如愿收到了录取通知和举办方发来的邀请函。

百度百科上说,保加利亚共和国是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美丽小国,山峦起伏、地势多变,蜿蜒的多瑙河是其天然的国境线,那里的玫瑰花和酸奶闻名遐迩。我一边憧憬着遥远而又陌生的欧洲小国,一边疑惑:短短20天的时间去学习一门从未接触过的语言,究竟能够学到些什么呢?真实体验过之后,我发现自己学到的不仅有语言,更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到达培训地点之前,我心里有点“怯”。我估摸着一起参加此次语言培训的学员都是语言专业的年轻学生,我很担心已经工作多年的自己会是学员中最“老”的一个。不过到了开学典礼,我才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全世界37个国家,并且分别来自理、工、文、管等各种背景,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学员年龄超过了30岁,最年长的学员甚至已经白发苍苍了。

午餐时间,我好奇地询问其他学员参与此次活动的目的。一对来自西班牙的老年夫妇说,他们很喜欢保加利亚,准备在不久的将来移民到这里,所以现在先过来学习保加利亚语热热身。一位来自印度某大学的数学教授说,他的导师是保加利亚人,他和导师的感情很深,所以他想来导师成长的地方看一看。来自日本的真美子目前在保加利亚教日语,她说想通过这次学习提高自己的保加利亚语水平,以便和学生更好地沟通。美国的泰勒是一名背包客,保加利亚只是他此行的第三站,他认为参加这种语言文化培训班是体验当地风土民情的最好方式。和我同班的飞机机械师阿尔博特轻松地说:“我没有任何斯拉夫语言基础(编注:保加利亚语属于斯拉夫语族),我日后也没什么机会使用保加利亚语,但是有这样好的机会让我来了解一个陌生的国度,认识来自全球的朋友,何乐而不为呢?”同学们五花八门的想法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过多地计较投入产出比——这的确是一种简单而又积极的生活方式。

一日,在从瓦尔纳(作者注:保加利亚的海滨城市)回宾馆的路上,我遇见了一个金发碧眼的中年男子。他热情地用中文跟我打招呼:“你好,我是波兰人。”见我吃惊的样子,他继续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解释道:“我在学中文,因为我明年要去中国旅游。”说完,他匆匆跳上出租车,和我告了别,留下我一个人站在原地发呆,为他而感动——这种遇到未知的领域就去探索和学习的精神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活态度。

保加利亚语属于斯拉夫语的南部支系,使用西里尔字母。第一节课,由于时间限制,老师只用了十分钟的时间介绍保加利亚语的字母和读音,接下来就开始讲海量的生词、语法和句子。保加利亚语的名词、形容词分为阳性、阴性、中性,并且有不同的单复数形式。每一个动词根据人称的不同有六种变式,再算上不同时态的动词变形,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变化万千了。头一节课下来,我就已经头昏脑涨了,觉得保加利亚语比我以前学过的法语还要难。

第二天上课时,教室空了许多。看来不光是我觉得保加利亚语很难,其他一些学员也觉得很难,于是打了退堂鼓,没有来上课。老师进教室后有些生气,问我们知不知道缺勤的同学为什么不来。一个学员回答道:“他们可能觉得课程太难了,即使继续学下去,可能也通不过最后的分级考试。”老师放下课本,认真地说:“这个培训班的目的就是传播保加利亚的语言、文化,你们既然报名参加了,就要清楚自己的初衷,遵守这里的规矩。如果觉得课程进度快,你们可以与我沟通,我会放慢教学进度。至于考试,如果你们每天都来上课,即使最后没有通过考试,会务组也会颁发《参与者证书》。而且,我相信你们如果坚持学习下去,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请你们把这些话转告给今天没有来的同学,通知他们明天来上课。”

老师的这席话击碎了我蠢蠢欲动的放弃念头。上午的课结束之后,我抱着教材,来到酒店大堂的休息座上,认真地听录音、背单词、复习课文。不一会儿,我就发现大堂的休息座被学员们坐满了。看着身边的学员无论老幼都在伏案苦读,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20天的课程是艰辛的,也是充实的。这些天里,学员们见了面都尽可能地用保加利亚语交流。我渐渐发现,我可以看懂用保加利亚语写的告示了,可以与当地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了。学习从一开始的枯燥变得有趣起来。我顺利通过了最后的考试,拿到了欧盟认可的保加利亚语言A1级证书。而比这张浸满汗水的证书更重要的是,我用坚持攻克了困难,证实了自己的实力,也获得了自信。

毕业典礼上,我和同学们互相拥抱,难舍难分,因为我们一起努力过、坚持过。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更像是一群赢得了胜利的战友。

我们在大堂的休息座复习的时候,会务组的老师冲我们挥了挥手,大声喊道:“休息时间到了,我们去唱歌吧!”大家纷纷收拾好书本来到音乐教室。音乐老师笑眯眯地拨起了古斯里琴(作者注:一种多弦乐器),学员们坐在一起,看着歌词,跟着老师唱。歌曲欢快的节奏瞬间感染了每一个人。一个小时的音乐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我随着人流来到了酒店外的广场。一个精神矍铄的白胡子老头拍了拍手,让我们围成一个大圈,教我们跳起了霍罗舞(编注:保加利亚的一种传统舞蹈)。大家手牵着手,时而踢腿,时而轻跳。音乐越来越快,舞步越来越复杂,大家的步子乱了起来,但没有人介意。大家一个个汗流浃背却开怀而笑。上午上语言课时的紧张和压力在这一刻彻底得到了舒缓。

人们常说“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这次培训班的策划人一定也是认同这一点的。所以,在时间安排上,会议的组织者安排我们每天上午上课,中午听文化或历史讲座,下午唱歌、跳舞,晚上开Party,周末参观当地景点。在这样的安排下,学习的形式丰富多彩,学员们也得以在一种愉快而轻松的气氛中更全面地了解保加利亚的方方面面。

20天的培训结束了,我不仅收获了关于保加利亚的语言文化知识,还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让自己受益终身的生活态度。

上一篇:听力不是一天练成的 下一篇:从日本到英国——我的留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