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农村太极拳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时间:2022-09-16 10:02:01

滕州市农村太极拳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2

摘 要 农村太极拳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一个薄弱环节。拥有13.4亿人口的中国却拥有9.4亿的农民,因此实现全民健身目标、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农村太极拳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发、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过对滕州市姜屯镇农村太极拳现状和农民体育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滕州市姜屯镇农村体育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农村居民所占的比例较小,农村居民参与的体育项目多为对个体运动技术要求不高且受场地轻轻限制较小的散步、跑步,对技术、场地等要求较高的太极拳则是一片空白。

关键词 太极拳 农村 农村体育 发展

一、山东省滕州市姜屯镇农村太极拳普及及推广的现状

(一)政府对农村太极拳的重视程度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和“新农村建设”口号的提出,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全民健身计划和新农村建设计划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对于全国而言,经济发展较快、较好的农村地区的居民,已经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而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的居民,还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滕州市作为一个县级城市,其城市经济发展较为快速,但农村经济发展则较为缓慢,体育也没有达到要求。太极拳是体育运动项目的一种,在滕州市里,演练太极拳的人数相对可观,独其东方特色的太极拳在城市的各个广场、角落蔓延开来。与此恰恰相反:在滕州市绝大多数农村中,太极拳练习者容寥寥无几。为什么太极拳在城市注重有加,而在农村却正视不足?归根到底,是政府对农村的太极拳运动重视的程度不够、宣传的力度不够。

(二)参加太极拳活动的动机分析

现阶段,由于滕州市姜屯镇广大居民基本上没有体育锻炼的观念,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特别是对太极拳的认知更是走入了误区,如大部分农村居民认为自己每天劳动就是在进行体育锻炼;只要身体没有病就说明身体很健康等。在笔者发放问卷的247人中,知道太极拳的高达240人占比97.3%,而认为太极拳有用的为46人占比18.8%,习练太极拳的仅有6人。大多数的农村居民都知道有太极拳这项运动,但是,对太极拳真正的养生功效认识不足,更不晓得如何去练习。因此,大部分的农村居民认为没有参加太极拳活动的必要。

(三)地域、经济状况对太极拳活动和太极拳发展的影响

中国古代农村经济基础还不如现在,然而在古代却有太极拳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人们通过太极拳的练习达到锻炼身体、祛病延年的目的。现在社会的农村经济状况虽然不是很好,但是,远远没有古代农村经济状况差,为什么太极拳运动和其发展到了现代社会的农村中却行不通了呢?要知道,太极拳运动根基在农村,在农村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太极拳一样能发展壮大。这是因为武术向来都被农村人民所喜爱,武术文化也属于“民俗文化”,由此可见地域文化对太极拳活动和太极拳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四)练习场所及其环境条件的制约

勤劳朴实是农村居民的美德,终日劳动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很多老人在家都清闲不住,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周末的概念。这样的劳动作息观念对农村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很不利,导致了许多农村老人不能安度晚年。由于经济条件困难,导致了体育运动场所,特别是太极拳练习场所缺乏。据统计,在建立起来的90个活动场所里,有太极拳习练专用场所的为3所,具有遮雨挡风的太极拳练习场所则为零,太极拳场所设置不足也是制约农村太极拳发展的直接原因。

(五)政府对农村太极拳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

太极拳基本上是来自群众的、汇合众长的拳种。[1]必须承认的是,太极拳发生和发展的沃土是农村,但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太极拳的练习主流却由农村转移到了城市。现在,在城市的各个公园、广场,都能见到太极拳练习者的身影,但在农村却很少见究其原因是,政府只在经济基础好的城市地区推广太极拳,却不重视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政府把重心放在了发展经济上,农村体育运动项目刺激政策仍显不足。农村太极拳的推广与发展并不是建造几个太极拳活动场所这么简单,关键问题在于政府政策的重视。不重视就不会发展,这是现阶段农村太极拳发展不起来的关键所在。

二、发展农村太极拳的方法

(一)加大宣传的力度,使更多的农村居民了解太极拳

各个乡镇的领导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如广播、电视、标语、板报等,加大太极拳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认识太极拳、了解太极拳。邀请村干部、领导参与到太极拳练习的队伍中来,并建立起太极拳运动协会,以点带面,以少带多,积极宣传和推广太极拳,使农村居民真正彻底的认识到练习太极拳的好处。

(二)以学校体育为主,以家庭为单位推广太极拳

农村学校作为传播和吸收先进文化的地方,是宣传和发展太极拳的主要场所。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家庭里如果有一个人是学生或者知识分子,那么其先进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知识也会间接的影响身边的人。所以,农村学校里要增设太极拳课程,为太极拳的发展与推广创造平台,为太极拳培养后备人才。等学生学会一套简单的太极拳后,可以采用家庭教学的方式,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完成“家庭作业”,尽可能的教会其家人和身边的其他人。

(三)成立老年活动中心,主要以太极拳为主要活动项目

以农村为单位,以村委会为活动场所,成立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让农村里的老人们在闲暇的时间里有一个休息娱乐的好地方。活动中心主要把太极拳作为主要的活动项目,再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扩充、开展其它的运动、娱乐项目,使农村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四)定期举办太极拳比赛,增加练习太极拳的积极性

我国每年定期都会举办各种规模的运动会,这很好的推动和加快了体育事业的建设,但通过各种规模的比赛可以发现,越是大规模高层次的比赛离农村居民就越远,农村居民基本上是观众,参加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小规模的运动会才是农村居民所需要的。因此,在农村、乡镇举办太极拳比赛,其主要的目的是为太极拳爱好者建立起一个交流平台,使太极拳在农村、乡镇更好的推广和发展,以增加农村居民参加太极拳活动的积极性。

(五)吸收社会力量,加大对农村太极拳软件上的投入

在现在的农村,举办体育比赛的力度还比较小,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提高,社会举办体育的力度也将逐步增大,为此,要充分的发掘和利用潜在的资源,以赞助的形式,广泛寻求个体户、乡镇企业的帮助,扩大经费的来源,用以建设场地、购买太极拳服饰、器械、太极拳教学片等。尽可能地为广大的农村居民建造一个良好的太极拳练习环境,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加入太极拳的练习队伍中来。

三、结束语

农村体育事业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何在农村建设下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让广大农村居民受益,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有着西方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且健身价值高、适用性广。太极拳运动涵盖了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融合了中华武术之精华,中国广大的农村居民应该享受这项运动。因此,在建设新农村的基础下,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抓住机遇,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发展太极拳这项运动。太极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学科”,更是一本永远都写不完的书,全面地普及农村太极拳文化任重而道远。面对农村太极拳现状,如何全面地普及农村太极拳运动,值得全社会深思。

参考文献:

[1] 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

[2] 钟云龙.农村推广太极拳的潜力和前景[EB].http:///html/2011-02-09.

[3] 裴立新等.全面小康社会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研.2004(6).

[4] 张宝银.农村太极拳现状及思考[J].中华武术.2007(10):58.

[5] 李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新体育[J].乡镇经济.2006(7):50-52.

[6] 秦贻勤.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新探索[J].科技促进发展.2008(5).

上一篇:场馆现代 突出节俭 下一篇:社区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